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科技大学学子三下乡:践行科技兴农,共筑强村之梦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豫践乡村•科技兴农实践团

俗话说“无农不稳”,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第一大粮食作物,着力提升玉米病虫害防治效率,既有利于保障我国玉米年产量和质量稳中求进,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良好契机。7月18日至20日,河科大管理学院“豫践乡村·科技兴农”暑期社会实践团到河南省邓州市张楼乡老君村,深入当地对玉米病虫害情况展开调研,团队成员在与农户交流中了解了由于玉米病虫害造成的影响,并到无人机飞防服务站、农机工厂等地进一步学习新型农机,通过宣讲的形式让更多农民认识到农业无人机助力植保作业的优势。

7月18日早上,为直观了解玉米长势如何,队员们来到田间与正在打药的奶奶进行了交谈。奶奶停下手中的农活,望着远方的玉米苗,直言今年种玉米实在不容易。奶奶还告诉团队成员,今年夏天持续高温晴朗的天气,带来的不仅仅是干燥的空气,更令人担心的是干涸的土地和肆意的病虫害。而影响玉米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病虫害,常见的病虫害包括黑粉病、青枯病、玉米螟、草地食叶蛾等,它们不仅会使玉米茎叶受损,长期存在问题还会影响到玉米产量的降低。根据队员们观察,在田地里劳作的村民们大多采用的是背负式喷洒打药,现代化农机普及度不高,农户们在田地里边行走边打药,药液很容易流到身上造成生产性中毒,落后的器械还会造成农药浪费流失。 为进一步了解农户种植玉米期间的打药频率和方式等细节,团队成员专门设计问卷,并以个体农户为单位进行填写,最后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农户集中存在的打药误区,充分组织起团队内拥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成员对农户进行指导和答疑解惑,让农户们的打药更有效、更安全。

7月19日下午,在了解过玉米长势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后,实践团成员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附近的无人机飞防服务站,前来学习了解智慧农机能够给玉米种植带来的帮助。植保站人员向团队成员们介绍,植保无人机是一种低剂量使用、低空飞行的玉米病虫害防治机械。相较于传统的人工防治方式,它喷洒面积小大且效率高,受地形、天气影响较小,能有效降低人员的劳作强度,由于作业时人和无人机相距较远,因此可避免药物进入人体,从而安全性更高,明显节约农药用量。 了解了植保无人机的优势,这里的工作人员还谈到,随着科技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现代化农机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很大的提升空间。近些年随着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植保无人机的发展技术逐渐成熟,无人机的使用效率也有所提高。将其应用在玉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同时还可以利用无人机开展有效的病虫害监测作业,对提升玉米产量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7月20日,充分学习植保无人机的相关知识后,团队成员向村民推广宣传。实践团成员进行以“科学防治,助力增收”为主题的玉米病虫害防治方法科普宣讲活动,以面对面的方式向农户们进行科普宣讲,在其中的互动环节,团队成员从农民口中得知大家之所以尚未普遍选择无人机服务,是因为对新技术了解不多,尝试它的积极性较低,同时目前多是单户种植玉米,少有连片区域,规模化程度较低,不利于进行无人机飞防,种植单户使用反而会增加自身的生产成本,所以购买欲望并不强烈。因此,团队成员在村广播站进行宣讲前,将主要宣讲内容确定为三个方面: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时的各方面参数、团队研发的智慧玉米病虫害远程监测与防治系统运行实景、购买使用农机国家所能带来的补贴和帮助。 为将植保无人机有效应用到玉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鼓励更多农户选择无人机飞防,团队成员极既积极开展科普宣讲活动,针对无人机的优势向村民进行耐心讲解。同时也不断探索更多推广植保无人机的可能,如促进村集体与植保无人机生产企业的合作,设定作业场景,制定生产标准,另外,要加强对于无人机的技术研究,继续提高续航水平。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的心中不仅有诗和远方,还要心怀家国情怀和责任使命。助力科技走进生活,实践团队向农户们详细讲解无人机的使用方法和所带来的好处,与农户们分析讨论智慧农机的利弊,队员们积极融入农村生活的同时,了解基层民生,也深刻体会到农业发展对科技知识的迫切需求。 枯弱的臂膀、粗糙的双手,夙兴夜寐、汗流浃背,在这片土地上一耕一种、年复一年不辞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乡村发展,农业先行,愿我们一起努力,让科技兴农,遍布乡村,让他们的身影不再出现于严寒酷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2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春送暖慰银发,佳节传爱伴暮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来临,面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弱势群体,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开展志愿者下乡慰问活动。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非遗瑰宝,传承匠心古韵

