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学习红色思想,行走红色遗迹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张昕睿 杨蔚 张天

南京财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专项

——学习红色思想,行走红色遗迹

实践人员:张昕睿、杨蔚、樊骐源、张天依、许家齐、吴楠茜

(通讯员:杨蔚通过这一段时间探访红色古迹,让我受益匪浅。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是博大精深、实践是永无止境的。行走在曾经先辈们为之奋斗过的地方,让我自己的心中也不免生出万丈豪情,更加坚定了我要为人民奋斗,为祖国奋斗的坚定信念。经过这次学习,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党,以及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即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在本次社会实践的全过程中,我组人员共参访不同地区的六处不同红色文化遗迹,并都对其拥有了自己的特殊感受。此次红色文化旅程带给了我们很多,也改变了我们很多,或许它就是我们的“长征”。

Ⅰ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参访人员:公事管2001张天依)

为响应国家与学校号召,更加深入了解国家发展历史、党史等,2022年7月30日,我来到了上海的一处红色文化遗迹——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其具体地址,位于上海市静安区老成都北路延安中路绿地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建筑面积2282平方米,坐落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周围非常热闹喧哗,但“二大”会址仍充分诠释着它的历史与沧桑,进入展室,只见会址正门上方刻着“腾蛟起凤”四个大字,显得特别庄严肃穆。

修缮后的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为两排东西走向的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砖木结构,完整保留了1915年始建时的建筑风貌。 新馆展区由“序厅、中共二大展厅、中共二大会议旧址、党章历程厅、平民女校旧址展厅”五个展区组成。

一条狭长的青砖小巷,独自坐落在老成都路,这便是中共二大会址。与周边的高楼相比,这个建筑显得有些矮旧,然而我却依旧感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历史的沧桑特有的力量。来之前便查了许多资料,便也知道了这个小巷在党史上重要的意义。正是在这里,通过了《中国共产觉章程》,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今天我来到这里,为重新感受那份光荣与沧桑。走进展厅,迎面便是一尊群像塑像。这尊雕塑有着“在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大旗指引下,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莲勃发展”的寓意。而正是中共民主革命草命纲领在二大的制定,是我国的革命迎来一个新的阶段。

随后是人物展厅,墙壁上悬有参与此次会议的 12名代表的头像及介绍。据讲解员介绍,由于 12人中一名代表至今身份无法确认,因此第12 块人物牌被空在那里。然而,我知道,无论第十二位代表是谁他都曾为我觉做过艰苦重大贡献,那空白的一块其实象征着的是千千万万为中国共产觉,为中华民族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中国共产党员。一块黑板,几张板凳,在展厅的对面是一处学堂。在这个女子学堂里,

为中华民族奋斗终生。今天,走进这里,我依稀感到琅琅书声从历史的远处传来。转到二楼,是一个党章陈列室。里面陈列着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修订的章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章程》 是每位党员行为的准则。而我更记得,在章程中有这么一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相信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觉人梦力在斗。当把人民放在心头的府候,一切都不必生说,直当尽瘁鞠躬。就像邓爷爷说的那样: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是的,作为中国人民的儿女,我们自当为中国人民服务,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从党史陈列室出,站在二楼露天的过道向远处望去:一排排现代化的建筑象征着改革开放的成果,象征着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提升。我知道,正是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才能富强,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下楼,自会址后门出。回首这短而狭长的小巷,我仿佛看到了九十年的沧桑,一些身影在浮现,一兰精神在应海,一些责任在心间。我突然就明白九十年前他们的心情——为中华民族奋斗,全心全意,甘愿牺牲。九十年后,这曾经的信念仍是我们现在的,这目标仍需要我们永远为之奋斗。

Ⅱ两弹城 (参访人员:公事管1901樊骐源)

伟大的历史大抵总是沉默而矜持的,譬如两弹城,坐落在绨限梓淀连绨的群山深处,须得颠簸几小时,才将将瞥见它的身影。踏进园区,入眼先是与外界繁华截然不同的荒——路灯都难得两三盏。在纯粹而浓郁的黑夜里,树伴着围墙离离地耸立,虫鸣是唯一她奏鸣曲,一路走过,心也奇迹般地静下来。

