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砥砺奋进前行,青春逐梦萍乡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周涛

为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更好地将红色故事融入广大青年心中,6月29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告白祖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江西省萍乡市秋收起义广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山口岩村进行社会实践调研,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

在萍乡秋收起义广场中央,秋收起义纪念碑巍然屹立,气势宏伟。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中国人民革命史开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纪念碑正面有江泽民题字的“秋收起义纪念碑”,背面刻有毛泽东的《西江月·秋收起义》,一句“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将我们拉入当时的壮烈战场。透过纪念碑上栩栩如生的浮雕,我们重温了《张家湾的红灯》、《霹震一声暴动》和《转站上井冈》的故事,深深体会到了革命党人坚持革命,坚守初心,不畏险阻,向革命的胜利方向前进的决心。我们应该主动担当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铭记光辉历史,增强自身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做传承红色文化的时代传承者。我们要放眼世界,思想开阔,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做好每一件事,秋收起义中的青年毛泽东有过人的胆识和远见,成功提出实事求是这一思想方针,这是值得我们当代青年所佩服和学习的。

初夏的赣西大地,远山如黛、生机勃发,追随着伟人的足迹,实践队来到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共产党人在安源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阳光辉映下,大楼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8个大字格外醒目,纪念馆内的件件文物,无不显示着当时工人们不畏强权,敢于反对压迫,团结一致、坚决果敢进行斗争的精神。在安源路矿工人革命巨型浮雕前,大家面对鲜红党旗,紧握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字字铿锵有力,声声慷慨激昂,深切表达了对党的忠诚热爱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正是中国红军用鲜血来谱写了革命的历程,让我感觉到此刻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我更加坚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广大的中国人民走向幸福的生活,为人民创造出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当主动承担起当今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不断发奋图强,为能建设祖国而奉献力量,同时,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一切从维护人们的根本利益出发,发挥积极进取的作用,全心全意去为人民服务。

江西芦溪秋收起义烈士陵园,一片红色的热土。青山有幸埋忠骨,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长眠于此。回望历史,刻骨铭心。进入陵园,实践队通过缅怀先烈,进一步了解到从筚路蓝缕、风雨飘摇的中国到如今奋进的新征程,这盛大灿烂的光辉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以拳拳爱国心,奋力抗争,乃至壮烈牺牲才换来今之盛世太平。每一场革命斗争胜利的背后都有无数英雄先烈为我们冲锋陷阵、砥砺前行,每一步党和人民前进的步伐之下都有无数无名战士替我们负重前行。星火在指引,地火在燃烧,红色血脉在赓续、在传承。在这里,一处又一处遗址、文物等见证了曾经的烽火岁月和一代代伟人的艰辛探索与青春奋斗,青年人应以史为鉴、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将小我融入大我,用青春献礼祖国,为着共同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们当代青年一定要接过先烈们旗帜、继承先烈们遗志,“不忘初心”,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无论过去还是将来,都应将各位烈士弥足珍贵的精神不断传承,也必将激励青年们在新时代继续创造新的伟大业绩。走近历史人物,发掘红色故事,沿着先辈足迹,重温革命先辈们的光辉事迹,着力实现用红色基因铸魂、用红色历史强根、红色传统固本、红色故事凝心、红色精神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新时代的青年要不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自身的言行品格,自觉按照党和人民要求不断锤炼自己、完善自己,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追求卓越,敢为人先,不懈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担重任的栋梁之材,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不辜负党的期待,不辜负人民和民族的重托,不辜负伟大的新时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2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弘劳动 送祝福

为表达对校园内普通但不平凡的劳动者的感谢,支教团队举办了以“弘劳动,送祝福”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全校同学,采取线下交作品的方式进行。活动期间,参与人员认真对待,怀……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升旗促爱国

支教团队参加了升旗仪式,本次升旗仪式。升旗仪式于7:00准时开始,国旗班的旗手们迎着朝阳,以饱满的热情,庄严地护卫五星红旗。雄壮有力的《义勇军进行曲》,同学们集体行注目礼,全场……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安全知识我来讲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加强同学们应对突发灾难事件的处理能力。支教团队进行了地震逃生知识宣讲。首先,安全宣传员向同学们介绍了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如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地面……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地震安全知识宣讲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加强同学们应对突发灾难事件的处理能力。支教团队进行了地震逃生知识宣讲。首先,安全宣传员向同学们介绍了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如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地面……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情促心 情景剧比赛

