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了解当前阜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7月25日,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寻根促兴”暑假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阜阳旅游发展中心,开展了文旅产业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调研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队员了解到当前阜阳市乡村旅游发展较为迅猛,出现了多形式、多样化、重体验的产业模式,政府也积极引导乡村旅游规范化发展。由此可见,文旅产业对乡村振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包括提供就业岗位、拉动经济增长等。
阜阳旅游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张玉清主任参加了此次调研活动。据张主任介绍,阜阳市多旅游景区正在翻新升级。过程中包括颍州西湖、阜南风波港、颍上八里河等,且政府看重旅游产业对乡村发展的拉动作用。但依旧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受疫情影响景区客流量少、宣传不到位、景区无亮点导致有市场无吸引力的状况等等。但政府也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为景区发展提供引导思路。
当问及文旅产业主力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是否存在困点、难点时,张主任表示,当前乡村旅游存在一些同质化问题,这也导致了景区缺乏亮点,缺失吸引力,但也出现了一些商户积极寻求转型,提供一些特色化发展亮点,由此也吸引了大批本地游客。在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的困点、难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基础薄弱。纵向来看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全国、全省来看,我市人均文体、旅游活动场地数量、质量、品类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整体还处于较低层次,各县市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依然突出,特别是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文体、旅游供给与群众精神文化更加多元、更高品质的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问题更加明显。
二是任务繁重。阜阳市常驻人口820万,任何一项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乘以这样大的人口基数,都是一项繁重的任务。以人均体育面积为例,按照要求到2025年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超过2.6平方米,我市要实现达标,还有330多万平方米的建设短板。依靠政府投入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难以满足巨大的需求缺口,必须千方百计撬动社会投入。
三是开发不足。文化旅游业新产品、新业态少,缺少上规模、有特色的配套休闲度假产品。全市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0项、省级33项、市级77项,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12个,数量占全省的23.1%,但全市A级以上景区仅39家、仅占全省的5.9%(663家),国内旅游收入177亿元、仅占全省的3.2%(5578亿元),说明文旅资源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
实践团队还了解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接收信息的延迟性大大消减,这使得商户相对于政府做出产业调整更敏感、更为迅速,通过张主任介绍阜阳市周边出现了较为新颖的经营模式,包括露营、特色民宿等一系列模式,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新思路。
经讨论,解决提及的困点、难点的较为高效的解决方式有五:一要抓好乡村旅游“421”行动;二要抓好“安徽人游安徽”活动;三要抓好“皖美好味道”推广;四要抓好“新徽菜 名徽厨”行动;五要抓好疫情防控等安全工作。
接着,团队成员就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向张玉清主任等人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并和与他们进行了沟通交流。
当问及是否又考虑将文创产品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发展时,张主任表示,当前旅游发展中心已经有设计一些文创产品包括定制扑克牌、油纸伞等,但这些产品多以赠送的形式以求达到宣传效果具体的盈利则会逐步完善。
通过今天的访问调研,我们对阜阳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认识到吃住行、游购娱都是旅游体验的一部分,阜阳市乡村旅游经济也积极寻求让游客感到舒适、舒心的行业发展思路,力求让乡村旅游产业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拉动作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7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