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叶萌)7月16日,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一缕阳光”历史学院“情系桑梓 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文化调研团队在安庆市太湖县蔡畈村开启第二天的调研。社会实践作为引导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哺育,深入了解社会,不断向上发展的重要载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赴太湖田野文化调研团队在实践中紧密贴合“情系桑梓、筑梦振兴”的活动主题,将乡贤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扎扎实实在基层中实践,悟得真道理、练就真本领,为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贡献青春力量。
为有担当多壮志,初心坚守更映红
在蔡畈村的第二天,团队首先采访了一位和蔼的老队长。老队长向团队成员们讲述了蔡家畈过往变迁。建于明清时期的蔡畈古民居建筑群均系为土木结构,至今仍保留了大量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雕刻、盈联、匾额和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其中,建筑等级最高的是殷维甲故居和殷赉臣故居,这两处建筑都属皖南徽派风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蔡家畈享有书香门第的美称。殷氏祖先筚路蓝缕,经过数代人的艰辛奋斗在此定居。老队长称自己祖祖辈辈深扎在这片土地,经历过战争的纷乱,直至当今的和平年代,能身处基层为乡村建设出一份力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惓惓之忱下基层,浓浓关爱暖人心
“正是碰到了现在这么好的社会,政策待遇各方面都大大提升了!”一位身患腿疾的大爷在面对采访人员时这样说道。在交谈中,大爷向团队成员介绍了自己身体状况,他患有严重的腿疾,常年忍受病痛折磨,但好在现今有了医保和国家政策扶持,不用为治疗费用而发愁。大爷还说到现今乡村医疗有了很大的改善,看病更加方便,对于他们这类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来说是极大的便利。大爷乐观开朗的态度深深打动着团队成员,与此同时,调研团队还为大爷送去了慰问品,传达着师大学子的一份关怀。
春风化雨润无声,情满人心镌曙光
调研团队在指引下采访了村里的乡贤——殷阮东老先生,满腹经纶的老先生投身教育事业二十余年,对成员们的到来无比欢迎。爷爷向成员们细细介绍了殷氏的迁徙定居史到现如今蔡家畈的发展状况,介绍了始建于清朝嘉庆七年的殷氏祠堂,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的呈禧公屋等等。对于调研团队来说,老先生的一番介绍有助于团队深入追寻和构建当地的历史。除此之外,老先生的书法更是让人惊叹,尽显书香门第之风采。正如他所说,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学无止境,勤则可达;志存高远,恒亦能成。临别之时,老先生题下“实事求是”四字赠与团队,短短四个字代表着党和国家各项行动的思想基础,凝聚着殷老先生对于当代青年人的殷切期盼。
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调研团队再次来到了上湾村,更深入地了解该村状况。村民们知晓团队的来意之后十分热情,积极配合采访并带着成员们翻阅家谱,讲述村史家族史,丰富成员们的认知储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此次实地调研中,团队成员用踏实的脚步走遍了蔡畈村的每一处角落,以饱满的热情践行此次实践活动的初心和目的,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去,在实践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社会下乡实践活动不只是以真情送温暖的临时性活动,更是以文化润人心的经常性工作。实现城乡携手,守望相助,播撒下的希望种子定能绽放出幸福的花朵,为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增光添彩。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越是深入基层一线,越要注意砥砺担当作为、矢志增强本领。知重负重,久久为功,一定能以实际行动书写下俯仰无愧的许党报国新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64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