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乡风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 “心系乡风,筑梦乡村”实践队之旅

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梁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的振兴,而人的振兴关键在于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迫切的需要,也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出重要指示。

为响应党和国家对乡风文明建设的号召,加快乡风文明建设进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由彭蕾、徐瑞矫指导老师带领的“心系乡风,筑梦乡村”社会实践服务队赴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印台区进行了实践调研与服务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实际调研与实地参观,真切感受到王益区军台岭村与印台区陈炉古镇独特的乡风文化与浓厚的文化氛围。

铜川市王益区军台岭村艾韶荣书记讲指出:“一个村没有文化,便没有灵魂。”为号应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军台岭村近年来充分挖掘与弘扬了红色美丽乡村、军台岭生态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狗豪遗址等军台岭村所独有的四大文化,既增加了村民文化认同感,留住了本地村民,又激发了群众建设文化基地的积极性,使得本村乡风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

艾书记骄傲的说道,“清华大学乡村振兴王益区工作站选址定于军台岭村了。好事传千里,军台岭村一下子在铜川乃至全省都有了名气,其乡村振兴建设成为效仿的模式,被人们所参观和学习。”

在军台岭村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艾韶荣书记无私奉献,主动拿出自己资金去助力扶贫脱贫工作,先后投入到军台岭村革命战斗纪念广场的修建和村文化广场的修建等。

军台岭村村委会主任高金年绘声绘色的讲述着十二年来军台岭村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想富,先修路。高主任讲到,军台岭村以前都是蜿蜒泥路,交通及其不便,经过不断努力,如今道路四通八达,随处可见环山建设的柏油马路。

高金年主任说,军台岭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挖掘古村历史文化,依托古驿道、古驿站、狗刨泉遗址、千年皂角树等文化资源,积极打造军台岭红色文化景区。

高主任给我们生动的讲到,军台岭村以前有个老村名叫店子坡村,是历史上铜官古驿道的重要路段,并设有驿站,接待者南来北往的客人,从那时起,店子坡村村民就接受到外界的熏陶,民风与家风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近几年,王益区依托军台岭革命战斗遗址、开展红色主题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良好家风家训,弘扬善行义举,推进民风建设,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沿山修建的1.2公里路线由3个碉堡分割组成,每一个碉堡都代表着一次战役的胜利,第一个碉堡是正方形的,我们实践队成员听着军台岭村驻村干部高金年的介绍,怀着对先烈们的感激与敬仰登上了碉堡的楼顶。在这里,实践队成员展了旗,拍了照。在上完第二个碉堡后迈向了第三个碉堡的路程这里,我们发现这最后通往胜利的一段路是红色的,黄壤绿野留下了英雄们的铿锵足迹,硝烟热血铸就了先烈们的不朽丰碑,这是胜利的道路,也是红色的道路,象征着胜利是由革命先烈们的牺牲换来的。

沿着古驿道一路攀爬到军台岭顶峰,参观了军台岭战斗纪念碑及战斗浮雕。在驻村干部高主任的讲解下,大家一起回顾昔日烽火岁月,感受当下乡村振兴。

军台岭人站得高、看得远。他们正创造着美丽乡村建设“军台岭标本”;正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风口,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高歌猛进,发挥其师范引领作用。未来的军台岭村,将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成为铜川乃至陕西一张靓丽的新名片。

随后,我们来到了印台区的陈炉古镇。陈炉古镇位于铜川市外15公里处的山坡上,铜川陈炉古镇是宋元以后耀州窑唯一尚在制瓷的旧址,其将耀州窑炉火延续至今已有1400多年,形成“炉火不夜”的独特美景。耀州窑的陶瓷以图案古朴浑厚、民间气息浓郁而著称。陈炉是因为“陶炉陈列”而得名,陈炉窑场是古耀州窑的继承和延续。

我们走进作坊,看到泥土在经过繁多的工序后被制成陶胚,涉及人民具体生活用品诸如碗、碟子、盘子、酒器和艺术品,乃至于宗教用品。

我们看到陈炉古镇如今保留了许多传承几百年的家族陶瓷作坊,其中,李家瓷坊规模较大,已经传承了十多代人,且延续了三百多年。

进入李家瓷坊,可以感受到了浓厚的陶瓷文化气息。我们一边观赏着展架上陈列的陶瓷大师的经典作品,一边认真聆听着李家陶瓷传承人惟妙惟肖的讲解,真切感受到了陈炉古镇所具有的独特的耀州窑乡风文化氛围。热情的老板娘李阿姨给我们讲述了目前耀州窑的宣传状况。李阿姨指出,非遗项目要与农村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了提高耀州窑的影响力、提高陈炉古镇的知名度,他们将瓷器的制作、瓷器的历史文化利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途径进行宣传,达到了不错的实际效果。

