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理工学子三下乡:固废利用技术新,田间地头笑颜展

来源: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作者:王雨馨 冉启航

为助力早日达成双碳目标,且在减少农业成本的同时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7月1日西安理工大学减废增“肥”实践队前往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耕,回归本源。综合利用固废资源,变废为“肥”,将肥料还于土壤,提升土壤肥力,减少碳的排放。

图为减废增“肥”实践队集合出发

本次社会实践队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耕,回归本源。

“人勤春来早,田间耕作忙”。从古至今,土壤资源都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为响应国家号召,减废增“肥”实践队前往田间地头,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采集当地的土壤样本,实地考察农田土壤状况,分析土壤成分,向当地农户了解实际耕种中的肥料使用情况,向其宣传双碳理念、固废转化相关技术等知识,并与其探讨农业生产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旨在明确农业生产一线农户的切实需求及农田土壤状况。

图为减废增“肥”实践队走进田间地头

2022年7月1日,西安理工大学减废增“肥”实践队前往杨陵区揉谷镇向当地农户进行走访调研农业固废年产量及有效利用现状,并采集固废利用技术应用的田间土壤样本。实践队成员们向当地农户询问了秸秆的处理方式、平时种植农作物时化肥的使用情况、选择化肥时的功效侧重点、作物年产量是否可观等民生问题,并向农户们宣传了双碳战略。队员们临走时将所采集的田间土壤样本带回,以便于后续进行实验并计算相关参数,便于分析比较。实践队成员们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得出揉谷镇现有固废利用技术应用的效能分析结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后期所得的关键技术成果和固废利用模式革新方案也向杨凌区揉谷镇村民集体组织反馈,并形成一定的科普宣传材料向当地农户推广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

图为减废增“肥”实践队采集土壤样本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不同于理论学习,这其间的差异要切身体会才能感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减废增“肥”实践队成员们认识到将秸秆回收粉碎后,经自然发酵还于农田可作为肥料促进生产。上午10时左右,队员们对村民进行走访调查。通过走访得知如果秸秆只在微生物经自然发酵后就还于土壤,充当肥料,这样的土壤不仅种不出好的农作物,作物产量反而会下降。农户们反馈前些年由于盲目使用化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病害发生、作物产量不增反降,现在最需要的是找到能替代化肥的有机肥。实践队员们将固废转化技术向农户介绍后,大家一致认为这项技术有很大的可行性,替代化肥成为可能。故此,减废增“肥”实践队成员们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将秸秆中含有的纤维类物质和少量的蛋白质利用机械加工粉碎、氨化、氧化、青贮、发酵、酶解等方法复合处理后,发现不仅提高了适口性,还提升了营养价值利用率。将其还于土壤,终于成功替代了化肥,提高了土壤肥力,达到了预期效果。

我国土壤化肥使用量大,但化肥利用率却不理想,现如今化肥仍是耕地养分的主要来源,由此造成的土壤肥力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故固废转化技术仍有大的发展空间。在双碳战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将固废转化技术融入到农业发展,变废为肥,减少了碳排放,助力乡村振兴。从百“废”待举,到“肥”比寻常,利用双碳发展思维,实现了“废”利用、“肥”增效,在解决了环境废料的同时,利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变废为肥,提升土壤肥力,助力绿色发展。本次实践,队员们学习了固废转化利用技术的应用流程、明确农户实际需求、了解真实土壤状况、切身体会到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再次利用对于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更需培养专业素养,关心国民问题,心系远方,以青春正能量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63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少年强国,航天筑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这一伟大号召指引下,中国航天要心怀“国之大者”,朝着建设…… 周子童 烟台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中量大学子赴安吉竹乡,探索“双碳”共富路

为探究“竹林碳汇”如何实现生态、经济并行发展,了解竹产业以何种方式顺应新时代潮流,7月4日,中国计量大学“绿水青山”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以采访的方式,了解并学习…… 泮少杰 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查看全文 >>

