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E路先行实践团赴邹城孟庙学习参观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作者:刘洪臻、马冉冉

为深入了解孟子文化,E路先行社会实践团在7月14日赴孟庙参观学习。

学习过程中,孟庙文化使者告诉我们:孟庙,又称亚圣庙,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亚圣府街44号,为历代祭祀战国思想家孟子之所。孟庙是山东省内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是国内稀存的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代表作品。1988年,孟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0年代“文革”期间,殿内的神龛、塑像和匾联祭器均遭破坏。1985年国家又拨专款进行了复原修整。亚圣殿前的东西两庑,原是供奉孟子的弟子和历代研究儒家孟子学派有贡献的学者的场所。现在庑内存放着邹城境内出土的各类汉墓画像石。

亚圣殿后院里,建有五楹歇山式孟庙“寝殿”。始建于元代元贞元年,原名为“邹国公祠堂”,是供奉孟子父母的殿堂。明弘治十年增修孟庙时改为寝殿,成为祭祀孟子夫人田氏的专祠。殿前露台和甬道之上的三棵古桧树,为北宋宜和年间所植,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现依然青翠蓊郁。孟庙东路,步入启贤门,甬道两侧碑碣林立,是孟庙各类石碑集中存放的地方,俗称“孟庙碑林”。

甬道尽头即是启圣殿,五楹,单檐歇山式,殿内神龛中供奉着孟子父孟孙激的塑像。因为孟子的父亲在元代延佑三年尊为邾国公,故此殿原名为“邾国公殿”,后何时改为启圣殿,已不可考。其后为“孟母殿”,有高筑的甬道相通。孟母殿原名为“宣献夫人殿”,也是因孟母的封号得名,后改为孟母殿。殿内无塑像,正中神龛内安放木主牌位。其上楷书“邹国端范宣献夫人之位”。

东壁神龛内供有孟子石刻像一尊,据《三迁志》记载:此像为宋景祐年间孔道辅修孟母墓时掘得,定名为“孟子石刻像”,是否真为孟子自刻,尚待进一步考证。穿越致敬门即进入孟庙西路。正北有一门名为“斋戒门”,门内是一座雅静秀丽的小庭院。院内外四周墙壁上镶嵌着50多块碑刻,多为历代名人文士前来孟庙晋谒游览后的诗词题咏。

斋戒门内东西侧一雌一雄的两株古老巨大的银杏树参天而立,绿荫蔽满整个庭院。一株古老的紫藤萝旋转曲折地缠绕树干,一直伸展到树顶,是孟庙奇景之一。此院即为“致严堂”院。建堂三楹。是孟轲嫡系后裔祭祖之前沐浴、更衣之所。原名“斋宿所”。

孟庙不仅以古老的建筑称著于世,而且还保存着秦、汉、晋、唐、宋、金、元、明各代碑刻270余块。虽历经千年,仍大多完好,为历代文人学者所重视。这些碑刻书体精美,楷、草、隶、篆各体具备。其中西汉天凤三年《莱子候刻石》、东汉《石墙村刻石》、西晋永康二年《刘宝墓志铭》、元代仿刻秦李斯小篆《峄山刻石》等,都是世所罕见的珍品。

此外,庙内还存放着100多块汉墓画像石、汉代石人、石兽和元代的盘龙浮雕石柱等,这些文物给人们美的享受,为古老的孟庙增添了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6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相生的奥秘,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展现国粹魅力,厚植文化底蕴,…… 曹欢 尹思 张权威 川北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关注盐碱地开发企业发展,探究治理新前景
万物土中生,土壤是人类食物最根本的源头,是农业发展最基础的自然资源。同时,土壤作为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生态系统具有多功能性,对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
循盐碱地开发公司发展,探治理良策
山东省政府提出要整合全省要素资源,全方位支持推动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新模式,为推动盐碱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农高区贡献。为探究盐碱地…
找寻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
透过同一天空下厚重的阴云,不知能否观看一眼战争年代的硝烟四起,摒除时代的隔阂读懂前辈诉说故事时叹气的真正含义。为在实践活动中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邵阳学院“医心护航守卫健康”乡村振兴…
佛晓之光军训体验教学
中国青年网佛山8月17日电(通讯员杨维)军训是我国每一位学生必不可少的经历,军训不仅可以锻炼体魄,锤炼意志,更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黄河文化-中华文化中的根源
黄河文化-中华文化中的根源黄河文化内涵丰富贡献巨大。黄河文化是发生在黄河区域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物质文化,如中国旱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在这里,中国建筑夯筑技术发生发达在这里,中…
探沿海养殖文化,扬海洋保护意识,助力乡村振兴
探沿海养殖文化,扬海洋保护意识,助力乡村振兴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发展寄予青年的号召,海宝兴民-助力乡村振兴之旅队在助力智慧海洋强国建设,推进帮扶兴农政策的背景下,立足国家开发蓝色能…
湖南学子三下乡:呵护成长 我们在行动
(通讯员谭俊西王嘉欣熊静)以青春渲染童年,以童声唱响未来。这里的孩子没有上过音乐课,所以我们想尽己所能的为他们带来一节有趣的音乐课,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在支教的前一天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在筹备…
参观机器人基地,共享时代机遇
中国青年网佛山8月17日电(通讯员杨维)少年强则国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培养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于国于民都很重要,而发展机器人产业是国家未来的大势所趋,未来国家对机器人产业方面的人才需求势必也会越来…
新农村生态文明探究调研总结第八弹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见之。”对于知识和理论来说,我们不仅需要熟知与掌握,还需要通过亲身经历的社会实践来感悟它,并做出进一步的了解。在忙碌的期末考试周结束后,我有幸参加了新农村建设战…
新农村生态文明探究调研总结第七弹
社会实践为团队提供广泛了解基层并且接触基层的机遇。深入群众,同群众们碰撞出新的火花,从大学里学不到的,体会不了的东西和知识在这里体会到了,也同时认识到只有到基层实践中、将个人命运同国家社会相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