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吉首大学“文传青年”社会实践团及“正•悦”童乐扶助基金公益实践团赴河溪镇中心小学开展以“普通话诵百年党史、通用语传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在“双减”政策下,社会实践团寓教于乐,开展“书写我在行”、“我爱读经典”、“古诗手势舞”、“拼音小能手”等课程。旨在将推普课程深入到乡村小学中,提升当地学生普通话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中国书写课,心存‘中国情’”
实践团的志愿者罗乾英站在河溪镇中心小学一年级一班的黑板前,用粉笔用力刻下“中国”二字。“小朋友们,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一个词——“中国”。在7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罗乾英在“书写我在行”的课堂上以“中国”二字导入课程,来帮助小朋友们理解“书写”,了解“中国”,感受“中国情”。
实践活动的第一天正值七一建党节,罗乾英决定把原先安排好的课程延后,在7月1日给同学们上一堂“中国书写课”。在书写课上,罗乾英为小朋友们贴上国旗、党旗的贴纸,带领他们写下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小朋友们高举着手,抛出一个又一个关于中国,关于党的问题,罗乾英一一回答,用耐心回应小朋友的好奇心。
“我们的计划是将党史融入进课程,在教学的同时,也能让红色文化在小朋友们心中扎根。”罗乾英看着教室里端坐写字的小朋友们,想着如何用更生动的方式教给孩子们红色知识,孕育更多红色儿童。
经典与永不过时的我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琅琅的诵诗声从河溪小学的教室传出。志愿者将传统诗歌引入课堂,为孩子们学习平时认为枯燥无味的传统诗歌增添了一抹色彩。在志愿者讲述苔花虽小却毫不自惭形秽,生长在阳光照耀不到的背阴处也照亮萌动着的生命的形象时,孩子们端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着,眼中跃动着希望的光。
脚步无法丈量的远方,他们在“经典阅读”的课程中领略。只有读书才能让孩子们走出这片土地,绽放他们斑斓的梦想,未来再回馈这片土地。志愿者老师说:“希望我们的支教课程能够让孩子们看到外面的世界,让他们努力读书、提升自我、走出大山。”
在实践团成员们的“我爱读经典”课堂中,孩子们打开了另一扇看世界的窗,感悟到了中华传统诗词承载的魅力及其蕴含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河溪小学的孩子们是如米粒般细小的苔花,但他们终有一天突破环境的重重障碍,焕发生命的光彩,他们会找到和自己生命共鸣的诗篇,找到自我的价值。
手势舞拨动教育心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河溪小学五年级同学们的小手缓缓抬起,将指尖指向空中,和志愿者张灵一起学习古诗手势舞《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老师,你什么时候给我们上下一节课啊?我太喜欢手势舞了!”学生覃蓉蓉抱着张灵不放,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张灵是“文传青年”社会实践团的一员,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负责支教工作。她在学校五年级拓展课上采用“古诗手势舞”的教学方式,帮助孩子们深入古诗的世界。她将课程创新,希望在“手势舞”的新式课程中,学生们能认识更多有难度的生僻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张灵在古诗教育上创新,她的古诗手势舞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与传承的激情。新颖的教学方式获得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为学校教育方法提供借鉴意义。
“七彩假期”让河溪镇中心小学学生的假期生活不再枯燥无味。志愿者们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在教育中采用趣味性教学,为课堂带去活力与欢乐,获得学生与家长的好评。志愿者在教学的愉悦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引领大家走近普通话,走进红色中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33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