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锦“汕”添花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前往汕头对本地非遗文化进行调研。据调研结果显示,汕头作为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富的文化之乡,汕头非遗品类丰富、形态多样。自2006年4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以来,汕头不断完善非遗名录体系和传承人体系,逐步建立了机构、队伍、投入等保障机制。多方合力保护传承,不仅让非遗“活起来”,也让其成为助力汕头打造区域文化高地的城市文脉传承。截至目前,汕头市12个项目新列入第八批省级非遗名录,58个项目新列入第七批市级非遗名录。汕头市级以上非遗项目达到160项,全面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别。国家级项目14个,省级项目51个,市级以上项目160个;国家级传承人5人,省级传承人56人,市级以上传承人219人。为促进汕头地区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汕头截至目前共建设42个市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10个省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其中包括10个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6个市级非遗研究基地、3个省级非遗研究基地、3个市级非遗工作站、1个省级非遗工作站、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汕头市对于本地非遗文化重视程度较高,努力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但在快节奏时代下,非遗传承青黄不接,已然出现断层现象。缺少更多“非遗迷”,缺少更多非遗接班人。非遗文化需要寻找手工艺和现代科技的平衡点,需要政府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非遗人才队伍建设,构建起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融合相济、统筹协调的新格局,在政策的保驾护航下繁荣发展,成为汕头一张亮丽的名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36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