只有一颗抛却纷纷扰扰、真正静下来地心,才能在这里,回到那段前辈人缔造传奇的峥嵘岁月。

在缅怀邓稼先院长的仪式上,我两次落下眼泪。站在英雄的雕像面前,听着他为了寻求实验失败原因宁以生命为代价毅然步入辐射区的故事,这份牺牲小我成就国家伟业的赤子之心,常给人灵魂的震动。“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铿锵的国歌似乎在为两弹一星元勋们的选择作释——是什么让他们选择放弃海外优渥的生活和工作、选择一言不发离开家乡亲友、选择隐姓埋名甚至放弃生命,来到大漠深山,为一项在当时后似不可能的事业奋斗终身?是来之不易的和平面临核威胁,是苦难的民族并未真正摆脱苦难,是我们的祖国才刚刚站起来就又危机四伏。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悬在中国头顶的是怎样可怕的利剑。

没有核武器,就没有资格反核,何谈安心搞发展?参与过东风五号核弹爆炸试验的郭景文老先生谈到,强大的国防实力是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的根本保障。深以为然,毛主席曾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拳头不硬,难以在国际社会谋求话语权。而国家和个人从来都息息相关,没有大厦的尊严,何谈小民的安乐?

郭老先生说,他大学毕业时,填写的第一分配志愿是:服从祖国分配,到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去。我忍不住笑了,但马上陷入另一种反思中去。“到祖国最需要我的她方去”,这句话我们今天也在说,但不同的是,那个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是真的用一生践行了承诺,而现在不少大学生不过在说“漂亮话”,说得那么轻易,忘得也那么轻易。或许是和平年代里,连威胁危机都藏得更深,像一颗漂亮糖果,我们心安理得她吃了,只觉得甜美,从不去警惕包裹在芯里那一点点慢性毒药。

都说时代造英雄,好像这个时代不再需要“两弹一星”工作者们那样忘我的英雄了。可是真的如此吗?邓稼先先生去世之前,仍深切叮嘱他的同事们“好好工作,不要让别人把我们拉得太远。”我们须得认识到,进步是时代发展永远不变的主旋律,各国都在争相谋发展一—科技、经济、民生……而各国间的竞争恰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我们歌颂如“两弹一星”工作者们那样的伟人,我们享受他们创造的奇迹的隐蔽;但是如果我们都安子现状,如果我们不去做下―群创造奇迹的人,中厦的强大又能持续多久呢?今天的安宁和幸福又能持续多久呢?不是时代造英雄,而是时代需要英雄——一个国家若想长久她立于民族之林,须得每一个时代都有人主动站出来,成为扛起民族脊梁的英雄。

年逾八十的老科研人员田翠英奶奶告诫我们:“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担当。爱国就要讲究本分。”她回忆年轻时从青海荒漠到梓潼深山的工作经历时,生活物质条件差,住不好、吃不饱、病痛折磨、研究条件差,但是无人抱怨;因为大家的精神都是富足的。而我们当代人,吃得好住得好,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废提离,精神世界却未必有他们富足。我们不可避免地焦虑、迷茫、空虚、无聊,或在时代的洪流里蝇营狗苟,或逃避着就业逃避着独立面对未来。这是及其可怕的事情。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者国智。”我们要清醒,要奋发,要图强,要积极投身于祖国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如此才能不负前辈们亲手创造的盛世;青年党员尤其要做先驱老,要俯下身去,要沉下心去,决计不做留于口舌之人;如此才能不负入党时的誓言。

印象最深刻,是任银乐老人被问及是怎样被破格录取担任玉浍昌先生的警卫员时,说到的:“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当我们提及“两弹一星”英雄们的时候,除了那些创新创造的科研人员,也绝不会遗忘那些在后勤岗位上默默坚守默默奉献的英雄们。他们做的工作或许平凡,但是倘若没有这些平凡的保障,伟大将难以被创造——这就是普通人的伟大,平凡人的英雄性。时代需要英雄,时代也同样需要平凡的“英雄”。无论是什么身份、什么学历、什么工作,本身并不高贵或卑贱,只要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自己该做的事,这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

“热爱祖国、无私本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子攀登。”铭记两弹一星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辈共勉之!

