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火种,支教筑梦前行

来源: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作者:瓜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赴黄山市双模式红色支教实践小分队于8月3日开始在安徽省黄山市甘棠中心学校五年级3班开展了为期七天的支教之旅。

支教是一项庄严而伟大的事情,为了能给小朋友良好的学习体验,团队成员做足了前期的调研工作,与当地的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特点和教学设备情况,利于团队针对性、指向性地设置相关课程与教学方式。除了前期的调研工作,团队成员还通过线上会议探讨如何开展课程、要开展哪些课程、增加哪种课外活动类型、在课程中如何宣传红色党史文化等并对实践活动做出了以下安排:团队成员先通过彩排的方式发现不足并进行改善,再正式开始支教之旅,为小朋友们献上了多场精妙绝伦的支教课堂。

8月3日-8月6日,团队成员以党史教育为主题,辅之其他课程,减少党史教育的枯燥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团队成员通过语文课本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向学生们描述了毛泽东从知道岸英牺牲到做出将毛岸英葬在朝鲜的决定的心路历程,歌颂了一代伟人在国家大局面前豁达无私的精神。“以史为镜、以史明志,历史是每个人的根,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连接着我们与国家,我们要提高对历史的探究兴趣,大家还知道哪些红色历史故事呢?”在课堂中,学生积极配合,认真听讲,踊跃发言,积极回答自己知道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团队成员从学生们的回答出发,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奋斗,描绘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意热情,让爱国情怀渗透到青少年的血液中,把爱国种子埋进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并结合黄山当地的革命故事和红色遗址,加深学生对红色历史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了解程度。

8月7日-8月10日,团队成员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理念为支撑,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团队成员准备了各种特色课程和课外活动。团队成员使用PPT和视频向学生们科普水资源的概念、分布、重要性,讲解水资源污染的几种类型,号召同学们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在课程结束后向学生们布置任务——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水资源保护的调研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下实践团队了解到学生们对数学的抵触情绪,团队成员还特地准备了趣味数学课程,准备各种趣味数学题,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们积极作答,希望通过这次学习向学生们展示数学的神奇智慧和艺术般的魅力,激发对数学的探索求知的欲望,引入到奇妙的数学世界之中。在特色课程结束之后,团队成员又带领学生们阅读《先左脚后右脚》的绘本,组织学生团队合作使用陶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制作出一个个古灵精怪、生动形象的作品,并在信纸上写下作品制作理念和小组活动的感想,当作礼物寄给实践小组,“我们希望能给老师们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因为我们真的很喜欢老师们。”小朋友们稚嫩脸上出现的羞涩和期待,让这次支教充满了意义。

七天的支教活动接近尾声,从刚开始的结结巴巴到后面的滔滔不绝,小朋友用他们的兴奋,用他们的积极让团队成员们感受到老师不仅只是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也还承担了塑造学生优良的品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内在的任务。

在大家的印象里,乡村的孩子是内向的、自卑的,但是大家在这几天看到的他们是跃跃欲试的课堂参与者,是有很多稀奇古怪想法的小精灵,是怀有远大理想的小花朵,都让团队成员觉得支教的意义在于要给他们快乐地绽放的生活,要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幻想,要为他们点亮梦想的灯盏。教育火种灼热,青春闪耀其中。这短短七天,团队成员收获不仅是提高了沟通交流的能力,而且收获了小朋友们天真无邪的笑脸,这是参加活动获得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生道路上不平凡的一页。作为新时代新青年,要潜心学习知识,不断充实自我,在课余时间参加志愿活动,感受人间百态,积累阅历与视野,在社会中贡献自我,提高个人能力,收获成长与感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39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召开 2025年春期开学法治宣传教育主题班会

本网讯(通讯员马婧怡/文李长迪/图)为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对法治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树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风尚,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于2月23日在逸夫…… 王兰西 南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南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开展红色宣讲活动

为学习红色思想,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南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大学生志愿者于12月23日赴彭雪枫纪念馆开展了红色宣讲活动。在彭雪峰纪念馆中,志愿者们跟随讲解员了解了彭…… 马海菡 南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召开 2025年春期开学法治宣传教育主题班会

本网讯(通讯员马婧怡/文李长迪/图)为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对法治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树立尊重…

寒假“返家乡” |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数理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

姓名:范鹏艳班级:信计2401班实践地点: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县团委实践感悟: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这次春运志愿活动是一…

乡村红绿协同发展调研:为乡村振兴铺就创新之路

乡村红绿协同发展调研:为乡村振兴铺就创新之路2025年,广西师范大学一支聚焦乡村振兴的调研团队,深入广西乡村,开展了一项…

最新发布

提升课后服务品质,助推“双减”政策落地
在课后服务结束之后,“双减”育新才,童心向未来实践调研团成员充分认识到:开展好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落地施行的重要环节,而具有个性化、针对性的课后服务则可以让中小学生更好地沐浴在“双减”的恩惠…
助力“双减”施行,教育返璞归真
“双减”育新才,童心向未来实践调研团成员在社区的帮助下,针对社区内的中小学生开展了为期六个星期的课后服务。与大多数学校单一的作业辅导相比,调研团成员开展的课后服务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希望能够更…
“双减”落地,教育生花
“双减”育新才,童心向未来实践调研团成员应社区要求,为参加课后服务的中小学生普及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实践调研团成员商议后选择了“长征精神”作为红色专题的第一堂课。实践调研团成员在长征路线上选择…
探共同富裕之路 担青年学子之责
团队介绍为喜迎二十大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共同富裕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就是浙么蒙”团队,满怀热情地前往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滕头村和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东合村进行参…
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大学生开展主题宣讲活动
2022年7月10日至21日,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的10名大学生组成理论宣讲团队,至南京市六合区的龙池中心小学进行关于党的二十大的有关理论宣讲。团队相关人员提前与老师交流沟通,在假期为孩子们进行一…
我的夏令营之旅11
我的夏令营之旅这次夏令营进行得非常顺利,在开始时,我和其他队员们都没料想到在疫情仍然严重的时候我们出队得如此顺利。这大部分都要感谢我们合作学校的校长,吴传钰校长给我们了太多帮助和支持。这时道出…
追忆红色历史,学习革命先烈
“双减”育新才,童心向未来实践调研团成员应社区要求,为参加课后服务的中小学生普及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实践调研团成员商议后选择了“长征精神”作为红色专题的第一堂课。实践调研团成员在长征路线上选择…
我的夏令营之旅10
在这次夏令营中,我感触最深的不是孩子们带给我的,而是我们的团队带给我的。我们去开展夏令营的学校,在暑期接纳各大高校的夏令营来填补孩子们暑假的空白期已经是一个模式了,我负责的年级是五六年级,不用…
我的夏令营之旅9
我的夏令营之旅这次夏令营不仅让我认识了更多的小朋友并去改变他们,也让我结交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从夏花队刚刚成立,我们第一次例会懵懵懂懂,互不认识,害羞拘谨,到一起生活半个月的打打闹闹,和和美…
我的夏令营之旅8
我的夏令营之旅美好的夏令营之旅就这样结束了,因为疫情,终究还是比计划中少了一天,但是也算完美。还记得在夏令营的第一天,我们十个人第一次聚在一起(吐司老师因为一些原因晚到一天啦),挑选我们在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