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来自于202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班星星之火——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实地考察调研团队# 走进革命纪念馆,重温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来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探访红色遗址,寻找历史留下的印记...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喜迎二十大的召开以及响应淮北师范大学组织的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团队决定对红色文化遗址进行实地考察,经过详细的考察部署,团队成员于2022年7月5日前往安徽凤阳烈士陵园进行红色调研。 在我们团队成员调研考察之前,便通过网络浅层的了解了安徽凤阳烈士陵园的基本信息。据悉,凤阳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59年秋,位于府城镇东北部第一山南麓,依山而建,地势北高南低,西临龙兴寺,占地面积199.8亩,陵园内建有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墓、英烈广场、展示厅等纪念建筑物。目前长眠在陵园的凤阳籍革命烈士有85名、无名烈士270名。烈士陵园在1996年被凤阳县委命名为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9月被滁州市政府命名为滁州市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凤阳县双拥教育基地。当我们团队成员进入烈士陵园,迎面而来的是英烈墙,墙上题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光大字。纪念碑后面是烈士陵墓,墓前方的英烈墙上镌刻着“缅怀先烈志共铸中华魂”的碑文。陵园中凤阳籍革命烈士有85名、无名烈士270名。烈士,一个听起来就让人敬佩而又振奋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乱的我们,似乎已经快遗忘了这个词语。舒适而又安逸的生活已经快让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永远遗忘在岁月的长河里了。很庆幸,我们实践队在过去几天里参观了商城县烈士陵园、枣强烈士陵园、柘城县烈士陵园,让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故事,体会他们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逝去的是岁月是历史,却不是一种情怀。进入陵园,看着那一尊尊的墓碑,心情就顿时变得沉重起来,那每一尊墓碑里都是一位都是一位为国家牺牲性命的烈士啊。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会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消失。忠诚、勇敢、无畏和无私,终将会跨越历史的长河,使万千人的心灵为之震撼。“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我在参观陵园时觉得感触很深的一句话。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云烟,但是,这些为我们的祖国牺牲的人们,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因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他们用血红的鲜血换来的。之后,我们进入陵园中,一眼就看见三个烈士塑像,等我们靠近时才是知道了是梅门三烈士。三烈士分别为梅子明,梅竹樵,梅福星梅子明1946年梅子明北撤到苏北淮阴时,被任命为苏皖边区参议会驻会常委。1947年华中分局任命他为华中分局驻鲁办事处党委委员。195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他为华东军政委员会土改委员会委员。合肥解放后,梅子明已66 岁,由于他在园林方面有一技之长,被任命为合肥市逍遥津园林管理主任。梅子明1950年8月25日病故,1951年5月,皖北人民行政公署考虑其革命功绩,批准他为革命烈士。梅竹樵1942年在定远县宋府集和日伪军作战时,梅竹樵的帽子被日军子弹打飞,但他仍勇往直前;1943年冬在凤阳黄泥铺遭遇战中,日伪军兵力多,梅竹樵为了掩护战友撤退,身上穿的军大衣被子弹打了几个洞,但他仍沉着指挥,英勇作战,最终转败为胜……1947年7月20日,梅竹樵率豫皖苏三分区支队在亳县李基楼与国民党部队遭遇,因敌众我寡,被重重包围。在突围时,马夫张传道腿上负重伤,不能走动。危急时刻,梅竹樵把自己的马让给张传道,自己在后面掩护部队,在弹尽负伤、突围无望的情况下,梅竹樵为维护革命者的气节,把最后一颗子弹射向自己,壮烈牺牲,年仅44岁。梅福星1940年9月,江北指挥部参谋长赖传珠前往淮北视察部队,梅福星随同前往。视察后从洪泽湖东南沿蒋坝经三河南下时,梅福星与战士们所乘小船被日寇汽艇追上,且空中有飞机轰炸扫射,梅福星不幸中弹牺牲,年仅15岁。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看着刻着战士形象的浮雕,听着属于他们的故事,我们不禁感慨,为了创造一个机会,为了国家的胜利,多少人用他们的肩膀默默承受,扛起一片天。有人受伤了,有人倒下了,有人牺牲了,可他们前进的步伐却没有停止,他们知道只有不停的前进才会有胜利的希望,才不会辜负战友的牺牲。作为中国人,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感怀先烈祭英魂,苍松翠柏寄哀思。通过此次之行,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如今的太平盛世是用无数烈士的英魂换来的,浸透了亡魂的鲜血,我们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同时铭记这些曾为之努力奋战的英雄们,传承他们为国家、为人民而奋斗的精神。烈士回眸应慰笑,擎旗自有后来人,希望逝者安息,精神永存并将照亮未来为国家奋斗的道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9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