陈炉村落的建设极大的因地制宜,采用了“罐罐叠墙,瓷片铺路”的废物利用,形成特有的景观。来到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古代陶瓷工匠生活工作条件的艰辛,同时也可以见识到古人高超精湛的陶瓷工艺水平。

文化兴国家兴,文化强民族强。广袤的乡村不仅承载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积淀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根”与“魂”的守望者。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乡村振兴持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32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DAY4|开展访谈1

2021年2月23日,“重走长征路队”将六位队员分为两人一组,共三组,分别对于都县政府工作人员、长征有关景区工作人员以及各学校教师、学生这四大主体进行了以互联网、电话等方式的访谈。队…… Doctors gong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查看全文 >>

DAY3-线上寻找长征精神

2021年1月22日,“重走长征路队”于腾讯会议线上考察江西省于都县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情况。团队了解到于都县是著名革命老区县,1934年10月17日~20日,中央领导机关及中央红军第一、三、五、八、…… Doctors gong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查看全文 >>

DAY2-“重走长征路队”线上集结

由于今年疫情的情况,本次“重走长征路队”六名队员决定将采用纯线上的方式来进行本次实践活动。这一次的纯线上实践活动,对于队内的每一位队员来说,都是一次新鲜的尝试,每一位队员们…… Doctors gong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查看全文 >>

DAY1-“重走长征路队”队员介绍及分工

个人介绍:来自社会1191班的陈楠,一名学生会干部,同时也是政社党支部工作组成员、青马班学员,平时接触团委工作较多,也有相当的社会实践经验,在以前的社会实践中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Doctors gong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支教筑梦齐飞扬 众人拾柴火焰高
时间流逝,15天的支教生活落下帷幕,回顾这十几天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虽然有刚走上讲台时的稚嫩,却也在不断努力不断付出与收获中成熟,使我充分感受着支教赋予我的生命精彩。这一个时期的支教生活经历在我…
萤火之行 陪伴快乐暑假
酷暑炎炎,盛夏七月,蝉声鸣鸣,蛙声阵阵,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公益支教团队自7月1日起怀揣着如夏日般的热情和爱心来到了泰州,无锡,常州等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小小主持人,趣味学单…
安徽学子三下乡:书香致远,墨卷至恒
安徽学子三下乡:书香致远,墨卷至恒7月2日,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马鞍山市图书馆“爱心沐书香”实践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图书馆进行志愿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和引导更多青年学生了解认知当前社…
“以舞为媒 舞动乡村”实践活动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须铸魂。文化振兴是“塑形”与“铸魂”的内在统一。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根植居民爱乡情怀,打造亮丽人生底色,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学院“赓续红色血脉助推绿色发展奋进金色…
安徽学子三下乡:关注白色污染,保护环境家园
8月15日,我们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宿州市、宁波市小队来到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厚余村。(通讯员李祥)为了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我们队伍今天来到这里进行了实地调研。我们在厚余北路上的一个垃圾箱口统…
暑期三下乡:信息学子赴涡阳县爱心支教,传递梦想
为使广大同学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服务奉献于社会,推动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多方面教育,提高自身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组织了“赴涡阳县义务支教小分队”于6月28日…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踏足革命山河,领略解放精神
为重温革命历史,深刻感悟和弘扬革命先烈为祖国解放而义无反顾奔赴战场、视死如归的精神。2022年7月26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赴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小队一同前往安徽省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了为期…
花茂时刻,美丽之村 ——“捕光捉影,寻忆逐梦”实践团开展花茂村实践
2022年8月4日,中国矿业大学“捕光捉影,寻忆逐梦”实践团贵州分队队员梁蓝予前往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进行乡村振兴初心之路实践调研。在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花茂村考察,乡村小径上鲜花怒放,道路两旁房…
萤火之光 点亮童心
酷暑炎炎,盛夏七月,蝉声鸣鸣,蛙声阵阵,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公益支教团队自7月1日起怀揣着如夏日般的热情和爱心来到了泰州,无锡,常州等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小小主持人,趣味学单…
看到这张照片,我才感觉到夏令营的意义6
看到这张照片,我才感觉到夏令营的意义这张照片是我们队伍到达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向阳小学后第一张全员到齐的合照。十一个人吃完一顿饱饱的晚饭后,前前后后地走着,压马路和闲聊,走到一个有路灯的路口时,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