稿件代发至国家级媒体获得评选评级优势

精选各类重点媒体、门户网站、流量自媒体 一站包办 何需东奔西走…… 国家级媒体 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竹友中学课外辅导活动

2019年12月5日星期四下午,西南石油大学石工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在竹友中学进行课外辅导活动。下午1点整,志愿者们由南门出发。路途遥远,志愿者们仍热情不减。到达目的地后,志愿者……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校园服扫活动

石工院青志协常规扶扫活动2019年11月28日下午四点半,石工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校南门附近开展常规服扫活动。本次活动共有50余名志愿者参与。天气严寒,但影响不了志愿者们的热诚之心,志愿……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成功开展新都医院志愿服务活动

石工院青志协新都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2019年11月2日上午,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进行了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等候患者进行医院问卷调查马甲…… 张烨苓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禁毒教育,我们在路上

禁毒教育,我们在路上——记石工院青志协军屯小学禁毒宣讲为预防青少年吸毒事件的发生,提高青少年禁毒意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19年6月6日在军屯小学开展禁毒宣讲活……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松鼠AI栗浩洋:AI+教育能把所有人培养成精英

  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成功召开。本届年会期间,AI数据处理、人与AI如何相处等话题引发了众多参会嘉宾的思考。3月27日,在IT 领袖圆桌闭门会议后,环球网财经专访了松鼠……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推进固废利用新技术,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要求,保护性耕作提出将农业生产废弃物(秸秆等)实现再次利用成为当下研究热点,同样也引起了减废增“肥”实践队的强烈反响。为了深入了解农业固废利用技术发展及…
三下乡|科学教育进乡村,共筑乡村教育梦
1、团队简介团队名称:飞飞科普4队实践时间:2022年7月22日实践地点:惠州市惠城区中海生活汇飞飞科普实验室指导老师:詹秀红团队成员:魏婉儿赵雅纯钟慧灵刘芷轩梁晓彬黄小龙调研方向:“疫情之下,云端之上,…
【党建引领管理大提升,服务助力社区焕新颜】
【党建引领管理大提升,服务助力社区焕新颜】曲园学子暑假行:海恒物业着眼于构建深度嵌入的精密组织体系,优化组织架构、强化组织嵌入、畅通组织运转、扩大组织覆盖,建立健全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协商平台…
曲园学子身体力行访农场,探企业盐碱地治理成效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中国耕地短缺问题已成燃眉之急,为解决耕地问题,中国黄河沿岸开始了盐碱地改良治理。为调研黄河流域盐碱治理情况,曲阜师范大学“盐”整待发调研队于6月29日在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农高区一…
曲园学子聚焦企业发展,探究盐碱治理新前景
万物土中生,土壤是人类食物最根本的源头,是农业发展最基础的自然资源。同时,土壤作为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生态系统具有多功能性,对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
【党建引领星级红色物业,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党建引领星级红色物业,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曲园学子暑假行:海恒物业坚持推进“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等组织生活制度,每月定期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老年大学青年行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集体责任意识及爱国情怀,华中农业大学青行志愿实践队队员于2022年7月5日至7月11日期间在华中农业大学内的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开展了“老…
曲园学子循盐碱改良,探可持续发展良策
山东省政府提出要整合全省要素资源,全方位支持推动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新模式,为推动盐碱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农高区贡献。为探究盐碱地…
湖北学子三下乡:恩施乡医齐相聚
党的十九大奏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篇章,2018年,国务院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实施“乡村振兴”伟大战略。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如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卫生条件是当务之…
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精神——社会实践有感
“和平来之不易因为有你们,数十载磨砺刻成无悔的青春,先烈用血与泪铺就的前程,值得我们用余生去感恩。”我们唱着队歌《薪火承梦》,踏上了前往实践地的旅途。恰逢建党101周年之际,在一个热情似火的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