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红色基因,传承弘扬沂蒙精神,8月18日,E路先锋实践团走进沂蒙山,去感受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
8月18日上午,实践团走进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去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革命艰辛历程。顾名思义,该纪念馆为大青山突围站而立,大青山突围战发生于1941年11月,是山东沂蒙抗日根据地军民反击5.3万日军“铁壁合围”大“扫荡”中的一次著名战斗,也是抗日战争时期津浦铁路以东山东敌后战场我方损失最大的一次突围战。走进纪念馆,革命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该纪念馆从“战火”“军民”“展望”三部分向游客们展示了在大青山突围战中革命战士的英勇奋战,舍生忘死,展示了战争时期军民一心,水乳交融的动人篇章……蒙山沂水,将永远铭记英雄的殊功,就以青山作证,护英名永存。
下午,实践团来到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领略独特的沂蒙风土人情,探索革命时期红色革命文化的发展。实践团参观学习了沂蒙风俗馆、沂蒙山小调展馆、大众日报战士印刷所旧址、沂蒙物产馆,深入了解了沂蒙人家、沂蒙历史、沂蒙风俗、沂蒙物产、沂蒙声音、沂蒙精神、沂蒙味道,探索了革命时期红色革命文化的发展。
走进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实践团成员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这首悠远而纯粹的小调:《沂蒙山小调》的前身是1940年由驻沂蒙山区抗大文工团团员李林和阮若珊等人采集创作的《反对黄沙会》,源于沂蒙山区的花鼓调,1953年秋,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副团长李广宗、研究组组长王印泉、乐队队长李锐云重新修改记谱,将原来歌词中的抗日主题,改为歌颂家乡的主题,后面又续加了两段歌词,定名为《沂蒙山小调》,从此沂蒙山小调正式版本诞生。
晚上,实践团成员组织观看纪录片《大青山突围战》,聆听英雄故事,感悟革命精神。那段动荡的岁月已然消逝,但在这和平年代,红色基因依然绵延,红色革命文化仍在传承、弘扬,并且走在不断创新发展的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60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