Ⅲ杨志成将军纪念馆 (参访人员:公事管2001杨蔚)

杨至成,1903年生,贵州三穗人,侗族。杨至成是贵州唯一的开国上将,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之父”的称誉。暑假,我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前往家乡的杨至成将军纪念馆吊唁这位伟大的革命烈士和无产阶级战士。

将军于1923年在重庆入川滇黔联军,任营军需官一职。而1926年春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5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 27年春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反击叛军夏斗寅部的战斗。后被派到贺龙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任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南昌起义。1 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在作战中右腿受伤。同年4月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后称工农红军)第4军28团连长,在反“进剿“作战中腹部受伤。后兼任留守主任,在反“会剿”的困难条件下,负责伤病员管理工作,解决给养和医药供应。19 29年后,历任红4军、红12军副官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务部部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经理部兼红军总兵站主任、总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组织兵工、军需、医药生产和物资供给,并创办后勤学校,培养后勤干部。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任军委先遣工作团主任。在到达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军委后勤部部长兼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兵站部部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中央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黄河两延(延长、延川卫戍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1938年冬因病到苏联就医,后入苏共远东局党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6年1月回国后,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先后在佳木斯、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和鸡西等地组织领导军工生产。1948年任东北野战军军需部部长,大力组织扩建军需工厂、兵站、医院和仓库,为部队进行辽沈、平津战役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保障。1949年起任华中军区、中南军区军需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轻业部部长,中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院务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等职,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7年2月3日于北京病逝。

回首将军的一生壮阔,道不尽历史的沧桑,我们缅怀先辈,同时更该目光向前。在中国,只要有硝烟,就有勇士,在中国,只要有危难,就有脊梁,在中国,只要有青年,就有希望。我们是幸运的。战争年代造就了烈士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的机会。我们接受着最新的信息资源,这里网络、游戏往往成为我们的热门话题,而我们有些同学,或者说同志却不屑于不敢于谈革命、议精神,常常对此嗤之以鼻。这个时候难道我们忘了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了吗?诚然,我们不需要像先烈一样,抛头颅,洒热血,用身躯筑起共和国的长城,但我们有责任做好自己的事,那就是用知识武装头脑,发奋学习。革命年代,先辈们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天即将踏上历史舞台的我们,做为青年的我们,更要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同学们,青年朋友们,我们是新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懂得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爱自己爱祖国,走向阳光普照的大地,让一切都是新绿。同学们,革命同志们,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发奋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为我们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增砖添瓦,共创新时代新征程美好的明天吧。

Ⅳ厦门市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纪念陵园 (参访人员:公事管2001吴楠茜)

为了响应学校“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斗新征程”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2022年8月1日,我来到了坐落于厦门的一个红色文化遗迹——厦门市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纪念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始建于1953年12月的厦门市革命烈士陵园及纪念碑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开元街道虎园路1号、厦门园林植物园前,是厦门市未成年人接受教育、陶冶情操、砥砺品质、修身明志的重要场所,也是集瞻仰、纪念、宣传、教育、游览、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初步了解到,该址总占地面积为2.5万平方米,内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墓、浮雕长廊、“永志铭心”群雕、安业民烈士墓和叶飞将军纪念园等纪念性建筑群。本次活动我主要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永志铭心》群雕和厦门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

进入厦门革命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达24米的烈士纪念碑,碑上镌有陈毅元帅手书“先烈雄风永镇海疆”八个金光大字。碑前的缓坡上植有草坪;碑的周围,苍松翠柏环绕、四季鲜花簇拥。纪念碑造型雄伟壮观,象征着革命先烈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我停留在这座碑前,似乎感受到了先辈几十年前意气风发的身影,为祖国的统一、厦门的解放而不断努力奋斗着的身影,令我肃然起敬。

再往前行进,来到了造型圆形,周遭有三层松柏环绕衬托的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建于1954年,坐落于纪念碑后。1034位烈士的遗骸骨灰安葬于陵墓内,其中包括解放厦门时牺牲的人民解放军、厦门解放前夕牺牲的部分中共地下党员以及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烈士。我行走在烈士陵园间,好似缓缓步入历史的封尘中,他们在前线冲锋陷阵的飒爽英姿不断地涌现在我的脑海中,心中难免沸腾和波澜。“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来到陵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和为家园的和平奉献出自己生命的伟大。

