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非物质的无形遗产更加重要,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情感和特有的思维方式,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但时下,随全球一体化,人们为新事物所追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传统文化,致使传统文化渐渐没落。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及其传承规律,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实践问题,以大学生独特视觉角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迹,寻访先辈足迹,了解先辈生活意识形态,小组以二夹弦作——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本次实践的主要调研实践对象。
一、实践主要内容
实践活动开始前,团队以本专业六人为一小组进行分工合作,由本班的班主任为实践的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团队六人中,队长(陈子威)负责带队组织团队人员,制定相关计划;队员(张永娜)负责此次实践活动团队的财务支出、路线规划,对团队整体流程进行财务统计;队员(孙清婷,王心如)负责此次实践活动的全程拍照,对一些片段进行拍摄、记录,为投稿准备;队员(张梓颉)负责此次实践活动团队的物资,如电脑、调查问卷、采访稿等,同时负责人员安全问题;队员(魏宇辰)负责此次实践活动每天结束后一天的活动稿撰写,并进行网上投稿。
(一)实践前期准备——6月14日至21日
在学校官网、校新闻广播站、宣传栏等途径宣传我们开展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流程。在各方面准备完善的前提后,队长(陈子威)提前到敲定的亳州二夹弦地点进行前期的调研,考察的目的在于亳州市探寻非物资文化遗产—二夹弦,弘扬文化遗产继承情况。
同时提前通过电话与目的博物馆建立联系,向他们说明实践活动有关情况,得到他们的支持,积极向他们请教,听取有关意见,可以及时的对活动规划进行调整和完善,使活动顺利进行,并还联系确定好住宿地点,为活动的正式开展做好准备工作。
(二)实践中期开始——6月21日至27日
6月21日上午坐交通工具,下午到达先前预定地方集合,并安排好住宿,熟悉路线;
6月22日坐车到达亳州市科技馆,在文化展厅内采访文化展览馆的工作人员,了解二夹弦,参观二夹弦展览,晚上回去整理采访笔记,小组成员交流参观感想;
6月23日去亳州市二夹弦传承地参观二夹弦演出,观看演出后采访二夹弦表演团演出者,采访中国二夹弦表演艺术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回去整理采访笔记,记录心得;
6月24日坐车到达团结社区,在团结社区参观二夹弦表演馆,采访表演馆老板以及社区听众,回去整理采访记录;
6月25日到达亳州市博物馆,采访馆内工作人员二夹弦的传承现状和发展情况,参观二夹弦展品;
6月26日回家后,在各种网络平台上进行投稿,积极联系各大报社报道我们的调研成果,并写调研报告,准备答辩材料和PPT。
(三)实践后期总结——6月27日至30日
我们利用社会媒体,学校共青团网站、中国大学生青年网、中国大学生网、微博微信、QQ等多个社交平台进行推广,并发放相应的问卷,同时亦可对我们实践活动的内容进行投稿、宣传。
1.调研报告: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小组进行讨论分析,认真撰写调研报告。感受亳州二夹弦艺术的亮点与特色,也从当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落寞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2.成果宣传: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以及活动过程中拍摄的照片视频,整理成视频短片在百度推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界面进行投稿、加强宣传推广。另外在校园内,通过海报、校官网、社会媒体等途径对此次实践成果进行宣传推广,让高校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从中学习借鉴。
二、实践成果
(一)激发和体现公众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我们的活动旨在探索非遗有效的保护、传承机制,宣传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激发公众的保护意识。活动过程中,公众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对非遗的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们为拥有这些璨灿的文化遗产而骄傲。
(二)深入学习亳州二夹弦的发展现状
目前,亳州二夹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不容乐观,公众尤其是青年团体对于二夹弦的非遗的关注度不高。且二夹弦的传承存在一部分问题,如有不少年轻人没有老一辈人的专注的精力,不愿意花费时间去认真学习。另外它与如今日益节奏加快的时代有所脱节,没有很好的创新与改变。
非遗之所以一直受到国家级的重视,不仅是因为它具有宝贵的价值和内涵,还因为它有能传承给下一代人无形中的文化。因此万一失去了传承,那带给人们带来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三)关于非遗保护的方法和规律总结
活动中,通过资料我们了解到目前由国务院文件提出的非遗保护的十六字方针。我们将根据这十六字方针以大学生独特的视角将其发扬保护。这十六字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保护为主是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本”是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内核的文化精神和传统,不能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改变其本质,“真”是要保护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文化。抢救第一是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要考虑的首要原则,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把处在消失边缘的文化遗产抢救过来,然后才可以保护、合理利用以及传承发展。合理利用是我们要正当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活中,让沉寂的文化活起来,合理利用能够更好的传承发展。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形成全社会参与文化保护的新格局,就能让宝贵遗产世代传承,焕发新的光彩。我们作为大学生更应该主动承担起保护以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守土尽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8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