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民族特色文化,体验民族特色美食。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民族团结实践团于8月10日上午在村长家中学习畲歌。
热心肠的村民们提前一晚准备好歌词单,歌单上写着每一句歌词的意思,以便大家更好的记忆。学习的歌曲是《乌米歌》,歌曲讲诉了畲族的祖先曾经是个将军,但是无法解决温饱没有办法上战场,夫人送乌米饭给将军吃,最终帮助将军打赢战斗,凯旋而归。皇帝十分欢喜,就封每年的三月初三让畲族的女性一同做乌米饭,保佑全族食下身体健康。
由于畲族的方言跟平时讲的普通话相距甚大,起初同学们都很难跟得上,但是经过村民们不厌其烦的教导下,整个队伍最终都学会了这首歌。其中有些队员穿上畲族的传统服饰,大家也都充分感受到了畲族文化的魅力,幸福感油然而生。
午时过后,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民族团结实践团在村民们的带领下,将泡了一早上的米饭筛过水后放入锅中,成员们各分职务,有些队员负责水不够时加水,有些队员们轮流负责加柴,控制火的大小,稳定火势不变。在经过一个多小时后,成果终于展现在大家眼前。
队员们齐心协力将煮熟的米饭运输到打糍粑的石臼中。随后先将炒熟的芝麻放进石臼,用锤子不断敲打磨成细粉,空气中顿时弥漫着芝麻的香味。几个村民帮队员们将米饭到入石臼中,用锤子不断击打米饭,让米饭混合成一团,村民们有模有样的示范也让大家慢慢更好的熟练上手,经过几遍示范,便把锤子递给队员们尝试。男队员们轮流上场,亲身体验到畲族人做传统美食糍粑的过程,此时村民们也被队员们有干劲的锤敲和气势吸引过来,现场变得热闹非凡。
当每个队员都尝试一遍后,糍粑依旧没有达到可以吃的地步,村里的两位老师傅见状随即一个负责用锤子击打,一个负责在击打完后迅速舀起水润湿糍粑,两个人配合有序,动作十分迅速敏捷,势大力猛,现场无一不叹呼,大家都在每一次击打后都爆发出称赞的声音,整个现场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经过两位师傅们的“奋战”后,糍粑终于做好了,几位畲族妇女手脚麻利地将糍粑分成像馒头大小的样子,分给在场的所有人。拿到手上,糍粑热气腾腾,品尝一口后发现,这个糍粑的味道不同于大家平常吃的甜糍粑,糍粑是咸的,这欢乐的制作过程和独特的咸糍粑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随后又开始制作乌米饭,各个队员依旧像之前一样互相配合,在经过两个小时后,乌米饭也成功煮熟,一掀开盖子,一股清香就扑鼻而来。队员们齐心协力将乌米饭倒出来,伴着早上学的《乌米歌》,整个气氛其乐融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60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