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道路中,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效率低下,农民收入较低且不稳定性较强,难以满足农民追求更好生活以及国家实现全面小康的需要。实行农民易地搬迁,建造农业产业园,便是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在脱贫攻坚圆满结束进入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如何实现将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是我们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2022年7月18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志愿者队“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府谷新府山搬迁贫困点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来到了新府山易地移民搬迁农业产业园,跟随产业园朱师傅参观了香瓜大棚、西兰花菜花大棚、樱桃树大棚、西红柿大棚等,一排排双膜拱棚成片相连,错落有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棚内种植物郁郁葱葱、鲜嫩欲滴、长势喜人。朱师傅亲切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这些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以及在农业大棚中生长与传统土地中种植的不同。朱师傅还为同学们演示了种子育苗的过程,同学们认真聆听、仔细记录、虚心学习,掌握到育种的技巧后,也在朱师傅的指导下进行了育种体验,同学们在土地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也从朱师傅的言语中感受到他对土地、对农作物的热爱,这是根植在他血液中的一生的事业,如今能在科技发展下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生产效率,他也发自心底感到喜悦。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农业基地的员工原本都是自己进行耕种的农民,以前无论风吹日晒,每天都要下地干活,辛苦不说,一年也只能挣几千块钱,最多也就保障全家不饿肚子。府山开始易地搬迁改造后,他们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从农村搬到了小区生活,生活条件有了很明显的改善。而经过社区的介绍,他们来到了农业产业园工作,不仅劳动强度有所下降,每月的工资也很有保障,现在一年可以挣几万元,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随着种植技术和应对市场供需关系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村民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直接解决农民收入低下、农民弃农进城、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府谷的这片土地上,人们依靠土地生存,农业是支撑人民生存发展的支柱产业,但传统农业收入并不能保证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小康生活,只有对传统农业加以改造,才能达到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府谷对农业进行集体化改造,回收农民的种植土地,实行易地搬迁,为农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同时兴办农业产业园,利用科学技术培育新型农作物,利用机械化大规模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农业大棚中实现了更科学更高效的农业生产,逐渐达到了产业兴旺与农业现代化。
府谷县农业的良好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在农业现代化的举措下,“三农”问题得到了良好解决,同样的土地,同样的付出,得到的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他们的脸上不见了愁烦苦闷,更多的是喜悦和幸福,挂在他们嘴边的,都是对党和国家政策发自肺腑的感激和感谢。他们坚信,只要照这条路子走下去,好日子还在后头。在政府的扶贫与乡村振兴举措下,府山已经由原来的贫困山村变成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人人共享发展成果,人人都是实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的受益者。
在和农户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随着种植技术和应对市场供需关系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村民的收入也越来越高。现在不仅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而且在交通方面也更加便捷,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医疗条件也有了更好的保障,人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幸福了。
此次实践团的成员们深入农业园进行实地调研,不仅是想了解到政府政策宏观指导下的乡村振兴战略,更是想通过与农户们的交谈切身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带给他们生活上的变化。农业产业园的成功推行是府谷在探索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取得了重大成果的一步,平日里我们很少会有这样深入田间的机会,如今我们来到了农业产业园,不仅自己亲身体验了种子育苗,而且也认识到了科学技术为农业发展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能学习到很多经验,探索出新路径,更坚定了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深入实际,关注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我们的青年智慧与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4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