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树立乡村振兴“战旗” 擎画乡村发展蓝图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 作者:王尺奥 王亮东 谢灵芮 李姜凤

隶属于四川农业大学的共青团的“溯洄·雅源”乡村调研社会实践团队的战旗村调研小分队于2022年8月2日至2022年8月4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进行了两天一夜的调研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在战旗村的实施情况。

村美民富共享生态红利

团队走访了街道上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从采访调研中得知:一些店铺的老板提到“前些年战旗村搞土地改革,使周边环境美起来,村民富起来,生活好起来,我们就选择就地开铺面给来这儿旅游的客人供消费。”在对当地老年人的采访中了解到,更多外出打工的子女也回村因地制宜创新产业,社区政府随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幼儿园、医院等公共设施配置,健全医疗卫生、农业科技、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同时,战旗村依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业,着力打造集酒店、文创、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川西文化旅游综合体,“不只是追求吃好喝好,更多去享受生活,”是当地居民对如今生活的评价。

图为实践团队于“乡村十八坊”广场开展活动及调研。“溯洄·雅源”团队队员谢灵芮供图

走进战旗村,一排排川西民居风格的独栋别墅鳞次栉比,在有经济条件的基础下,村民响应党组织乡村资源融合的号召,“拆院改院”发展民宿行业,在团队对当地一位民宿老板的调研采访中得知,李阿姨回忆到,“过去自家是自给自足,早出种菜耕地,收入主要靠养猪卖肉,生活拮据,之后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街道房屋都重建,菜园猪圈等都被鳞次栉比的独栋民宿替代,周围的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战旗村还随之发展成为成都一大旅游景点,”乘着这股风浪,阿姨就做起了民宿行业,收入可观,每天还多出了很多休息娱乐时间,自己和好友们坐着闲聊,生活多了几分惬意。

除了十八坊外,战旗村还拥有着记录村规民约、红白喜事、乡村歌曲等的“战旗村史馆”;集中呈现天文地理、气候环境、水利发展、耕种之法、农耕场景一类文明发展史的天府农耕文化博物馆……这些文旅景点,无不传递着传统文化,梳理着农耕文明的脉络。文旅业的快速发展,证明战旗村在加快乡村生态价值转化、优化乡村业态布局、活化乡村文化文态、培育壮大现代新型集体经济发面,取得显著成效。

文化传递共铸文旅辉煌

谈及战旗文旅,就不得不提“乡村十八坊”这第一批亮相的旅游商业文化综合体,其聚集了豆瓣坊、布鞋坊、酱油坊等多个传统手工坊,其中,参观豆瓣坊时,团队请到一位讲解员,讲解员为一一讲述郫县豆瓣的历史渊源,生产工具以及生产流程等,其中不乏有未曾听说过的如“阴辫子”等流程名称,讲解员特别提到:“为了能使制得的豆瓣酱风味独特,制作人员每天会适时开盖、搅拌豆瓣酱,白天开盖用于晾晒,完成杀菌、发酵,晚上掀盖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根据开关盖时间的长短,豆瓣的有效成分含量会变化,味道会有所不同;可制成不同风味以供消费者选取”。

图为郫县豆瓣酱发酵场所 “溯洄·雅源”团队队员谢灵芮供图

走近赖淑芳女士一手操办的“唐昌布鞋坊”,跟随工作人员步伐,逐一了解布鞋的细节加工方式如“纳底、绱鞋、下料,砂边,楦鞋……”这些步骤更是透明化可供外来人员学习参观,唐昌布鞋坊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来到战旗村考察,购买了一双的“唐昌布鞋”并发出“在实现了温饱、实现了全面小康以后,还要继续振兴乡村,”的号召,在参观过程中,赖淑芳女士始终一丝不苟的做着布鞋生产的细节工作。这些作坊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又是村民自己当“老板”,在家门口自主创业实现营收的充分体现。入选四川省非遗、国家级非遗的“唐昌布鞋”也是村民们结合乡村文化底蕴,做品牌,振兴民族品牌的标志。

