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8月12日讯】(通讯员:洪梓轩)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振兴作为这一战略的铸魂工程,成为新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开平当地特色的文遗资源,留住传统文化,让文遗活起来,重视文遗魅力,坚定乡村文化自信,盛夏萤火虫实践服务队后勤组与心系组展开了一系列的下乡工作。
后勤组作为三下乡队伍的传统组别,在下乡过程中一直都是盛夏萤火虫队伍的坚实依靠,是队伍的强大后备力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后勤组的任务相对较多而且琐碎,成员们负责了整个三下乡阶段的资金补助和物资购买工作。在七月份负责了调研组同学们下乡的保险和车票购买;正式线上下乡的十天中,秉持着“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的心态,成员们担任助教工作,在家校群中即时发布课程信息与作业汇总,记录着老师们对每位小朋友的点评与奖励;在课堂上,成员们是支教组老师们的定心石,时刻观察着小朋友们的上课状态并及时反馈给代课老师,维护着网络稳定与上课秩序,面对突发情况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予以应对。
何幸懿感慨说这些工作对她来说都是细小且新奇的,“第一次联系商家获取补贴,差点成为校园代理;第一次自己买保险;第一次连续很多天早起,默默‘蹲守’在屏幕后面‘操控’课堂秩序……”从开始的慌乱到随后的游刃有余,成员们陪伴着孩子们一同成长,共同进步。
心系组是队伍开创的创新组别,负责方案设计、公文撰写、对外联系、助教等工作,积极联系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并达成服务共识,增强开平市文化机构共享教育功能;合作打造立体推广矩阵,拓宽支教范围,推进调研方案落地落实,致力于打造有特色、有亮点、有地气的下乡品牌。
6月份:心系组结合支教组的推普课程与宣传组的推普插画,设计出既具盛萤特色又具有趣味性的推普活动雏形,并撰写“普音传情,情系开平”推广普通话方案。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包括:“四海同音,语通开平”——普通话推广情况落地采访活动”、“情系于家,正音远达”方言普通话互译活动、“方寸之间,句读相连”标点符号游戏闯关活动、“晓畅行文,朗朗童声”传统文化宣讲活动、“表情传意,集贴嘉行”——集特色贴纸兑奖活动五个子活动,以讲好普通话为基点,深入挖掘乡土文化的魅力特色,助力乡村振兴。
7月份:心系组为切实保障三下乡活动安全有序进行、提高学生安全责任意识,制定了盛夏萤火虫队安全预案,与后勤组成员合作,共同为线下实践小组和线上实践小组营造安全防范氛围。全体人员强化疫情防控底线思维,树牢疫情防控意识,实时掌握团队成员实践动态,确保安全下乡。
8月份:心系组与后勤组共同担任课程助教,协助主讲老师,保障课程教学顺利进展。在为期十天的教学过程中与后勤组共同撰写助教心得集,留下了美好的盛夏回忆。
此外,为真正实现队伍成果与开平文化的数字化结合,心系组深入了解开平当地文遗、红史等详细讯息,设计打磨“盛夏萤歌”小程序,实现了“云端聚盛萤”的下乡构想。小程序分为“盛夏萤歌”“红史存于心”“文遗照古今”三大板块。“盛夏萤歌”板块中,心系组坚持“育”“化”“服”“研”四位一体,联动盛夏萤火虫支教、宣传、后勤、心系、调研五大组别的活动成果,以系统性和条理性展现了盛夏萤火虫队员们的下乡风貌,为扩大盛夏萤火虫队伍的影响力贡献力量。“红史”板块包括历史沿革、红色路线、艺术文化三个部分,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开平作为红色侨乡的历史文化与沿革,心系组结合开平的红色旅游景点设计了四条红色旅游线路,考虑到了不同人群的需要与便利程度,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景点与时间的合理安排与规划。最后“文遗照古今”囊括阅、视、听、味四大感官体验,文字、视频、民歌还有美食不断吸引着小程序使用者去开平将这些文遗一探究竟。
心系组顺应时代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观念上转变、方法上创新、内容上升级,采用既丰富又便利的小程序传播形式,不断提高开平市文化传播的辐射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新技术、新手段,持续激发创意灵感。出版、文旅等传统业态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转型升级,直播、短视频等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依托形成的新型文化产业蓬勃兴起,文化场馆打破物理边界,云观展等新形态逐渐成为常态。后勤组与心系组的同学在下乡过程中倾情奉献,立足开平,扎根群众,开拓“互联网+文遗”的乡村文化振兴新路径,记录开平文化的美好,助力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盛夏萤火虫云实践服务队 责任编辑:李盈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6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