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赓续革命精神

来源:滁州学院 作者:柒十三

为帮助当代大学生学习红色知识,引导当代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革命历史,上好社会实践这门大思政课,滁州学院“赴南京青年探索实践小分队”前往南京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地,深入学习党领导下中国青年运动的百年历程,,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文化,赓续革命精神。

江南佳丽地 金陵帝王州

团队成员来至南京博物院,探索六朝古都的文化。南京博物院的展品自远古文明向近现代文明延伸,从壮观的猛犸象庞大骨骼走向精致的民国馆。跨越历史,它的魅力绽放在战国的戈剑斧钺,凝聚在汉代的漆器吊灯,升华在乾隆时期的书画巾帛。行程虽短,却足以越过千年往事,深刻体悟当代文物建设,感知中华文化。

为探寻古代文物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团队第一日探访了历史馆与数字馆。在历史馆,展出文物从恐龙骸骨到两汉余韵,不一而足。古文明部分,从宏观上刻画了历史进程中社会的演进,同时从微观上阐释了文物背后深远的历史渊源,知识与文物在此处交融。而数字馆却以人类思想为线索,将团队成员的视线放到更长远的时间与空间中,感受到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时期间微妙的联系,多角度探究南京文化的源起与勃兴。在历史馆,团队成员们也遇到了一支访学队伍,他们身着汉代朝服,行规整之礼,他们的行动记录着文化因子在现代学生群体中的氤氲传播。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南博的文化盛宴为中华文化的传递贡献着坚实的力量。

为深度感受文物于当代的生机与活力,团队第二日参观了民国馆与特展馆。别开生面的展示形式与艺术特色,将近代南京的风韵、春秋争霸的图景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民国馆,团队成员见证了现代商业与近代艺术的有机结合。特展馆将团队成员的视线拉到了遥远的春秋时代。展品背后是沉重而相互联系的历史:晋朝没落、吴越相争、北地的纷争已告落幕,江南的大地又起战火。

穿越时间隧道,追踪红色风云

为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文化,赓续革命精神,在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之际,团队成员们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参观,缅怀革命先烈,悼念遇难同胞。

为深入了解“南京大屠杀”事件,小队成员通过馆中提供的文字、实物、图片以及影视资料的介绍,更切身地体会到了这场浩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不可估量的,从1937年12月13日到1938年1月,短短6周时间里竟有30万同胞无辜遭到屠杀,仅仅一句文字记载背后却是30万人的恸哭。

怀着悲痛和沉重的心情,小队成员前往悼念在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和革命先烈。通过冰冷数字背后折射出来的是战争的残酷,是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更告诉我们和平的可贵和国家强大的重要性。见证了历史的交织兴替。团队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逝者哀悼,向未来前行。可以短暂止步为逝者默哀,却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透过这场灾难,我们把暴露出来的问题解决,吸取教训不断强大,守护和平,着眼未来。

通过参观和自我讲述,队员们对了革命先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了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性。“历史不能重来,却能够被记录;生命不能重启,却能够以另外的方式永垂不朽”。毫无疑问,新时代的青年要通过自己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革命薪火,无问西东,砥砺前行。

普及红色知识,传承抗战精神

红色教育是青少年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我们应当高举旗帜跟党走。为传承红色基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四史”教育深入人心,团队积极开展红色教育课程,并采取“线上+线下”新形式,通过红色小课堂、学唱红色歌曲、红色故事演讲会、红色绘画展等课程,以生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小朋友们深入体会红色精神内涵,学得红色知识,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活动期间,团队成员给小朋友们进行了线上“抗日红色知识普及”,旨在“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播红色知识。此次知识普及重点讲解“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的开始”、“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南京大屠杀”、“伟大胜利”、等抗战历史上重要事件和,旨在帮助小朋友们大致理清抗战时期历史脉络,学习抗战精神。小朋友们对此次知识普及兴趣较高,都积极互动,十分认真学习红色知识。

