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瞻仰战斗遗址·弘扬革命精神

来源: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 作者:臧骁阳

“瞻仰战斗遗址·弘扬革命精神”主题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党性观念,感受民族精神、革命精神、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激发工作的热情。8月9日,江科大电子信息学院红色基因调研团前往延陵镇贺甲烈士陵园开展“瞻仰战斗遗址·弘扬革命精神”实践活动,实地接受了一次意义深刻的红色文化教育。

追忆贺甲,铭记历史

走进安静雅致的贺甲村,平坦笔直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美丽乡村的田园风光让人沉醉。唯有贺甲战斗纪念馆弹痕累累的墙壁时刻提醒着人们——82年前,丹阳延陵镇贺甲村是贺甲战斗的主战场之一,最激烈的战斗就发生在这里。如今,76位在战斗中牺牲的新四军战士长眠于贺甲烈士陵园内,原本村中的贺氏宗祠已改建为贺甲战斗纪念馆,成为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党员同志们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见证着鲜血染红稻米的惨烈场景。在缅怀这段历史的同时,我们更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用行动去续写革命先烈用生命谱写的壮丽诗篇!”

青山埋忠骨英烈励后人

村东半公里处建有一座贺甲烈士陵园。走进陵园,一座古色古香的六角碑亭映入眼帘,碑亭为六角形攒尖顶,混凝土仿木结构。亭柱上刻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亭额为隶书“浩气长存”。墓碑为汉白玉质地,正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的背面用工整小楷刻写着此次战斗经过。

走过碑亭,就是烈士墓地。三座花岗岩砌造的烈士墓内,长眠着76位新四军战士的遗骸。1966年,丹阳县委、县政府建造这座烈士陵园时,只有三座大的土墓穴。2013年进行扩建后,三座土墓穴改建成花岗岩墓穴。后又新增墓穴30座。截至目前,已有30多位延陵镇范围内散葬烈士迁葬至陵园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动人的事迹,真实的图片,富有历史气息的实物展品,仿佛再现了那个烽烟四起、炮声轰隆的年代,英雄模范的事迹将中国共产党人“一心向党,绝对忠诚”的精神传承,看着纪念馆里鲜活的雕像,在场党员同志肃然起敬,表示必将像英雄模范学习,爱岗敬业、严于律己、恪尽职守,争做自律自强专业过硬的新时代接班人。

红色资源承载着光辉闪亮的历史记忆,是鲜活的教科书。通过此次学习,使党员同志们受到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党员同志们深刻感悟到:传承红色基因,贵在学史力行;先辈在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中,淬炼了红色精神、红色记忆,我们要以史为鉴,把这些红色资源当作营养剂,不断滋养初心,砥砺行为;要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铭史践行。今后,将不断筑牢历史记忆、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突出的效能、更加暖心的服务,踔力奋发、勇毅前行,奋力书写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5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展示并巩固“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效,以及表达对巫溪县徐家镇领导、塘垭村村支两委领导和徐家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同……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同时更多地为基层群众服务,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来到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系列志愿…… 谭美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7月3日下午16:30在……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为提振“三下乡”队员精神,更好开展本次“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志愿实践活动,在7月3日16:30于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红峡山庄举行了重庆师范大…… 张仁睿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重庆市巫溪县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巫溪特色人文景观,助力巫溪旅游宣传,重庆……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开发儿童学习兴趣,促进儿童全面发…… 许琳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为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具备通过实验室实践探索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科学思维,7月6日上午9:0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 娄宇杰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为加强乡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于7月6日上午9:00在重庆市巫溪县徐家中心小学开展逸师爱心公益课堂之……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了解潮汕艺术,品味异样文化
7月13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锦“汕”添花三下乡队伍来到汕头美术馆进行调研。提起汕头,大多数人只会想起美食,但是作为百年商埠,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关键地点,汕头的文化绝不局限于美食。位于潮汕博物馆中的美…
海恒物业持续跟踪,把牢党建引领“方向盘
曲阜师范大学“红管先锋”实践队了解到海恒物业通过组建“红色管家”掌握不同资源、紧密的党建共同体,较好地实现了党组织党组织的相融共生、共同发展,推进新的思路与方式方法,增强党建工作的活力指数。红…
游红色文化基地,承红色文化精神
7月3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社会实践调研觅红宣史团队秉着寻找红色文化基地,传承红色文化精神的理念来到了拥有众多红色文化基地的四川广元,曾经历史上有众多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这一天,我们走进真实故事,体会…
佛山学子三下乡,红色血脉相连
7月5日-7月15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锦“汕”添花三下乡队伍来到汕头金平区和潮阳区,走进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和东征军纪念馆、走进非遗一条街和英歌舞非遗传承基地、走进平北社区和桥陈村。实践队员们从中学习,…
重返历史现场,赓续红色精神
为了让广大青年更加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学习党在历史发展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增强我们对党的认同感,并且弘扬伟大的的民族精神。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社会实践觅红宣史团队走访四川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访红色交通站,重走汕头赤诚之路
中央红色交通线在我党历史上作出了巨大而特殊的贡献,被称之为“中华苏维埃的血脉”。汕头站所在的中央红色交通线是唯一没有受到破坏的地下交通线,在中国革命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锦“汕”添花三下乡…
感侨批文化,助特区发展
为了探寻侨批文化,调查研究侨批文化的历史作用及时代价值,在调查研究中升华对祖国、潮汕地区和侨胞侨民的感情,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锦“汕”添花三下乡团队于7月3日到访汕头侨批文物馆,通过展览的实物和图文…
红色足迹再追寻,革命文化增信仰
汕头市东征军革命史迹陈列馆是第一个由中国共产党人主持的国共合作的地方政权。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前身是1946年闽粤赣边区军政当局和各界群众为纪念边区抗日英烈和死难同胞而建成的“忠烈祠”。为深入学习…
垃圾分类系个人,美化社区靠大家
【垃圾分类系个人,美化社区靠大家】——社区小纵队为充分地了解社区建设的相关举措,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社会实践队——社区小纵队实践组成员前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五里牌社区进行走访调研。通过…
古色非遗展风采,传统文化增信心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