中国青年网扬州7月23日电(通讯员 张斌斌)白云悠悠,蓝天依旧,夏日朗朗,蝉鸣声中带来阵阵热风,阳光洒满整个暑假。7月23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公益实践团队联合泰州市海陵区城东街道各社区完成了三周的爱心暑托班教学。考虑到暑假时间有限,志愿者老师不仅提供特色课程教学,还贴心设置暑假作业辅导时间,让小朋友们的这个暑假不再孤单,打造一个快乐、安全、有意义的暑假。
图为志愿者老师辅导小朋友们完成暑假作业。
书声琅琅,诵读经典
为了丰富课程,使其多样性。结合各个课程内容考虑,“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公益实践团队志愿者们每周给社区同学上两次朗诵课。通过开展诵读课,培养每个社区小朋友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诵读经典传承中华美德。
志愿者老师结合小朋友们的小学课本,带领同学们诵读课本文章和课外文章。在文章的有感情朗读中逐步掌握课文意思,真正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课堂上,志愿者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诵读千古绝句、名家散文、小说等,如《望庐山瀑布》、朱自清的《春》、《背影》等。
除了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外,志愿者老师在课堂上还设置了共写佳句、小组接龙读背活动,在课堂上设置互动环节,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听课认真程度。本节课,志愿者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望庐山瀑布》,“相信大家学过夸张这个修辞手法,我们今天学的诗里面后两句就用到了夸张,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们哪里用了夸张吗?”“老师,诗将瀑布说成三千尺高,就像银河落九天一样。”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氛围活跃。“下面我们来开火车,看哪组背得又快又好。”志愿者老师问向小朋友们。每位小朋友都背得滚瓜烂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多样化的形式学习经典,诵读经典,让同学们的课堂不枯燥乏味,在兴趣和主动中学习,做到更加高效。
音符跳动,翩翩起舞
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学习舞蹈有助于发展小朋友们的肢体协调能力,起到锻炼的作用。与诵读课一样,志愿者老师在每周安排了两次舞蹈课来供小朋友们交流学习。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舞蹈是《太阳花》,这支舞不是很难,大家跟老师一起认真学,好不好?”“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着。学习舞蹈要感受舞蹈中的韵律即舞蹈中的感觉与规律,通过音乐律动和音乐游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让小朋友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到知识,这是个轻松、活跃的过程。
在舞蹈课上,志愿者老师耐心地挨个纠正舞蹈动作,防止出现因跳的动作错误而受伤的情况。课堂上时不时传出同学们的发问:“老师,我这样做对吗?”“老师,快来看看我。”为了让小朋友们掌握舞蹈动作,志愿者老师进行分步骤教学,根据每个拍子进行教学,同学们跟着老师一令一动,整个教学过程非常顺畅。跟着音乐跳起舞来,锻炼学生短时间的记忆力与表现力,从而培养小朋友们的艺术细胞,充分感受舞蹈的快乐。舞蹈课在“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的节拍中落下帷幕。
图为志愿者老师耐心地逐个纠正同学们错误的舞蹈动作。
开动脑筋,趣味数学
志愿者老师通过前期准备,提前初步掌握同学们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制定课程。以趣味数学为主要教学内容,提起同学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以兴趣为导师,激励同学们主动学习。志愿者老师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来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让同学们从各方面全面的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学们,这题的类似题目我们刚刚看过了,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们这题怎么做吗?”同学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老师老师,我知道我知道。”志愿者老师每次课都先讲一个例子,再取一反三讲相关问题,最后留一道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多环节的数学练习来教授数学知识。
此外,本节课上志愿者老师在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数学小游戏,如数学小谜语,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活跃数学课堂沉闷气氛,激发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同学们,七上八下打一数字是什么?”志愿者老师问向同学们,大家在思考过后,很快举手:“老师老师,我知道,是八分之七。”志愿者老师用趣味的互动方式打破传统数学课堂上的枯燥,让同学们愿意学、更会学。老师用巧妙的方法向同学们介绍“1+2+3+4+5+……+100”的计算,不少同学都知道高斯定理,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堂的互动没有停止过,小朋友们的兴趣一直在生根发芽。志愿者老师借此机会,又抛出相关的问题,让同学们做到举一反三,彻底掌握数学解题思路。
图为小朋友根据志愿者老师的提示自己尝试解答趣味数学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31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