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土为粮之母。大树不能断根而叶茂,“人均一亩三分地”使耕地成为中国最稀缺的生命资源,也关系到农民的长远生计。毋容置疑,耕地抛荒问题是农业发展必须应对的突出难题。
近日,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实践小队的五名同学去到各自家乡所在地临近的村镇,针对土地抛荒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和走访。深入乡村,了解当地耕地抛荒情况、农户的看法及当地政府采取的措施等;分析乡村治理出现的耕地抛荒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讨论改善耕地抛荒现象的方法。
一、深入乡村,了解耕地抛荒现状
实践小队五名同学前往的安徽省内不同城市中的小乡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耕地抛荒现象。大片的耕地被抛荒,杂草丛生。偏远难开垦的耕地被抛弃;种植水平规模低;小工厂入驻村子,占用较大面积等。可见土地抛荒是乡村治理的一大难题。
二、走访农户,感知民情民意
农民对耕地抛荒有着切身的感受。实践团队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来了解当地农户对于土地抛荒的态度。通过对问卷以及访问记录的整理,真实广泛的了解民情民意。
从他们口中得知,一方面外界的发展使得人们不愿意在农村围绕土地而生。因为大多数青壮年为了满足家庭的生活需要,留守在村的基本为老人和孩子,他们没有什么能力来大力发展农业,种地也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温饱和生活所需。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没有种田技术和种田兴趣。学生除了读书以外,从未从事过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技术一窍不通;有的孩子亲眼目睹长辈做辛苦的农活,从心底里厌恶农业生产,对种田没有兴趣。这种态势的长期存在,势必导致农业生产后继无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仍在耕种的农民会因年老而退休,年轻人因厌恶或不懂技术而退出农业生产第一线,耕地抛荒势必会愈演愈烈。
三、访问村委,探寻解决方案
在与村干部对话的过程中,实践团队了解到村子里年轻一代务工的较多,务农较为辛苦且效益周期较长,导致很多新一代年轻人偏向外地务工,村子劳动人员变少,使得剩下农民无法种植大片土地,无法顾及到的土地只好荒废。
四、实事求是,科学应对抛荒
经过几天在农村的实践,团队成员对于耕地抛荒现象有了初步了解,据此提出了应对抛荒问题的见解。
治理耕地抛荒,要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要通过宣传标语、村村响广播、宣 传车巡回宣讲、屋场会、村居微信群等形式,深入宣传《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 承包法》等法律法规、中央省市关于严格禁止耕地抛荒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和各级 强农惠农政策,以增强人民群众主动解决土地抛荒问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激发农民内生动力,营造全社会珍惜耕地的浓厚氛围。
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农村人口流失是土地抛荒的重要原因,要想真正解决农村人口少土地抛荒的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通过各种措施如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吸引农民回乡创业,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另外要让农村发展有活力有动力,还要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让农民种地有收入有可观收入。变荒地为宝地,才能真正解决耕地抛荒问题。
2022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年,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国家未来针对乡村的各项扶持措施也将持续扩大。乡村振兴离不开科学的乡村治理,解决好耕地抛荒问题更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一环。这是一次关于土地抛荒问题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让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懈奋斗,砥砺前行,做行动青年,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1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