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当代大学生学习红色知识,引导当代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革命历史,上好社会实践这门大思政课,滁州学院“赴南京青年探索实践小分队”前往南京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地,深入学习党领导下中国青年运动的百年历程,,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文化,赓续革命精神。
江南佳丽地 金陵帝王州
团队成员来至南京博物院,探索六朝古都的文化。南京博物院的展品自远古文明向近现代文明延伸,从壮观的猛犸象庞大骨骼走向精致的民国馆。跨越历史,它的魅力绽放在战国的戈剑斧钺,凝聚在汉代的漆器吊灯,升华在乾隆时期的书画巾帛。行程虽短,却足以越过千年往事,深刻体悟当代文物建设,感知中华文化。
为探寻古代文物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团队第一日探访了历史馆与数字馆。在历史馆,展出文物从恐龙骸骨到两汉余韵,不一而足。古文明部分,从宏观上刻画了历史进程中社会的演进,同时从微观上阐释了文物背后深远的历史渊源,知识与文物在此处交融。而数字馆却以人类思想为线索,将团队成员的视线放到更长远的时间与空间中,感受到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时期间微妙的联系,多角度探究南京文化的源起与勃兴。在历史馆,团队成员们也遇到了一支访学队伍,他们身着汉代朝服,行规整之礼,他们的行动记录着文化因子在现代学生群体中的氤氲传播。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南博的文化盛宴为中华文化的传递贡献着坚实的力量。
为深度感受文物于当代的生机与活力,团队第二日参观了民国馆与特展馆。别开生面的展示形式与艺术特色,将近代南京的风韵、春秋争霸的图景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民国馆,团队成员见证了现代商业与近代艺术的有机结合。特展馆将团队成员的视线拉到了遥远的春秋时代。展品背后是沉重而相互联系的历史:晋朝没落、吴越相争、北地的纷争已告落幕,江南的大地又起战火。
穿越时间隧道,追踪红色风云
为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文化,赓续革命精神,在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之际,团队成员们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参观,缅怀革命先烈,悼念遇难同胞。
为深入了解“南京大屠杀”事件,小队成员通过馆中提供的文字、实物、图片以及影视资料的介绍,更切身地体会到了这场浩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不可估量的,从1937年12月13日到1938年1月,短短6周时间里竟有30万同胞无辜遭到屠杀,仅仅一句文字记载背后却是30万人的恸哭。
怀着悲痛和沉重的心情,小队成员前往悼念在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和革命先烈。通过冰冷数字背后折射出来的是战争的残酷,是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更告诉我们和平的可贵和国家强大的重要性。见证了历史的交织兴替。团队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逝者哀悼,向未来前行。可以短暂止步为逝者默哀,却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透过这场灾难,我们把暴露出来的问题解决,吸取教训不断强大,守护和平,着眼未来。
通过参观和自我讲述,队员们对了革命先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了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性。“历史不能重来,却能够被记录;生命不能重启,却能够以另外的方式永垂不朽”。毫无疑问,新时代的青年要通过自己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革命薪火,无问西东,砥砺前行。
普及红色知识,传承抗战精神
红色教育是青少年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我们应当高举旗帜跟党走。为传承红色基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四史”教育深入人心,团队积极开展红色教育课程,并采取“线上+线下”新形式,通过红色小课堂、学唱红色歌曲、红色故事演讲会、红色绘画展等课程,以生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小朋友们深入体会红色精神内涵,学得红色知识,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活动期间,团队成员给小朋友们进行了线上“抗日红色知识普及”,旨在“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播红色知识。此次知识普及重点讲解“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的开始”、“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南京大屠杀”、“伟大胜利”、等抗战历史上重要事件和,旨在帮助小朋友们大致理清抗战时期历史脉络,学习抗战精神。小朋友们对此次知识普及兴趣较高,都积极互动,十分认真学习红色知识。
反思总结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以及展示学校风采的最好平台。本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调研活动,实现了“实践社会,锻炼自我”的目的。小组成员们充分了解南京的文化遗产和抗大精神,深入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中的道德精健;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革命历史和当地攻府对精神传承的相应政策,弘扬了红色精神。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小队成员更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曾受过的苦难。此外,团队成员通过视听、文字等方式,深刻记录所见所得,展现新时代新背景下的文物保护、博物馆建设成果,在与博物馆的互动体验中感受文化遗产的厚度和温度,促进博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吾辈青年,更应感恩祖国所提供的和平环境,厚实爱国情怀,铭记先辈们为和平做出的贡献,牢记苦难,永葆进取意识,不懈奋斗。
通讯员:李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4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