参观完了烈士陵园,我来到了群雕《永志铭心》前。《永志铭心》群雕是为了纪念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缅怀英勇奋战和壮烈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的。雕塑最高5米,分布在长约60米,宽5米的草坪上。根据解放厦门战斗史实,分为渡海、抢滩、胜利三部分,顺着山坡由下至上有序安置。我可以看到的是,在山坡的下部呈现“渡海”的画面,在一条船上有吹号、射击的战士,有战士从船上跳入滩涂。中部则是“抢滩”的画面,几名战士陷在没膝泥滩里,艰难地向高处前进。最上部呈现的是“胜利”的画面,群雕再现了当年摧枯拉朽、气吞山河的战斗场景,向参观站充分展现了人民解放军为了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精神。

最后,我来到了坐落在烈士陵园内东北角位置,占地约800平方米的厦门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在室外看,厦门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形似一面迎风飘扬的红旗,外墙是用花岗岩条石砌成的,两层楼的建筑物略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走进展馆,发现该馆由四个展厅构成:第一展厅展示一组群雕和壁画;第二展厅展示“前言”、“领导人题词”和“厦门革命烈士英名录”;第三展厅展示38位烈士的事迹与照片;第四展厅为缅怀厅。在这里,我更加深刻且透彻地体会到红色经典文化所存在的不可替代的精神魅力与内涵,使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民族精神代代相传。通过本次活动,我循着先辈们的革命足迹,学习、感受到了先辈们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坚定信念,和他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舍小我成大我的大无畏精神。然而,“牢记历史,缅怀英烈”不能只是一句口号 ,更是要赋之于行动之中。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理应追随先辈们的精神与信念,时刻牢记党的光辉历史并勇于肩负使命,居安思危,不断提醒自我应怀有“我以我心爱祖国,我以我行报祖国”的坚毅,要做到将爱国之情投入到报国之行当中来。

Ⅴ三坊七巷林觉民故居 (参访人员:公事管2001许家齐)

人间七月,盛夏已至。2022年7月16日,我再次来到福州三坊七巷林觉民故居,“缅怀先烈、讴歌英雄”,感受“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家国情怀。

到达目的地后,参观了林觉民故居,详细了解革命烈士生平事迹,诵念被誉为“天下第一情书”的与妻诀别书:“……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在林觉民故居内,寄托对先烈的哀思与敬仰。

朱门灰瓦,曲线山墙,一座古朴的旧式建筑,静静伫立在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北隅,门前矗立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福建省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这里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故居。

故居外,车水马龙。院落里,清静幽雅。翠竹掩映下,林觉民的半身塑像目光炯炯,直视远方。《与妻书》的片段在耳旁响起,让人仿佛置身百年前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作为一名矢志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民主主义战士,林觉民就义前的绝笔之书绝非仅仅在哀怨生命的短暂,以及抒发对家人的不舍与牵挂,更多的是表达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大爱情怀。同时,作者将与妻子两人的相遇相识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来考量,指出个人的不幸脱离不开时代的不幸,“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正是因为深感时代不幸对个人幸福所造成的阻碍,所以林觉民生出“卒不忍独善其身”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林觉民舍己为人、推己及人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体现了其为革命捐躯,甘于奉献、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

“上世纪80年代,这里说起来也是市级文保单位,可连牌子都没挂,院里院外杂草丛生,路过的没人知道它是林觉民故居。”在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首任馆长李厚威的记忆里,林觉民故居的保护过程也曾经历过一番波折,“门口那块市文物保护碑上,还曾出现过一个脸盆大的‘拆’字。”在时任市委领导及有识之士的大力推动下,林觉民故居在城市开发建设的大潮中得以保全。1991年,林觉民故居暨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成立。如今,卧室内的一桌一椅,陈设如故。

1905年,18岁的林觉民与17岁的陈意映成婚,住进了林家老屋西南一隅约10平方米的小屋。广州起义前,在香港滨江楼的一间小屋里,林觉民挥笔写就了感动无数人的《与妻书》。这封书信既充满革命者的慨然正气,又饱含着对妻子的浓情蜜意,百余年来,不知多少人读罢泪流满襟。

