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六安7月26日电(通讯员 吴先豆)皖西边陲,大别腹地;红军摇篮,将军故里。2022年7月14日至7月16日,安徽财经大学“感恩奋进实践团” 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的足迹,前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等地开展为期三天的“家国一体,党群同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走访学习、基层宣讲等多种形式,重温红军革命历史、慰问红军老兵、追忆红色革命记忆,用青春力量践行新一代红色长征路。
观怀遗迹砺初心,红色底蕴净心灵
鸟语蝉鸣,万木葱茏。7月14日,团队成员来到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看着一张张历史图片、一段段文字资料、一件件珍贵文物,仔细研读一幅幅图片、一段段资料,团队成员恍惚间有了跨越时空之感,重新接受了心灵的洗礼和内心思想的净化,感受到了深刻的红色革命教育。在一面印满将军画像的红色壁板前,团队成员默然伫立,向革命先辈敬礼以致崇高敬意,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团队成员从博物馆讲解员的解说中了解到馆内仅有一万多名烈士存有名姓,更多的还是在战争中牺牲的无名英雄。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革命先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就如何有效传承优良家风、传承红色文化向金寨县博物馆馆长倪军进行请教与交流,馆长耐心地解答道:“传承需要做到‘铸魂’与‘育人’,光是砥砺自我是很难做到有效传承的,需要做到鉴古用今,通过教育的方式塑造利于文化传承的环境。”馆长还分享了馆内开展红色文化活动的经验,团队成员受益满满,深刻意识到传承需要珍惜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与时代紧密结合,同时要坚定初心使命,弘扬“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奉献精神。随后,团队成员怀着敬重的心情来到金寨县烈士陵园,瞻仰英雄光辉,缅怀革命先烈。青山埋忠骨,功绩传千秋,近两百名已故红军和革命烈士在烈士陵园的柏树林中长眠,默默守护这块土地的千家万户。
慰问前辈知不易,感恩时代心更坚
7月15日上午,团队成员前往“三代军人之家”李志华同志家中拜访慰问,李志华老人和蔼地向团队成员讲述了家族三代参军的故事。团队成员了解到李志华老人的父亲李仁甫同志曾是红军老兵,作为朱德元帅的卫队队长,身负重伤三过草地,朱德元帅所赠送皮包也被列为一级文物收藏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李爷爷指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希望我们珍惜感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看着李爷爷家中的荣誉奖牌,听着李爷爷家族三代参军的光荣故事,团队成员心中充满了对李爷爷一家爱国为民的敬意,深刻体会到金寨县浓厚的红色家风底蕴,正是老一代的言传身教和下一代生生不息的传承才塑造了奋力进取、服务人民的红色家风。
7月15日下午,团队成员携带慰问品来到金寨县成立最早的老年公寓,这所老年公寓居住着多位革命老军和老党员,公寓红色氛围浓厚。岁月让革命前辈鬓发苍苍,但无法阻挡革命前辈对党与人民极高的热忱,老红军、老党员们神采飞扬地向团队成员讲述了他们的红色故事。聆听学习过后,团队成员与老红军、老党员们展开互动,在欢声笑语中共同制作了小国旗、小党旗,并送给老人留作纪念。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我们的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团队成员深受革命前辈感染,对党和人民的信仰更加坚定。
红色宣讲悟真知,薪火相传致远行
巍巍大别续华章,红色火炬百年传。革命先辈的故事仍然在大别山连绵起伏的层峦叠嶂中播撒,熏陶着这片土地上的千乡万户,也默默地为新时代的青年留存信仰的火芒。7月16日,经过前期准备,团队成员在金寨县红军广场等地开展红色宣讲活动,讲述了金寨的革红色命历程、典型革命人物的英勇事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内容。实践出真知,通过红色宣讲团队成员体会到红色教育、文化传承工作的不易,也更能理解到前辈们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仰。宣讲结束后,团队成员耐心服务群众,解答群众疑问,积极与群众互动。历史生生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孩子的笑颜、青年学子手持的红旗、老一辈人和蔼的目光,三代人的精神交相传递,红色传承氛围浓厚。
为期3天的社会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满载收获而归。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追怀革命遗迹,砥砺初心使命,接受心灵洗礼;团队成员慰问拜访革命前辈,感悟红色底蕴,坚定红色信仰;团队成员开展红色宣讲,躬行体悟真知,传承优良风尚。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于青年。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新青年,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8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