为了进一步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促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支教团队举行了心理情景剧比赛。活动期间,各参赛同学依次展示作品,分别为《监考老师》、《幸福的生日》、《梦……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行动

支教成员各司其职,迎接自己班的学生,进行清点人数、点名、测量体温及记录的班级工作。8点50分,班主任带领各自班学生站队,有秩序的前往学校会议室参加“光洒深林•童心同行”义务支教……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家校联动

因为支教老师在之前已经给学生提前说过了周末要去家访,所以今天要家访的学生就早早的来到校园,给支教队员带路进行家访。因为第一次家访,所以支教队员挑选的学生都是家离学校比较近的……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建团百周年活动

支教团队继续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各班班主任认真准备了普通话大赛的题库,与上午第一节国学经典课堂上,让孩子们抄写阅读,并一个字一个字的校准读音。孩子们都明白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安师童行义务支教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地理与环境学院举办“同上一堂国家安全课 共筑校园安全防线”展播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走深走实,4月27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于…

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活动圆满结束

近日,由馨艺手工协会和创新创业俱乐部合办的“创意启航,纸载梦想——纸船承重”在一食堂门口火热开展。这场充满趣味与挑战…

羲和书院开展“青春无诈,校园防诈”志愿服务活动

自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网络骗子通常利用一些学生占便宜的心理实施诈骗手段,使部分学生遭遇了巨大的财产损…

羲和书院开展“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志愿服务活动

环保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广泛而复杂,当今世界目前仍面临着诸多方面的环境环保隐患,土壤遭到破坏、空气污染、淡水遭到威胁、气…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同学们参与掷骰子游戏参与者看图猜影视参与者主动体验“打圆片”(通讯员刘梦娟)4月2…

最新发布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共享智能时代
在网络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智能产品早已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当下,智能手机的使用仍是许多老年人的知识盲区,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智能手机以及辨别网络中良秀不齐的信息,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老年…
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
为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超能陆战队于2022年7月9日至7月18日在潍坊市临朐县和青州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期间,潘亦帆和鹿宁芮在网上查找资料并做好笔记,共同观看有关乡村振…
湖北学子三下乡:态度决定一切 细节决定成败
盛夏的七⽉,刺蛰的阳光倾斜在⼀群朝⽓蓬勃年轻⼈脸上,我们怀着激动的⼼情,怀着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院领导和⽼师的指导下,我们⽤我们的实际⾏动进⾏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此次社会…
陆定一祖居暑期参观
暑期参观革命先烈陆定一祖居陆定一祖居位于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天一社区陆巷,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600多平米,是陆定一出生地和童年生活的地方。解放后此宅已无人居住,遂分给当地贫农十数户入内。至上世…
回访党员,跨越数字鸿沟
现如今,在科技网络迅速普及的信息时代,我们享受到了网络时代的红利,但是大多数的老年人却未能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节奏。为使更多老年人能够享受网络智能时代的便利,帮助他们跨越这道“数字鸿沟”,教会他…
陆定一祖居
暑期参观革命先烈陆定一祖居陆定一祖居位于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天一社区陆巷,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600多平米,是陆定一出生地和童年生活的地方。解放后此宅已无人居住,遂分给当地贫农十数户入内。至上世…
安徽学子回访老兵,跨越数字鸿沟
随着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智能手机已广泛普及和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智能化的数字时代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社会上的老年群体却显得手足无措,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字技术已在老年群体面前划出了一道无形的…
西工大学子赴唐山:英雄城市育善魂,觜参宝地诞人杰
英雄城市育善魂,觜参宝地诞人杰河北这片英雄的土地孕育出不平凡的风土人情,8月19日,西北工业大学“持先行思想,寻强国足迹”实践队队员偶遇参与公益活动的市民并对其进行采访。在去往承德的路上,面对队员…
安徽学子三下乡:以爱为声 与心同行
2022年7月4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宣城市稼祥中学,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见面活动,守护仲夏童心,与孩子们一同开启为期10天的夏日之旅,希…
西工大学子赴唐山:前赴后继筑牢根与魂 继往开来联结新世界
前赴后继筑牢根与魂继往开来联结新世界8月18日,为更加直观深刻地感受大国重器的魅力与大国工匠的精神,西北工业大学“持先行思想,寻强国足迹”实践队队员到达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参观学习,了解到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