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8月4日日电(通讯员 张婉婷)
夏日炎炎阻挡不了青春热情,为追溯红色记忆,重温红色革命,学习民风民俗,成都理工大学“微光成炬”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团队积极响应号召,凝聚青年力量,开启下乡之旅,前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和茂县,开展为期两天的红色文化、民风民俗研学活动。在阿坝溯源声声羌族余韵,传承源源红色基因。
*途沿岷江之流,追寻红色蕴底*
途沿岷江之流,追寻红色蕴底。顺着岷江之流往上,“微光成炬”团队前期调研之旅到达的第一站,是汶川县文化馆。馆内共三层,分别设置了红色文化展馆,汶川发展历史馆,少数民族民风民俗馆。
提及汶川,便会想到“512”大地震。汶川是大爱汇聚的地方,是构成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要一环的承载地。到了汶川就要感受一场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团队的第一行正是汶川馆内的汶川发展史馆。张张照片,由黑白过渡到彩印,由荒芜到创伤再到繁荣……记载着汶川有古至今的历史更迭。最领团队震撼的,是馆内震时救灾图与震后重建图的鲜明对比。展馆以照片纪实的角度,深深诠释着“地震无情,人间有情”,充分讲述着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灾后重建精神。
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史上一部伟大的史诗。在馆内标语介绍下,团队了解到,长征期间红军在汶川时间虽短,但其对扩大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力,思想传播等都起到了巨大作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长征途经汶川的3个月时间里,领导汶川各族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县、区、乡、村各级苏维埃政权。他们宣传革命思想,积极发动群众,足迹遍布汶川,为人民播种下了革命的火种,指明了各民族争取解放的道路。
团队前往了临近汶川县的茂县。在中国羌族博物馆一楼展厅中,陈列着红军使用过的手雷,大刀,自制枪械……随展馆往内,“微光成炬”团队更深了解到了红军长征过羌寨时的民间红色事迹。羌民周绍珍不顾危险救下被国军围剿的红军,羌民余明贵冒死为红军带路……土门战役中,不仅红军誓死守卫茂县地带,羌族人民也积极加入红军,投入抗日战争,保卫民族,馆中陈列着的遗迹便是他们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的证明。红色精神正是靠着一桩桩人民与红军间发生的感人事迹累积,再言传身教,得以传承。
*深入羌族之地,感受民族风情*
为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当好民族团结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微光成炬”团队在研学中学习了羌族文化,感受羌族风情。团队一行参观了中国羌族博物馆,参观期间成员们详细了解了丧嫁,饮食,农耕,礼仪服饰等羌族传统文化:羌族结婚仪式的“女花夜”上大家将一同跳舞唱歌,羌民喜爱自产的兰花烟和咂酒,释比文化为羌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瓦尔俄足节称为“羌族妇女节”……文化塑像,遗迹物件见证着羌族人民的汗水与智慧……展馆内新颖别致的羌族用具吸引着成员们发出声声感叹。羌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放在现代化的今日,仍然闪耀着熠熠民族光辉。
随后,团队来到茂县羌城。羌城是全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羌文化核心展示地。体验攀爬羌寨“512长梯”途中,团队成员与偶遇的羌族奶奶用普通话热情交谈,温暖寒暄,学习羌族奶奶的盘发技巧、服饰文化,感受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在交谈中,团队从中了解到,近几年茂县已经高标准实现了整县“脱贫攻坚”摘帽,推动“旅游+文化”产业,近些年有不少人前来羌城参观学习羌族文化,参加茂县特色水果采摘节……
至此,“微光成炬”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的前期研学活动也告一段落。一个个故事,一件件遗物,一句句问候,记录着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相惜,也见证了阿坝这一片小小土地上惊天动人的艰苦岁月。斗转星移,这片热土的重生锦绣,离不开共产党人几十年奋进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身处和平年代的团队成员,也将铭记历史与苦难,让红色薪火传更远。
撰稿:张婉婷
摄影:乔风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3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