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们团队做大巴车来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茨坪北山北岩峰上,由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塑园、纪念碑五部分组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九个烫金大字的横式牌坊园标所组成的园门,我们仰望这个历史性建筑的时候,仰望它就像仰视中国数千万的革命英灵一般。在烈士陵园的最高点,我们在那里进行了庄重的宣誓。
通过这次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之行,我明白了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快乐美满的。这一切是无数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今天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才是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先烈们的英勇捐躯,这才是用实际行动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紧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黄洋界,这个地方的入口的风景很美。为了纪念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1960年10月,井冈山人民在黄洋界建造了一座纪念碑,木质结构。1965年冬,井冈山管理局在木质碑的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纪念碑,碑的正面是毛泽东手书《西江月 井冈山》;背面是朱德题字“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当时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回到井冈山,了解黄洋界保卫战详情之后,他欣然命笔赋诗:《西江月·井冈山》,当时我们在那里一起朗诵了这首诗,并且还在那里一起合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下午我们吃完饭,就直接去了当地的八角楼。来到毛泽东同志的以前住的地方看到了油灯,当年在八角楼一盏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井冈山时期,物资极度匮乏。为了节省灯油,部队每个连晚上只能亮一盏油灯,点一根灯芯。考虑到毛委员晚上需要熬夜筹划根据地建设,撰写理论著作,部队照顾他多点一根灯芯,可毛委员坚持不搞特殊性,在一根灯芯的油灯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盏油灯,点亮了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与民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点亮了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的井冈山精神之火。
离开了八角楼之后,我们又去了坝上村,别名“红军村”,作为全国爱国教育基地,可谓是现在的“红色旅游热土”,村里特色的“红军的一天”课程是全国青少年井冈山传统教育基地自组研发的学员体验教学课程,为游客提供急行军、制作红军餐、入户调查、听红军故事等主题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坝上村内,井冈翠竹漫山挺立,宽敞的道路旁立着整齐的廉政标语,客家民居散落在田野之间,白墙上的八幅手绘画讲述着红军故事,给客家民居增添别样风采。
我们当时找到了村子里面的副书记李书记,他带着我们队伍一起去调研走访,走访了许许多多的家庭,让我影响最深刻的是一位老爷爷和他七十多的妻子带着两个孙子,他们的儿子去世了,儿媳妇也和儿子离婚了,当时我们都感觉好可怜,两个老人家带着两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小朋友生活,而且孩子还在上小学,希望他们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我们学习了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革命历史,深刻地感受到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革命道路的艰辛,体会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和革命勇气,对“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毛主席曾说“上井冈山伟大,下井冈山也伟大”,通过此次上山之旅,我们增强了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意识,坚定了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的信念,下山以后,我们定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井冈山精神融入于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
晚上回到了住宿地,总结了今天的行程并且紧锣密鼓地为明天的行程规划着,写到这里差不多该结束了,今天是很充实的一天,尽管一直赶路的确有点累,但是我们还是要期待每天的美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2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