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吉首大学:七彩假期入村镇,“双减”课堂助成长

来源: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张佳宁 尹姝雯 唐

七月初,吉首大学“文传青年”社会实践团及“正•悦”童乐扶助基金公益实践团赴河溪镇中心小学开展以“普通话诵百年党史、通用语传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在“双减”政策下,社会实践团寓教于乐,开展“书写我在行”、“我爱读经典”、“古诗手势舞”、“拼音小能手”等课程。旨在将推普课程深入到乡村小学中,提升当地学生普通话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中国书写课,心存‘中国情’”

实践团的志愿者罗乾英站在河溪镇中心小学一年级一班的黑板前,用粉笔用力刻下“中国”二字。“小朋友们,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一个词——“中国”。在7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罗乾英在“书写我在行”的课堂上以“中国”二字导入课程,来帮助小朋友们理解“书写”,了解“中国”,感受“中国情”。

实践活动的第一天正值七一建党节,罗乾英决定把原先安排好的课程延后,在7月1日给同学们上一堂“中国书写课”。在书写课上,罗乾英为小朋友们贴上国旗、党旗的贴纸,带领他们写下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小朋友们高举着手,抛出一个又一个关于中国,关于党的问题,罗乾英一一回答,用耐心回应小朋友的好奇心。

“我们的计划是将党史融入进课程,在教学的同时,也能让红色文化在小朋友们心中扎根。”罗乾英看着教室里端坐写字的小朋友们,想着如何用更生动的方式教给孩子们红色知识,孕育更多红色儿童。

经典与永不过时的我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琅琅的诵诗声从河溪小学的教室传出。志愿者将传统诗歌引入课堂,为孩子们学习平时认为枯燥无味的传统诗歌增添了一抹色彩。在志愿者讲述苔花虽小却毫不自惭形秽,生长在阳光照耀不到的背阴处也照亮萌动着的生命的形象时,孩子们端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着,眼中跃动着希望的光。

脚步无法丈量的远方,他们在“经典阅读”的课程中领略。只有读书才能让孩子们走出这片土地,绽放他们斑斓的梦想,未来再回馈这片土地。志愿者老师说:“希望我们的支教课程能够让孩子们看到外面的世界,让他们努力读书、提升自我、走出大山。”

在实践团成员们的“我爱读经典”课堂中,孩子们打开了另一扇看世界的窗,感悟到了中华传统诗词承载的魅力及其蕴含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河溪小学的孩子们是如米粒般细小的苔花,但他们终有一天突破环境的重重障碍,焕发生命的光彩,他们会找到和自己生命共鸣的诗篇,找到自我的价值。

手势舞拨动教育心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河溪小学五年级同学们的小手缓缓抬起,将指尖指向空中,和志愿者张灵一起学习古诗手势舞《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老师,你什么时候给我们上下一节课啊?我太喜欢手势舞了!”学生覃蓉蓉抱着张灵不放,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张灵是“文传青年”社会实践团的一员,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负责支教工作。她在学校五年级拓展课上采用“古诗手势舞”的教学方式,帮助孩子们深入古诗的世界。她将课程创新,希望在“手势舞”的新式课程中,学生们能认识更多有难度的生僻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张灵在古诗教育上创新,她的古诗手势舞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与传承的激情。新颖的教学方式获得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为学校教育方法提供借鉴意义。

“七彩假期”让河溪镇中心小学学生的假期生活不再枯燥无味。志愿者们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在教育中采用趣味性教学,为课堂带去活力与欢乐,获得学生与家长的好评。志愿者在教学的愉悦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引领大家走近普通话,走进红色中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33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春送暖慰银发,佳节传爱伴暮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来临,面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弱势群体,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开展志愿者下乡慰问活动。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非遗瑰宝,传承匠心古韵

漆扇,作为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集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于一身,历经岁月沉淀,散发着独特的魅力。1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多元服务爱满社区

“寒流席卷入深冬,社区暖意万民胸。”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实践队在家乡开展多元社区服务活动。据了解,开展此次志愿服务的目的是力所能及……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温暖陪伴,助力成长

温暖陪伴,助力成长在寒假期间为给中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提升学习效果,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

新春送暖慰银发,佳节传爱伴暮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来临,面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弱势群体,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开展志愿者下乡慰问活动…

横幅高悬映冬阳 用电安全入民心

随着冬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寒风凛冽中,家家户户的用电量也随之攀升。为有效应对冬季用电高峰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社区群众生…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最新发布

吉首大学“三下乡”:用融媒体“带货”普通话,让智慧教育走进校园
2022年7月,吉首大学文传青年“正.悦”童乐扶助基金公益实践团走进吉首市河溪镇中心小学,开展为期六天的推普教育课。志愿者们以融媒体的形式,将智慧教育带入校园,让智慧学习推动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
吉首大学“三下乡”:扶智推普 护童心稚语
为助力湘西自治州义务教育学校关爱服务平台的搭建,7月1日起,由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遴选的“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立项团队——吉首大学“正·悦”童乐扶助基金实践团…
吉首大学“三下乡”:法护青春,启航未来
为了推动法制教育走进课堂,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良态发展,7月3日上午,湖南省生元律师事务所携手吉首大学“文传青年”社会实践团一起走进吉首市河溪镇中心小学,给五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一节普法小课堂。课堂…
吉首大学“三下乡”:奉献一股爱,收获一泉情
2022年7月,吉首大学“文传青年”社会实践服务团以“普通话诵百年党史,通用语传红色基因”为主题,来到湘西州吉首市河溪镇,在这里开启了他们为期七天的志愿服务活动,给孩子们带去了一个“七彩假期”。打开…
青春三下乡,启航新征程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我们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去到群众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到党需要我们的地方。今天是吉首大学文传…
“厚积方能薄发”——吉首大学文传青年“正.悦”童乐扶助基金公益实践团举行暑期“三下乡”
“厚积方能薄发”,为推动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顺利开展。6月29日上午,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吉首大学砂子坳校区党史活动室举行暑期“三下乡”培训会议。文院青年实践团指导…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生活需要科技,科技改善生活
7月1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留梦守心志愿服务队一行11人来到了五峰乡安城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支教活动。计算机的应用将越来越广,将更加深入地影响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为了让乡村儿童…
 守得花儿开——又见石川
2022年7月15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守得花儿开“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团队小分队带着对支教的憧憬和走进山村的信念踏上了一条通往衢州开化石川的冒险之旅。这个夏天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在石川书…
 守得花儿开——花开石川
2022年7月15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守得花儿开“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团队小分队带着对支教的憧憬和走进山村的信念踏上了一条通往衢州开化石川的冒险之旅。这个夏天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在石川书…
安师学子三下乡: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一代有我在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身逢盛世,责任在肩,如今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青年的手中,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为使群众更加积极地关心国家大事,参与到国家的发展之中,2022年安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