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之一,乡村生态环境则是当地人民生存发展的根本条件与需求,是提高当地经济条件的基础。维护建设乡村生态环境,使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然而放眼当下,在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发展,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来积极应对这一现象。
为了解乡村环境现状,学习贯彻乡村振兴策略,帮助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这次暑假,我们团队再次走进农村,深入基层,开展为期二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农村环境问题方面展开充分调查。在充分展示青年良好综合素质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希望能引领广大青年服务农村,感受自己肩上的重任,为乡村振兴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乡知相行逐梦小分队共召集了12名成员。受疫情影响,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名成员分区域、分小组进行。我们采用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通过腾讯会议,进行实践前分工、实践安排与实践计划讨论。线下的实践活动落实到每名成员所在地区的乡村,通过联系当地村委会开展。
我们团队将这次的社会实践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主要做了如下工作:实践前期,通过腾讯会议确定实践方向,部署各分队工作。我们计划以乡村环境为主体,调查乡村的环境整治情况,垃圾清运、处理情况,水资源污染情况,工业污染情况。我们计划采用问卷调查及实地采访的方式进行调查。
实践中期,各分队深入所在地区乡村,首先联系当地村委,了解该村的大概环境情况。接着,有选择的对村民家进行采访,记录村民对村庄环境的真实想法与建议,发放并回收问卷。了解村庄的垃圾处理情况及周围环境情况。重点观察村内一些可能存在污染的地点如村内垃圾站,村庄周围河流湖泊、村内一些工业、企业周围环境等。实践活动进行期间,各小队每天应及时汇报当天活动情况与进展,队长根据情况指导第二天实践活动。
所有分队实践结束后,各分队将收集的问卷与记录的一些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所调查的几个村庄的实际环境情况,找出污染村庄环境的原因,制定解决方案与科普视频。
实践后期,联系村委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段实践后,进行回访,记录村庄的环境整治情况,调查群众对实施方案的满意度。播放科普视频。
这次实践,我们调查的村庄有扬州市江都区丁伙镇、扬州市黄塍镇新丰村等,经调查发现,这两个村庄在环境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且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我们主要对这两个村庄进行分析。经我们调察发现,这两个村庄都存在如下情况:
一、 不存在工业污染问题。这两个村庄的村民,主要依靠务农和农闲时外出务工获得经济来源,周围没有工业企业的影响,处于典型的农村环境。
二、 垃圾处理不到位。我们实地考察了村庄中的总垃圾站点与各个垃圾回收站点,并没有出现脏乱差的现象,垃圾基本都储存在垃圾桶中。据了解,村庄每天都有清洁工人定时清洁道路,并没有发现垃圾堆积道路的情况。相反的,村庄大部分地方都较为干净整洁,只有少数商业较为繁荣的地方,如超市、小卖部附近会出现少许垃圾。
在对村民家进行走访调查时,发现村上几乎给每一家都配有两个小型垃圾桶,分别收纳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每天都会有工人上门挨家挨户收走垃圾。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到位的地方。比如垃圾站的垃圾桶并没有实行垃圾分类,各种垃圾都混在一起。虽然每家每户都配有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但村民们并没有严格的处理不同种类的垃圾。因为实践期间正值暑假,并不是收割时间,无法实地调查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情况。但是根据问卷调查的情况了解到,几乎所有的村民在收割后都对秸秆进行就近堆放,部分燃烧,部分经雨水冲刷后腐烂。燃烧后的秸秆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空气;堆积的腐烂物不及时清理,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综合看来,农村的垃圾处理并不到位。
三、 水污染严重。这两个村庄的使用水主要都是自来水、矿泉水和周围湖水、河水。受访村民们的饮水方式都是饮用煮沸的自来水,并不存在安全隐患。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居住在水源附近的村民,会使用湖里的水洗碗、洗衣服。据实地调查发现,这些湖泊水源,由于常年的使用,再加上管理不当,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有大量的藻类和垃圾漂浮,极大可能存在会引起疾病的细菌,并不适合人们使用。在后续的上门采访中我们发现,在使用居住地周围水源的人之中,有70%的人觉得会觉得这些水源存在安全隐患,将不会使用;有30%的人认为还会使用,会对经湖水洗过的东西进行二次清洁。同时,村庄对污水的处理情况不容乐观。据走访了解到,九成以上的村民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都是随地处理,就近倒在家附近的水沟里、泥土上,或是直接通过下水道排出到村庄周围的小河流,并没有对污水进行处理,加剧了村庄周围的水污染情况。
四、 农药化肥污染严重。近些年来,农药性能的不断提高,使得农民们对农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据我们走访了解到,许多原本是由人工进行的农业活动,如除虫除草,如今已经慢慢改为在幼苗期喷洒农药来进行处理。大量使用农药,农药中的有害物质残留在土壤中,容易造成土壤板结,使农田减产。这时,又需要播撒化肥来提高产量,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土壤、水源污染。所以,不正当使用农药化肥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
由此看来,目前阶段乡村环境仍存在着一定的污染,短时间内这种情况并不会好转。经过队内讨论分析,我们认为,造成乡村污染的根本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村民环保意识淡薄。很多情况下,村民是无意识的对环境造成了一些污染,如将生活废水导入附近水源,就近焚烧秸秆、农药使用不当等。村民们并不认为这样做不对,并不能将这些事和全球变暖、酸雨以及生态环境退化联系起来。所以,提高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与对于生态保护概念的理解至关重要。
二、农村环境治理力量薄弱。虽然村委会与清运人员签订了工作协议,保证了环卫工作的工作效益,每家每户的垃圾处理也落实的很好,但是并没有严格遵守垃圾分类。事实上,即使是很多城市,如今也没有严格落实垃圾分类的政策。这些,需要政府严格落实,不能摆空架子。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团队将调查 的情况与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整体汇总,做出具体总结,最终提出几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议:
一、提高村民环保意识。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大部分村民都存在环保意识淡薄,保护环境态度消极的问题,而这正是我们在处理环境问题上的难点。如何斩断村民们在环境问题上根深蒂固的观点是解决农村生态问题的突破口。为此,我们应该提高村民们的环保意识,利用电视、抖音、电影等,向他们科普环境保护知识,提高村民们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村委会工作落实到位。村委会应从实际出发,利用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宣传栏、文艺表演等,增强环保宣传的感染能力。在一些环保纪念日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应加强宣传,播放环保科教片,环保电影,举办表彰环保先进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三、从“娃娃”抓起。在当地的小学、初中,要经常组织环保相关的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环保主题绘画比赛等,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他们是农村的未来,只有让环保的观念留在他们的脑子里,农村的生态环境才有可能彻底改变。
四、国家方面除了落实好有关政策外,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要研发出新型的农产品,培育出优质生态的绿色产品,这样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农民们对农药的使用
通过为期二十天的社会实践,磨炼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感受到朴实的乡村风情。通过这次实践,我们团队了解到现如今乡村的生态情况,为改善乡村环境情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你我他的努力!今后,我们会继续坚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为乡村事业奉献我们的青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7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