反思总结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以及展示学校风采的最好平台。本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调研活动,实现了“实践社会,锻炼自我”的目的。小组成员们充分了解南京的文化遗产和抗大精神,深入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中的道德精健;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革命历史和当地攻府对精神传承的相应政策,弘扬了红色精神。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小队成员更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曾受过的苦难。此外,团队成员通过视听、文字等方式,深刻记录所见所得,展现新时代新背景下的文物保护、博物馆建设成果,在与博物馆的互动体验中感受文化遗产的厚度和温度,促进博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吾辈青年,更应感恩祖国所提供的和平环境,厚实爱国情怀,铭记先辈们为和平做出的贡献,牢记苦难,永葆进取意识,不懈奋斗。

通讯员:李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4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团圆、和谐、吉祥等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采访多名路人发现,不同的人群对于春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节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春节的核心价值观是春节得以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

山东在春节申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我看到了地方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力量。自2015年设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春节后的二月二,都会开展大量非遗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春节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美食和热闹。《礼记·月令》中说“数将几终,岁且更始”,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春节申遗成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承华夏千年薪火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记忆与深厚情感的传统节日,在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令国人振奋,也让……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

童护智感先锋团前往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开展实地调研

为全面了解校园安全建设现状,推动构建更安全的学习环境,1月25日,山东大学(威海)童护智感先锋团成员李劲前往泉州台商投资…

最新发布

佛山学子三下乡: 党的故事我来画,童心向党献祖国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晓之光“三下乡团队秉着”红色与科技“两大主题来到了位于佛山市狮山镇塘中文体楼为当地小朋友开展夏令营,在7月19日下午,为小朋友们开展一场”党的故事我来画“的红色课程。在课程中小…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落实消防责任,防范安全风险
安全问题重于泰山,消防安全牢记于心,为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2022年6月20日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牵手帮扶,爱心永驻”服务队成员与社区,蓝天救援队一同前往河南省开…
寻“宝”记——“漠药”2.0与你一起探寻沙漠里的中草药
茫茫大漠中,有时会碰见美丽的植株,它们有的点缀着苍凉的沙漠,有的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你认识这些植株吗?快快跟随“漠药”2.0的同学们走进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起探索一下它们吧!罗布麻“罗布麻,罗布麻…
用青春筑梦,携爱心护航
带着喜悦的心情,我参加了我院的红色筑梦支教团。在经历了24小时左右的长途奔波后,我们全体成员终于来到了此次支教目的地——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高径村,开启了为期15天的湖南支教之旅。原先的万般忐忑不安…
邵院学子三下乡:一起做追梦人
这个夏天,有一群追梦人,他们像老师曾经带领我们那样,将优秀的知识和思想传播给更多人。6月21日,“医心护航,守卫健康”乡村振兴医疗服务团为台上村村办小学的小朋友带来了疫情防控小课堂,帮助小朋友们养…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消防安全永不忘
为了大力弘扬“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2年6月20日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牵手帮扶,爱心永驻”服务队成员与社区、蓝天救援队一同前往…
厦医学子三下乡:走进乡村,点亮青春
暑期三下乡…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薪火相传,赓续八步沙红色血脉
一、初识八步沙八步沙林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是当地最大的风沙口,而如今的八步沙林场,由花棒、柠条、沙枣、白榆等沙生植物“编”成了7.5万…
邵院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教育,共建乡村振兴
六月伊始,天气炎热。但是有这么一群意志坚定的人,开启了与“三下乡”的邂逅之旅。他们在乡村开展科技支农,助力乡村教育,共建乡村振兴。在邵阳市大祥区台上村村办小学开展支教。了解当地的乡村教育,宣传…
守护星星,绽放光彩
为展现我校风貌,锻炼学生能力,磨练学生身心,弘扬良好风气,我校校组织社会工作者协会举办暑期实践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是暑假实践活动的第十五天,我们的暑期实践活动已经在不知不觉落下帷幕。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