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武汉8月16日电(通讯员王李娜)7月20日至23日,武汉纺织大学材料学院“天生我材”实践团奔赴新疆博州,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扎实开展大学生科技支农志愿者活动,推进大学生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共同探寻新疆棉全产业链的生产奥秘,为企业技术攻关提供支持,为智力援疆贡献纺大力量。
博物知新 察古观今
7月20日实践团参观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建筑总面积达4.96万平方米,收藏各类文物和标本资料总计2.5万件套,特色藏品主要为纺织品、纸质文书、彩绘泥塑及古代干尸标本等。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文物和标本收藏保护、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机构。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通过照片、文物实物、多媒体等方式全方位、全过程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发展过程、民族特色等内容。
7月21日,在新疆乌鲁木齐的街头,实践团对新疆棉认知专题调研及科普活动。“您了解新疆棉吗”、“您知道新疆棉有哪些应用吗”、“您知道新疆棉的生产过程吗”,通过对不同年龄的群众进行访问,进一步了解新疆棉的认知及被关注程度,积极传播新疆棉科普知识。团队成员对儿童进行了简短的采访,“我天天穿的衣服就是新疆棉,穿的好舒服”,小朋友用最真实的体验回答着我们的问题,实践团的大哥哥、大姐姐也给小朋友布置了一个“作业”,用发现的眼睛寻找“身边的新疆棉”。团队队员孙枭航对一位年轻人进行了访问,在询问是否了解新疆棉时,他说:“我虽然不了解新疆棉,但是我会支持新疆棉!”实践团被这种精神打动,也为他进行了新疆棉的科普,介绍了新疆棉的种植历史、优势、生产过程等等,希望他能继续了解新疆棉、支持新疆棉;在对在新疆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居民进行了采访时,他们对新疆棉充满了感情,并对其种植方法、习性了解的非常清楚。一位被采访的大爷更是对新疆棉的种植技巧了如指掌,并向实践团成员分享自己当年从事新疆棉种植的往事,不断夸赞新疆棉,并深情地对团队成员说:“你们年轻人要好好读书,我们只能下地干活种棉花,只有你们才能真的让新疆棉发挥作用啊!”
当地居民对新疆棉的这种情怀,令实践团成员备受启发。实践团成员孙枭航同学说,”新疆的棉花是全世界最好的棉花之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新疆的棉花啊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其柔软的质地也使其在销售市场上供不应求。我们要通过科普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棉,更要知晓这背后祖祖辈辈的不懈努力。“他认为,新疆棉高品质值得我们所有国人了解。
知行合一 格物至知
7月22日,实践团第二站来到新疆西北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精河县,走进农七队棉花种植示范区,在田间地头了解棉花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特性,向当地棉花种植户了解新疆棉种植特性,充分了解新疆棉生长的特点与优势。“这里的棉花比内地要高大,挂果率也高得多,新疆的光照条件确实适合棉花的生长!”实践团成员孙枭航感叹道。
校园科普 筑梦未来
7月23日,实践团队抵达精河县高级中学,为学生们带来棉纺织科普系列活动;徐卫林院士走进课堂,与精河高中的学生来了一场面对面的“灵魂交流”。“很高兴能够参加本次活动,新疆棉花是个好东西,也有大用处,我们要用先进的技术将新疆棉的价值最大地发挥出来”,徐校长对同学们说道。针对纺织知识,同学们积极提问:“纺织在医用行业还有哪些应用”“汽车也有纺织纤维吗”“纺织纤维如何让建筑更加牢固”同学们积极提问,徐校长耐心回答,现场气氛异常活跃。
实践团殷先泽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小棉花大应用”专题科技讲座。殷教授介绍了武汉纺织大学及其纺织材料相关专业,鼓励大家积极报考,引导同学们更加深入地探索神奇的纺织世界。随后,他详细讲解了棉花在航空航天、医用生物、可穿戴设备等各个领域的实践运用。同学们对神奇的纺织世界感到震撼,频频向殷教授提问,殷教授耐心解答,并结合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讲解。
实践团成员孙枭航做题为《新疆人在纺大》的主题分享,作为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他以自身经历出发,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当初为什么选择纺大、在纺大的学习及收获等内容,鼓励同学们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学习知识本领,建设家乡、报效国家。
在科普实验中,实践团利用棉杆手工制作活性炭,实现秸秆“变废为宝”,并利用制作的活性炭、棉花等原材料制备出了简单的净水装置,成功实现了“黑水洗白”。“民族团结一家亲,各个名族要向石榴籽一样紧紧的抱在一起。”同学们通过明信片与纺大学子来了一场“隔空对话”,传达着彼此的想法和祝福。
武汉纺织大学积极构建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长才干。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继续探索纺织科普系列活动,将纺织知识带去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纺织、学习纺织、热爱纺织,努力成为敢于探索、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时代新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32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