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近现代溧水国药考察团队在芜湖开展第一期考察调研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作者:菩提本無樹_

本网讯(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张紫诺)近现代溧水国药考察团队作为2022年安徽师范大学“三下乡”暑期实践校重点团队,由安徽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历史学院教授梁仁志老师指导,由历史学院王甫松同学任队长。团队立足于各类史料文献,结合口述访谈、田野调查等方式,并走访以芜湖张恒春、武汉叶开泰为代表的著名医药企业,先后在芜湖、南京、武汉等地展开实地考察。探寻国药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为弘扬中医药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挖掘溧水药商发展崛起背后的因素及其发展史,探寻国药行业在抗击疫情背景下的作用,近现代溧水国药考察团队在6月23日至26日,于芜湖开展第一期考察任务。

召开安全会议,团队交流学习

团队出发前,队长王甫松多次召集队员们就有关溧水药商相关书籍论文进行讨论。成员们分享了自己从网络、书店以及图书馆处收集来的资料,让成员们对团队实践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的同时,也针对未来几天的考察重点有了更加详实的计划。成员们相互补充,并就溧水国药的起源、发展,分散至周边地区的过程、原因进行讨论,彼此之间畅所欲言,交流学习。

在出行前,团队安全委员连思沂召开安全会议,宣读安全须知书,强调暑期社会实践的安全问题,做到安全、有序开展暑期社会实践。6月24日,在队长王甫松的带领下,考察团队于安徽师范大学东门集合,一起探访芜湖市档案馆。

相约芜湖档案馆,揭开国药神秘面纱

芜湖市档案馆始建于1960年6月,1980年10月成立芜湖市档案局,局(馆)实行合署办公至今。2002年,设立了现行文件资料服务中心,为人民群众查阅利用提供服务。考察团队抵达档案馆后,首先前往中共芜湖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龙遗华副主任热情接待了团队成员,团队成员向龙主任询问了以张恒春号为代表的芜湖药店发展历史,得到了龙主任的耐心解答,随后并在其的指导下前往芜湖市档案馆查阅档案资料,在完善团队相关资料的同时,相互对照并加以补充。在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下,考察团队成功搜集到了大量珍贵的一手史料,对芜湖市的中医药及其历史有了基本的了解。

档案材料表明,在近代以来,以张恒春为首的溧水籍药商,通过加入同业会等形式,壮大了自身,加强了芜湖中医药业的发展,对当代芜湖市中医药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今日芜湖中药业的全面兴盛并日益成为我国现代化中医药基地之一奠定了基础。

探索芜湖古城,搜寻徽商遗迹

6月25日下午,在指导教师梁仁志教授的带领下,全体考察团成员迎着骄阳向芜湖古城进发。沿途中,梁老师向团队成员们讲授着路旁建筑的历史,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也都一一解答。在一片历史与思考迸发的火花中,最终抵达了考察任务的第二站——芜湖古城。“芜湖古城”位于芜湖市南部,面积约30公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徽商文化为主、多种文化汇交,以及悠久的历史积淀,芜湖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灿烂文化——青弋江文化,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如今,历史遗留下来的“芜湖古城”部分巷道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整体格局,保留着传统的商业风貌。梁仁志老师带领着团队成员们,穿过青石铺就的长街,在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古城中探寻徽商文化。一路走来,梁老师深入浅出,引经据典地为我们讲解着古建筑的前世今生,不断引导着我们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登上长虹门,江风的清凉与午后的暑气交相汇融。临江而望,波光粼粼,数座大桥引入眼帘。

梁老师为我们讲述着青弋江的历史,它与芜湖徽商相辅相成,创造过属于自己的辉煌。走下古城门,团队成员们自由穿梭在古巷中,或调研,或拍照,或采访,深刻感受徽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芜湖近现代药商的发展历史有了更深刻地了解。

相遇芜湖博物馆,领略国药独特魅力

6月26日,伴着晨曦,踏着绿荫,由队长王甫松带队来到安徽师范大学敬文图书馆,通过《安徽省志》等资料搜寻出了不少有关徽商与在芜溧水药商的档案资料,考察团队对于国药业的认识更上一层楼。下午,迎着骄阳,考察团再次出发,前往芜湖市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芜湖市博物馆,分为通史类陈列和专题类陈列,展陈内容涵盖了芜湖市220万年前到1949年的历史,以芜湖的历史发展为展陈脉络,既突出了展陈重点,又展示了芜湖的历史。在这里,团队成员们不仅见到了无数如青瓷羊尊、楚郢爰、唐四鸾衔绶镜一般的馆藏精品,还见到了此行的最大目的,原溧水籍药商企业代表、芜湖国药业的中坚—“张恒春药业”。

嘉庆五年(1800年),张宏泰始创张恒春国药号,寄“恒昌久远,妙手回春”之志。芜湖十里长街的状元坊口,徽派建筑,白墙黛瓦,张恒春药号前店后坊、批零兼营、深购远销,先后开设十余家分号,代办点分设云、川、鄂、沪多地,一时间声名鹊起。 1868年,张文金首立“虔诚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祖训,历经百年风雨,传承至今。1898年,张文彬设“公和兴”,同人合股,富福同享,开创了国药股份合作之先河。1908年,张敬之创“管事制”,股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三房共管,兄终弟及,能者领衔,管事经营”的管理模式。1923年,张恒春进入鼎盛期,名列四大国药号,与“同仁堂”、“胡庆余堂”、“叶开泰”齐名。因张恒春是唯一的草根背景,故自谦为“半块招牌”,“国药三块半招牌”由此得名。

