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卡背景介绍
唐卡,作为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顶起了藏文化传播的半壁江山。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唐卡”一词中的“唐”和空间有关,意味着广袤无边,就像在一块布上勾勒出几百甚至上千尊佛,“卡”指的是填补画布上的空白。因为唐卡可随意移动,方便牧民们收藏,有时候几幅唐卡就能完整地迁移一座寺院,被称作移动的庙宇。唐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吐蕃时期,有记载的最早一幅藏民族唐卡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用自己鼻血绘制,再由文成公主亲手装帧的《白拉姆像》,传世作品则出自十一世纪后半叶。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是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也有极少量的缂丝,贴花,织锦,刺绣和珍珠唐卡。唐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
唐卡在题材内容上涉及藏族宗教,历史,政治,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藏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的宗教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唐卡绘画艺术是藏族文化的奇葩,千余年来影响深远,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
二、唐卡具体宣传措施
1、悬挂横幅等宣传标语,发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册》等宣传资料。
2、现场学习唐卡艺人创作,拍摄视频在各自朋友圈分享。
3、在个大型活动场搭建临时舞台,现场展示唐卡的创作。
4、流动举办唐卡的作品展览会。
5、联系电视台、媒体等做相关宣传报道。
三、唐卡的保护工作
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非遗不是过去的、历史的,是与时俱进、包容创新的。今天,非遗传承人坚持最传统的方式,用严苛细致的工匠精神,让古法焕发新的生机。越来越多的非遗作品、产品或技艺,融合到文化旅游、特色产业中,大放异彩。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非遗既是一个大事业,也是一个大产业。一幅幅精美的非遗作品,仿佛是传统为现代开启的一扇大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延续,不应是少数传承人的事,而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1、制定符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相关保护法是首要任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历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而这些无形的软特性需要以法律
的强制性、普遍性和权威性的硬态度才能更有保障的传承和发扬。只有在法制的强硬指挥棒下,才能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响乐悠扬响亮。
2、转变狭隘粗俗的观念,发扬开放科学的发展观念是紧要环节。
广大群众应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保护“非遗”工作, 而不仅仅只有国家和政府的参与。有位伟人曾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责任。
3、落实宣传工作、财政投入、传承人培养、文化产业化发展等措施。
加强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目的和意义的宣传,通过新闻媒体、生态博物馆、公益性演出等手段推进普及工作。普查设备,组织开展保护项目。并建立专门经费监督管理部门,透明有效的管理经费使用工作。
4、合理的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探索一条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
结合的产业化新路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与时俱进,顺应新时代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潮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33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