林觉民名满天下,因为他是“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也因为他的《与妻书》是“二十世纪中国最美的情书”。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觉民参加革命起义之时,便已知此去前路凶险、生死未卜。为什么还要义无反顾?皆因要“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与妻书》背后的家国情怀,林觉民在时代变革面前的坚守与摈弃,仍值得今天的人们细细品味,在个人选择日趋多元的今天,他追求民主进步、“为天下人谋永福”的精神内核依然熠熠生辉,学习、缅怀林觉民等革命先辈,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从1991年修复开放以后,来林觉民故居参观的游客便络绎不绝,许多人对《与妻书》中描写的“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屋,为吾与汝双栖之所”“窗外疏梅筛月影”等颇感兴趣,专程来找寻。

林觉民的事迹在台湾被写入教科书,好多上年纪的台湾人甚至能全文背诵《与妻书》。《与妻书》连同它所描绘的地方,已经成为架设在海峡两岸骨肉同胞心灵上的桥梁,而只有继续保护好林觉民故居,才能护好这些历史记忆的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此次参观,我深刻了解了革命先烈林觉民的一生,感受到他赤诚的爱国之心,感到一定要向先烈学习,传承不朽的革命精神。

Ⅶ刘少奇故居 (参访人员:公事管2001张昕睿)

刘少奇同志曾经在很多的城市居住过,而我今天所要探访的是他曾经在渑池的居所,也是我小时候经常前往的地方。

刘少奇旧居座南面北,门前为海露大街,东、西、南三侧均为民居。房屋为砖木结构抬梁式单檐硬山建筑,屋顶为小青瓦。展览了以党性考验、党性修养、党性展现和党性锻炼为名称的四个展室,三个复原住室分别为刘少奇住室、秘书:栗在山,副官:李拓住室;兵站创立人:刘向三住室。

刘少奇旧居位于渑池县城关镇东关海露大街95号路南王家院内,而我在很小的时候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那时候奶奶家就在海露大街的中段,距离刘少奇故居也就三、四分钟的路程,小时候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电视也是每天在特定的时间段才可以看,于是和一堆小屁孩出去乱窜就是我童年最好的娱乐方式,而我们最常去的地方,除了家属大院的沙地,就是刘少奇故居了。

小时候对于刘少奇同志并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他是一个长辈们都很尊重的人,他的旧居虽说被列为“红色之旅——党性修养游”精品旅游线路,但是当时并没有人来驱赶我们这些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我们在那个略显破旧的四合院内跳着、跑着,将自己的开心留在了那里,也将自己的回忆留在了那里。

等我长大了,我也离开了奶奶的身边,每年倒是有很多时间去看望奶奶,可是再也没有去过小时候带给我们欢乐的那个小四合院。

等我长大了,我也明白刘少奇这个名字代表了什么,这时候你要我说是否为小时候在这样一位同志的旧居里玩闹感到后悔吗,我的确会后悔,可你要问我是否因为在这样一位同志旧居里玩闹是否后悔,那我不后悔。

这次借着暑期社会实践的名义,我又一次来到了刘少奇旧居,来到了藏着我童年的地方。

我说它是个四合院,可能有点不对,因为它从大门进入后并不是北京传统四合院那样的布局,而是具有一定河南色彩的四合院,但是小时候我们便一直以四合院叫它,对刘少奇旧居这个特殊的“四合院”有了感情,便也就这么叫了吧。

对于刘少奇同志为何会来到渑池居住,是有这样一段渊源的: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为适应新阶段的要求,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刘少奇(化名胡服)任书记。为及时传达贯彻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1938年11月23日,刘少奇由延安出发,带领秘书栗在山,副官李拓,电台机要员田畴、熊景钊,会计郭金林,保健医生钟毓,警卫人员苏登科、王炳忠、卢佑德、严昌辉等17人,于11月28日到达渑池。刘少奇到渑池后,住在县城东关路南一所座南向北的瓦房小院内(即“刘少奇旧居)。在渑池工作了近两个月时间。刘少奇在渑池期间主要做了三项重要工作,一是主持召开了中共豫西特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了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河南和豫西地区的抗战方针和政策;二是根据形势需要调整了党组织;三是组织部署豫西地区举办党员干部训练班,为豫西培养造就一批优秀干部。同时,他还广交社会各界人士,帮助地方党组织做好-工作。刘少奇在渑池期间,工作十分繁忙,除了开会,接见下级来人外,大部分时间用于看书写文章。他白天开会,晚上写作,起草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的提纲,并在第一期党训班上首次宣讲。