近百年来,恒春人以祖训“虔诚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为尺量长短,传承恒春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书写张恒春药业更新更美的历史。“次货不上柜,配方遵古法”牌匾,始终悬挂在张恒春店堂之上。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以义取利,诚信为本,始终是张恒春药业的坚守。张恒春的发展历史与经营模式引发了考察团队的思考,成员们彼此交流,共同讨论国药业如何能更好地实现现代化转型,在当下疫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期四天的芜湖站考察任务到此圆满结束,在这四天里考察团较为细致地了解在芜徽商以及溧水国药的发展过程,同时也从中汲取营养,积累经验。团队的脚步并没有结束,接下来考察团还将前往南京、武汉等地,进一步探寻国药魅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3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险责任行 实践致青春:江西师大学子下乡进行保险宣传及调研

为响应十九大号召,坚持“大扶贫”的格局,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农村发展状况,传递保险惠民好声音,8月12日,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服务团的队员们走进海会……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艺”路坎坷 青春不忘: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抵达海会镇

为提高留守儿童的艺术修养,丰富其暑期生活,推进乡镇基础艺术教育的发展,8月11日上午9点,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全体师生出发前往庐山市海会镇开展艺术支教、文化调研……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服务提升自我,实践筑起希望

7月9日至7月15日,江西师范大学三院联合“七彩假期”教育关爱服务团在南昌市湾里区太平镇狮峰学校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并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形式多样……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

7月14日至20日,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2018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18名大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以“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三下乡:驻守灵秀车盘,携引稚童晤自然

7月23日下午4时许,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第四届江西省大学生环教营(下文简称“四环”)抵达上饶市武夷山镇车盘村,开展为期十五天的环境教育系列……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放飞青春梦想 追寻历史文化

盛夏的八月,刺蛰的阳光照射在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脸上。8月11日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暑期实践队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海会镇,用青春与热情展开暑期三下乡社……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长城悬臂护家国,嘉峪城关连丝路

忠诚守护着中华民族的万里长城,传播着中华文明的丝绸之路,在华夏版图上蜿蜒向西,终在河西走廊山脉之间的甘肃嘉峪关上交汇。7月14日,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普及丝路文化,助推美丽陇……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东方艺术明珠的呐喊:倾听壁画的声音

丝绸之路,这一跨越千万里、连接东西文化的长廊,展示着数千年人类文明交融的历程。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深入,位于古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的敦煌更是受益良多,而敦煌莫高窟,则……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语为墨,筑梦成歌

在心灵的幽深处,有一片梦幻的净土,那里的话语如星子般闪烁,等待着被描绘成璀璨的画卷。“心语汇梦”志愿服务活动,恰如一…

树达学院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

学院青工部、青发部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通讯员黄颖曦彭湘)11月23日上午,我院文法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政青春,惠社区”:公管院学子深耕养老志愿服务

随着“政青春,惠社区”养老志愿活动的持续推进,公管院的学子们再次深入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老年人的关怀与服务。本周…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公管院学子社区服务成效显著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项目实施以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改善。公管院学子们的专…

公管院学子社区助理服务显成效,居民满意度攀升

在推动社区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征途上,公管院的学子们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他们以社区助理志愿者的身份,将…

最新发布

瓷、画、医药、蹴鞠,写千年文化
瓷、画、医药、蹴鞠,写千年文化“淄博城乡融合发展”实践团8月16日,“淄博城乡融合发展”实践团前往陶瓷琉璃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展示馆。淄博市是中国陶瓷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命名的“中国陶瓷名城”,淄博市…
细究历史境遇,明析发展步伐,发展国力,真理永远在大炮的射程之中
2022年是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同时也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再次部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奠基之年。红色教育是永不过时的心灵教育,作为当代青年积极学习红色思想是我们共同的义务。长达14年的中华…
巢湖学院三下乡:赴巢湖市坝镇茶农振兴
“茶叶飘香,乡村振兴”,为感受美丽乡村建设的魅力,推动巢湖市坝镇茶产业的发展,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实践团队于2022年6月17日至6月20日期间在坝镇进行调研活动。在这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收获颇…
参观红色革命老区 重走总书记调研路
农林学子三下乡:参观红色革命老区重走总书记调研路(通讯员:张添文、陆晨三、戴烨程)7月4日,浙江农林大学“以青春之力,共筑乡村振兴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黄萍的带领下来到了余姚市梁弄镇…
滁院学子三下乡:中药香圆乡村振兴梦
6月17日清晨,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赴亳州市“振兴中医药的社会基础调查”实践小分队从滁州站出发,在有着“华佗故里,药材之乡”美称的亳州市开启为期一周的社会调研活动。秉持着乡…
为家乡孩子带去温暖
盛夏七月,是婵儿的时光,听窗外它不停的鸣叫,似乎婉转高歌;盛夏七月,是柳树的时光,看窗外它不停的招手,似乎迎风起舞;盛夏七月,是学生的时光,看他们赴一场美丽的邂逅,掬一抹最美的绿意,从七月1日…
农林学子三下乡:赴余姚梁弄开展实地调研
农林学子三下乡:赴余姚梁弄开展实地调研(通讯员:张添文、陆晨三、吴嘉琪)7月初,浙江农林大学“以青春之力,共筑乡村振兴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余姚市梁弄镇,在百果园、初新营地和初新农庄开…
暑期志愿参与家乡疫情防控
作为志愿者参与家乡疫情防控工作的记录…
非遗馆间打造城乡驿站 田间地头共话乡村振兴
农林学子三下乡:非遗馆间打造城乡驿站田间地头共话乡村振兴(通讯员:张添文、陆晨三、黄帅)7月初,浙江农林大学“以青春之力,共筑乡村振兴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余姚梁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追溯团史,让华夏之光折射每一寸国土
2022年是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同时也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再次部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奠基之年。红色教育是永不过时的心灵教育,作为当代青年积极学习红色思想是我们共同的义务。长达14年的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