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缅怀革命先烈,发扬红色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红色文化是党的生命之魂、生存之根、发展之本,形成于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血与火的斗争中,贯穿了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弘扬红色文化,需要经常性地重返历史现场去感悟党史、国史。红色文化润心田,革命精神代代传。
6月16日上午,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赴南京筑梦红色实践小分队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前往南京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
6月16日前往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纪念馆。在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之前查找了相关资料,了解到纪念馆位于南京市建邺区,通称江东门纪念馆,江东门纪念馆是为铭记侵华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后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而筹建,是中国人民呈现全民族灾难的实证性、遗址型专史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专史陈列馆以及国家公祭日的举办地。
过了场馆安检后,团队成员自发主动的取得菊花,各成员手捧菊花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到了雕塑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大雕塑,是母亲手捧已经死亡的孩子,主题为家破人亡,这尊雕塑有12.13米,寓意着1937年12月13日,日本发动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广场中间有个国家公祭鼎,象征着和平和生命的重视,前方有一口钟,寓意着警钟长鸣,广场的旁边有一座大的十字架,上面写着1937年12月13日到1938年1月是大屠杀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进入纪念馆,里面的光线是昏暗的,团队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来到了幸存者照片墙,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了解到了每有一位幸存者去世墙上就会熄灭一盏属于他的灯。团队成员在幸存者墙处逗留了许久,看到那一张张灰色的照片内心不由的感到沉痛与哀伤。南京大屠杀史实展黑底白字寓意着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铁的历史事实是绝不允许否认歪曲的。有一处满是弹坑与血迹的城墙,墙上有来自世界各地友人的留言。有日军暴行的展示厅,充满了日军的暴行罪证。那一份份罪证是那么触目惊心。在队长的带领下进行了观影活动,在影片中了解到一个伟大的外国友人他以一己之力保护了20多万的南京同胞免遭屠杀。他——约翰·拉贝,他撰写日记成为了揭露日军罪行的有力证据。
万人坑前的广场上有一面墙,墙上刻满了遇难者的名字,满墙的名字触目惊心。另一个展厅“万人坑”遗址,团队进行了献菊花等的悼念活动,菊花寄托着悼念与哀思。“万人坑”内的骸骨触目惊心在团队成员的心中留下了强烈的震撼与沉痛的记忆。
6月17日团队前往了雨花台烈士陵园,恰逢其时,那天也是人民军队进行扫墓祭拜的时间,站在壮观威严的烈士纪念碑前仿佛看到了他们曾经的身影。烈士就义群雕是那么的威严壮阔,看着雕像群和新时期的解放军战士历史仿佛在这一刻交融在了一起。站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团队成员进行的默哀缅怀。
在雨花台纪念馆里“聆听”一个个年轻的故事,在纪念馆里看到那一份份历史的物件就仿佛看到了他们在为革命战斗。在纪念馆的缅怀厅里有九个雕塑每个雕塑的样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雕塑代表了一位烈士。雕塑底座设有二维码,可以了解到相关的英雄事迹。缅怀厅从远处看去仿佛有很多火焰在燃烧,那是革命之火,是生命之火。雨花台烈士陵园终端有一座象征着雨花台牺牲烈士都是忠肝义胆的忠魂亭。团队成员在陵园内的知名烈士墓前进行献花和祭扫活动。英雄应该被铭记而不是被忘记,红色的精神应该传承下去,红色文化值得弘扬与传承。探索红色文化才能体会和平来之不易才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最后团队进行的红色文化宣扬活动,主要以互联网为平台去宣传,让更多的人去追寻与传承红色文化。
至此小队的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但团队成员们的路还未结束,仍需砥砺前行。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小队成员们收获良多。不仅牢记历史还需传承红色精神,担当时代责任,牢记使命。
红色文化润心田,革命精神代代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2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