而在我国革命成功后,刘少奇旧居也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

1963年6月2日,刘少奇旧居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省旅游局列为“红色之旅——党性修养游”精品旅游线路,被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办评为“三门峡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等。2009年6月17日,刘少奇旧居被命名为“全省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基地”。

经过此次活动,我们实践小组学习到了“百折不挠、团结互助、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我们一定会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我们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笑迎挑战。以前辈革命精神不断的激励自己,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0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2023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简报第五期:教授社区老人自我测量血压

2023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简报第五期:教授社区老人自我测量血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在精神生活,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还有待于提高。许多民众在关注物质…… 王浩宇 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常理工电气院:回收军训服,共筑绿色未来

2024年9月23日,在这个秋意渐浓的季节里,常熟理工学院电气院青协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于今日成功举办了一场大一新…

青岛科技大学“心连心、环聚梦”赴胶州市开展关心儿童实践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工作,关心少年儿童成长成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

青岛科技大学“心连心、环聚梦”实践团赴胶州市开展关爱老人实践活动

“一老一幼”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关于“增进民生福祉,提…

青岛科技大学“心连心、环聚梦”实践团赴胶州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

青春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挺膺担当——三峡大学党建公益摆渡人实践队走进湖

青春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挺膺担当——三峡大学党建公益摆渡人实践队走进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茶庵社区本网讯(通讯员龙海…

最新发布

抗击疫情,共克时艰,青年志愿者在路上
“社区是我们大家的家,贡献‘小我’,守护好‘大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暑假期间,各地人员流动较为频繁,各社区的疫情防控任务也更加艰巨。为了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和响应学校社会实践的要求,…
呵护留守儿童,爱助健康成长
中国青年网遂川8月11日电(通讯员陈文冲)2022年6月30日,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暑期三下乡之“家医护晓”社会实践队来到遂川县黄坑乡的童伴妈妈幼儿园。实践队通过开展“心系留守儿童,爱助健康成长”为主题…
返家乡社会实践中国青年网江苏6月29日电
为高居民的卫生习惯,改善乡村生活环境质量,我积极投身城镇的街道垃圾清理以及卫生宣传活动。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我积极参与并且收获颇丰。7月8日上午,我向村长询问了村里的卫生情况,了解到村里垃圾桶的分…
走进江西遂川,遇见非遗文化油纸伞
中国青年网遂川8月18日电(通讯员陈文冲周晨晨黎章旺)为传承遂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扬油纸伞文化,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家医户晓”社会实践队于2022年7月5日,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康铭农村民间油纸…
贯彻时代新思想 扎根基层我先行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子扎根中国大地,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成长自己,湖医学子深入基层,以热血点燃青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十…
关爱留守儿童 从我做起
中国青年网安阳8月4日电(通讯员裴静静)2022年8月4日,安阳工学院学生裴静静同学在河南省滑县慈周寨尚寨村参加美术教育。为响应国家号召,遵从党的领导,裴静静同学受学校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号召在团队…
听红色老故事感受新变化--丽水学院探访毛垟乡
听红色老故事感受新变化——景宁县毛垟乡乡村振兴队在行动2022年6月19号,为加强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来自丽水学院三个不同学院的女生们组成的葳蕤蓬勃暑期社会实践小组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
丽水学院探访毛垟乡-听红色老故事感受新变化
丽水学院探访毛垟乡---听红色老故事感受新变化2022年6月19号,为加强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来自丽水学院三个不同学院的女生们组成的葳蕤蓬勃暑期社会实践小组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前往景…
东湖学子三下乡:走进辰龙,探索柑橘发展之路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诗人屈原名篇《九章·橘颂》中的“后皇嘉树”,如今成了湖北省秭归县群众的致富果。多年来,秭归县以品牌化为突破口,以标准化为抓手,着力推动柑橘产业链品质…
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报告
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校团委《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由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不忘初心使命助力乡村振兴”为原则,拟举办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