漆扇,作为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集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于一身,历经岁月沉淀,散发着独特的魅力。1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多元服务爱满社区

“寒流席卷入深冬,社区暖意万民胸。”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实践队在家乡开展多元社区服务活动。据了解,开展此次志愿服务的目的是力所能及……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温暖陪伴,助力成长

温暖陪伴,助力成长在寒假期间为给中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提升学习效果,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

新春送暖慰银发,佳节传爱伴暮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来临,面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弱势群体,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开展志愿者下乡慰问活动…

横幅高悬映冬阳 用电安全入民心

随着冬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寒风凛冽中,家家户户的用电量也随之攀升。为有效应对冬季用电高峰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社区群众生…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守护最美夕阳红,共赴晚年幸福路
为牢牢把握“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窗口机遇,深入了解国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的现实状况,从而促进农村养老问题的有效解决,推进乡村振兴,安徽工业大学曦阳行暑期…
波浪滔滔送新风,海风阵阵助乡村
2022年7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小海螺青春服务队成员为打造乡村新媒体服务平台,加大乡村现代化宣传力度,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特前往青岛市即墨区钓鱼嘴村进行实地考察,探索村庄宣传的重点与特色,了解村民们独一…
【走进盐碱地,探索改良路】
万物土中生,土壤是人类食物最根本的源头,是农业发展最基础的自然资源。同时,土壤作为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生态系统具有多功能性,对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
湖北三下乡:沉心备战,不惧酷暑
为进一步关注特殊教育人员的比赛,2022年6月8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逐梦之wing团队响应赴十堰特殊教育学校向湖北省省残运会十堰代表队开展竞技体育训练教育(每位队员都在学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业技能技…
湖北三下乡:唯有热爱不可辜负
今年上半年结束的北京冬残奥会上,运动员们遇到困难不放弃,拼尽全力去应对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感动着我们,选⼿们虽然⾝体残疾,但意志⼗分坚定,每个⼈都是拼⾜全⼒去⽐赛。为提高全社会对特殊人群体育事业…
明确调研方向
在6月30日至7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乡村振兴青研团社会实践队前往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各个村落进行实践调研。结合当下各地疫情防控的要求,我们采取线上探讨交流,线下深入调查相结合的模式。在…
湖南师大暑期实践活动,走进黄土矿镇学校
(通讯员曹慧娟高俊威曾皓楠)7月6日上午,“跃动青春,助力乡兴”——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青年传媒中心赴邵阳市绥宁县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黄土矿镇学校操场举行开营仪式,正式迎…
三下乡:只有热爱不可辜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特殊群体事业发展,随着全民对特殊群体关注的提高,特殊群体体育教育发展也逐渐被人们看到,为响应国家号召,将爱心投入实事,将知识融入实践。2022年6月1…
寓教于乐学党史,高校学子关爱留守儿童助成长
(通讯员曹慧娟郭校语曾皓楠)看动画、学党史,扮演红色小剧场角色,重温伟大建党精神……近日,“跃动青春,助力乡兴”——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青年传媒中心赴邵阳市绥宁县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
三下乡:炎炎酷暑,因你而不再炎热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在校的大学生来说在假期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社会实践,让我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并做出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是十分必要的一件事。而在实践过程中,我更应该注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