图为赖淑芳女士完善布鞋制作细节工作 “溯洄·雅源”团队队员谢灵芮供图

从“乡村十八坊”的热闹开市,到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的名声大噪,再到一里小吃街的创新打造、天府酒店的建设……战旗村的发展日新月异。始终以党建为引领,抓住“改革兴村”这个核心,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是战旗村致富的关键思路。战旗村在乡村振兴上取得的巨大的成功,归功于党和人民共同耕耘的结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战旗村是一个成功示范案例,它结合环境资源和文化因素开拓出乡村振兴的新路线,其在探索中形成的“领、创、改、治、富、美、育、文”八字经验现已推广至全国,“走在前列,起好示范”不负习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助力更多人民群众了解乡村,为乡村干部和农民朋友提供有益的借鉴,为各级党政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助力全国的乡村振兴工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4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信阳鄂豫皖纪念馆——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近日,郑州大学社会实践团队纷前往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开展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大别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新时代…… 薯条 郑州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绘新图践初心,情讲旧梦探乡音

2025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前往日照市东港区张家台村,围绕“智绘乡村新画卷,情讲故…

信阳鄂豫皖纪念馆——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近日,郑州大学社会实践团队纷前往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开展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

聚焦张家台,解析组织振兴密码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中,每个村庄都是独特而不可或缺的拼图,其内部的组织结构是决定其发展轨迹的关键。曲阜师范大学地…

传播发扬普通话,共谱时代新篇章

传播发扬普通话,共谱时代新篇章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6日电(通讯员:高宇航)1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言启星芒实践队”…

安徽学子返家乡: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母校,是一个承载无数回忆和情感的地方,它有着独特的魅力,让每一个走出校门的学子都无法忘怀。为了感恩母校,安徽工业大学…

最新发布

厦医三下乡:“医”路向党,“医”起下乡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乡村振兴中的的医疗水平也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不断加强,群众健康福祉持续增强,幸福感节节攀升,在此背景下…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漠药”2.0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民勤日志
前言结束了在八步沙林场的实践学习,我们告别古浪,动身前往民勤。“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在这里,等待我们的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生态保护史,是一次与返乡治沙青年的近距离接触,是一张脱贫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漠药”2.0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民勤日志
前言结束了在八步沙林场的实践学习,我们告别古浪,动身前往民勤。“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在这里,等待我们的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生态保护史,是一次与返乡治沙青年的近距离接触,是一张脱贫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漠药”2.0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民勤日志
前言结束了在八步沙林场的实践学习,我们告别古浪,动身前往民勤。“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在这里,等待我们的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生态保护史,是一次与返乡治沙青年的近距离接触,是一张脱贫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漠药”2.0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民勤日志
前言结束了在八步沙林场的实践学习,我们告别古浪,动身前往民勤。“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在这里,等待我们的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生态保护史,是一次与返乡治沙青年的近距离接触,是一张脱贫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漠药”2.0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民勤日志
前言结束了在八步沙林场的实践学习,我们告别古浪,动身前往民勤。“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在这里,等待我们的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生态保护史,是一次与返乡治沙青年的近距离接触,是一张脱贫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漠药”2.0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民勤日志
前言结束了在八步沙林场的实践学习,我们告别古浪,动身前往民勤。“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在这里,等待我们的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生态保护史,是一次与返乡治沙青年的近距离接触,是一张脱贫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漠药”2.0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民勤日志
前言结束了在八步沙林场的实践学习,我们告别古浪,动身前往民勤。“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在这里,等待我们的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生态保护史,是一次与返乡治沙青年的近距离接触,是一张脱贫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漠药”2.0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民勤日志
前言结束了在八步沙林场的实践学习,我们告别古浪,动身前往民勤。“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在这里,等待我们的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生态保护史,是一次与返乡治沙青年的近距离接触,是一张脱贫致…
南医微天使微团课宣讲团南京小分队“我们在南京,探寻南京这座城市的安全感”
今年暑假,南京医科大学由学生组织了南医微天使微团课宣讲团南京小分队1队的暑假社会实践特别行动:“我们在南京,探寻南京这座城市的安全感”。在7月19日至7月23日,1小队走访多地:鸡鸣寺、省人民医院、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