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我们的实践团主题活动为“牢记总书记教诲 奋进新征程”社会实践团,以组织青年学生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路线,在总书记去过的乡村、企业、社区等进行实地调研学习,引导青年学生增进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追随为目的。由苏倩老师,杨依谋老师带领八名本科21级学生,开展了此次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活动的第二天,我们去往了商洛市柞水县的金米村,柞水县位于秦岭腹地,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森林覆盖率,满眼尽是连绵不尽的山川,“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描写的正是当时的柞水。金米村位于河谷的一块平地上,坐落于两山之间,“脚下有金子,地上有大米”的金米村被誉为“秦岭闺秀”。初入金米村,我便觉得这个村庄同以往我们见到的农村不一样,宽阔且平整的柏油马路一直延伸到村转尽头。路两边种植着大量的荷叶连成一片,形成美丽的荷花。数座木耳大棚拔地而起,展示基地,晾晒台,水车,亭台接踵而至,村民们每家每户都盖着二层的小平楼,整齐的农耕物依次排列,村子里的一切都欣欣向荣。这一切都离不开帮助村民脱贫的木耳产业。柞水当地盛产椴木,而椴木最适宜木耳生长,近百年来,当地村民一直有种植木耳的传统。对口帮扶人员深入柞水大小村落,调研产业脱贫的突破口。“脱贫攻坚,产业是关键。柞水有种植木耳的传统,可以好好做文章。”陆续推出地栽、塔栽、棚栽等种植方式,除了黑木耳外,还开发了银耳、血耳、金耳等新品种。习总书记在视察金米村脱贫工作中说到“小木耳,大产业!针对村中没有能力种植木耳的村民,扶贫小组推行“借袋还耳”“借棚还耳”模式,实现大棚有人建、菌包有人送、技术有指导、木耳有人销,调动了群众种植木耳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状态,让村民的生产生活同种植木耳紧密相连。同时,在木耳销售方面数据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建立了柞水农产品特色馆,集中推广地理标志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其他村庄的扶贫工作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秦岭灵芝、松茸、金木耳、黑木耳在此地被产出,给人们带来了经济效益,这都是秦岭馈赠给勤劳人民的礼物。在欣赏村子美景之余,我们同村子里的居民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在屋头吃饭的村民向我们深情讲述了金米村的故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故事的讲述使脱贫致富的的过程更激励人心,将脱贫攻坚的故事传递更广更远,也将不断激励后来者。村民们言谈举止间透露出对现在生活质量的满意,与自己村庄发展势头良好的骄傲,村民们的门前少了光秃秃的地面,或多或少的种植着乌梅,葡萄点缀着自家的庭院。他们也逐渐有时间,有精力去丰富自己的生活,脱贫攻坚不仅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是一次精神上的“盛宴”。
图为团队成员到农户家中了解情况
金米村的脱贫攻坚战一方面在于挖掘贫困区域特色,以木耳为基础,创造出大产业,将其作为区域名片向各地宣传。另一方面是传播扶贫故事,挖掘脱贫攻坚的先进事例,通过讲述亲历的脱贫故事,将自立自强的精神传递下去。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作为环境学院的学生,我们更要深刻了解作为环境人所肩负的深刻责任,牢记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的淳淳教诲和殷殷期待。后续我也将会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历次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进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6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