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黄河文化: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来源:洛阳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范丹妮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是对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产生和发展中的科学定位。顾名思义,所谓根,就是说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文化;所谓魂,就是说中华文明的基本内核、价值观念和黄河文化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把黄河的保护和治理提高到了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的高度。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深对“根”和“魂”内涵的理解,对于做好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努力做好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这篇大文章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文化之所以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因为中华文明产生于黄河流域,并留下了宏伟的物质标志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脉。从代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标志的文字、城址、青铜器制造三要素来看,从进入文明时代标志的社会分工、私有制和阶级、国家出现来看,从考古发现来看,从民族融合和治理能力来看,沿黄地区都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祥地。从黄帝开始,直至北宋,沿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一直走在中华民族的前列,华夏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一直在沿黄地区。

农业是文明之母,黄河流域农业的起源奠定了农耕文明的基础。黄河流域的文明可以说是在旱地粟作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公元前6000多年以前,黄河流域就已经种植粟、黍等旱地作物。黄土具有土层深厚、质地均一、结构疏松等特点,因而易于耕作。土中含钙、磷、钾等矿物养分比较丰富,矿物表面裹有钙质胶膜,有利于土壤结构的发育和植物的吸收。渭河、汾河、洛河等河谷和山前地带的水肥条件都比较好,具备发展旱地农业的基本条件。华北平原和山东半岛因为距海较近,雨量稍多一些。尽管河流时常泛滥,但在一些较高而近水的地方,同样有发展旱地农业的基本条件。黄河流域是最早栽培粟和黍的地方,成为种植这两种作物的旱地农业起源的大温床。谷物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产生文明。农业的发生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全面的影响,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文化生活的内容大为丰富。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从而为往后走向文明社会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38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以萃华之声,赞曲园之歌:淄博大学 生到淄博一高中作高校宣讲

为加强本省学生对曲阜师范大学报考条件的了解,同时以往届毕业生身份与同学们分享高中三年如何度过的经验,淄博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20日前往淄博中学作高校宣讲活动。淄博中学系淄博市市…… 李隆绪 曲阜师范大学美术与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以萃华之声,赞曲园之歌:淄博大学 生到淄博一高中作高校宣讲

为加强本省学生对曲阜师范大学报考条件的了解,同时以往届毕业生身份与同学们分享高中三年如何度过的经验,淄博社会实践队于…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第十二届院领导接待日活动

为搭建经济学院院领导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学院工作高效开展,经济学院于3月28日在十教北201举行院领导接待日活动,学院…

学思践悟新思想,砥砺奋进新征程——管理学院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为进一步筑牢学生“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思想根基,3月23日上午10:00-12:00,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学习…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开展第二十二届团支部风采大赛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在服务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中锤炼本领、挺膺担当,同时…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承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保护母亲河,大爱满人家【2】
【线下走访,沿黄筑梦】7月16日,盛夏时节,太阳恣意横行,在万里晴空挥舞着它那铜色光波。“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暑期社会实践队经过尽一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了聊城市高唐县张桃村。这个古朴而又不失烟火气息…
助力产业振兴,再现风水五龙
助力脱贫攻坚,我们在路上。西南石油大学“踏风水五龙,助美丽经济—新材院赴五龙村‘乡音’社会实践队”于2022年6月15日前往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天宫镇五龙村开展为期10天的乡村振兴帮扶实践调研活动,近距离聆…
河工大学子暑期实践:“家乡文化会讲话”
河工大学子暑期实践:“家乡文化会讲话”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宣传美丽家乡”团队2022暑期社会实践——“家乡文化会讲话”“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为了使同学们充分感受到家乡变化,…
滁院学子三下乡——历史追溯,记忆传承
历史追溯,精神传承为深入了解家乡历史底蕴,传承家乡历史文化,2022年8月10日至8月12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赴安徽省凤阳县学习实践小分队在孟瑶瑶老师的指导下前往凤阳县博物馆,凤阳县老年大学,凤…
西油学子探寻乡音,助力美丽乡村振兴
凝青春活力,助脱贫攻坚,伴着夏日的清风蝉鸣,西南石油大学“踏风水五龙,助美丽经济—新材院赴五龙村‘乡音’社会实践队”于2022年6月15日前往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天宫镇五龙村开展为期10天的乡村振兴帮扶实践…
探寻乡音,助力乡村振兴
凝青春活力,助脱贫攻坚,伴着夏日的清风蝉鸣,西南石油大学“踏风水五龙,助美丽经济—新材院赴五龙村‘乡音’社会实践队”于2022年6月15日前往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天宫镇五龙村开展为期10天的乡村振兴帮扶实践…
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家乡文化”会讲话团队2022年第三期——“了解家乡,服务百姓”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为了使同学们充分感受到家乡变化,铭记党的奋斗历程,增强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家乡文化”会讲话社会实践团队…
曲园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保护母亲河,大爱满人家【1】
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是落实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要举措。为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筑牢生态文明观念,2022年7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清海晏,时和岁丰”实践队来到山东省聊…
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家乡文化”会讲话团队2022年第二期——“了解家乡,服务百姓”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为了使同学们充分感受到家乡变化,铭记党的奋斗历程,增强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家乡文化”会讲话社会实践团队…
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家乡文化”会讲话团队2022年第一期——“了解家乡,服务百姓”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为了使同学们充分感受到家乡变化,铭记党的奋斗历程,增强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家乡文化”会讲话社会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