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叶萌)摇摇晃晃的大巴车沿着崎岖的山路驶进了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的蔡家畈,我们也开启了赴太湖的田野调研。沿着窄窄的石板路,穿过一道道狭长的小巷,轻抚着斑驳的石墙,岁月的沧桑遗落在蔡畈的每一个角落。在此,我们体会了历史的温度,追忆了传统的足迹,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建言献策,可谓是不虚此行。
自古以来,蔡家畈享有“书香门第、风雅之乡”的美称。蔡畈古民居建于明清时期,是皖西土寨民居中明清建筑的集中典型,也是中国徽派建筑艺术与大别山本土民居相结合的典范,是反映大别山古村落曲折变迁脉络的“活化石”。直到今天,蔡畈村依然保持着几百年传承下来的历史风貌和人文素养。
在田野调研的实践中,我们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会了很多东西,也了解了一些乡村现状。在调研中,我们参访了地方乡贤代表殷携行,殷爷爷通过介绍不同乡贤助力乡村发展的故事,展示出地方乡贤在乡村振兴之路中所起到的作用之深,通过对乡村发展历史的回忆讲述了蔡畈村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我们还采访了村里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殷阮东,在采访过程中,殷老先生反复提及“实事求是”一词。殷老先生解释道:“实事求是,是我们做人必须坚持的,也是我们进行乡村振兴必须要坚持的。”学无止境,勤则可达;志存高远,恒亦能成。“实事求是”,短短四个字代表着党和国家各项行动的思想基础,凝聚着殷老先生对于当代青年人的殷切期盼。在采访结束之际,殷老先生提笔写下“实事求是”四字,将此墨宝赠予调研团队。自古至今,蔡畈人就喜欢书法,喜欢吟诗作对, 设在六龙堂前的赛诗台两旁有对联:“新事旧家书香如故;牧童樵叟墨韵方新。”小小的赛诗台,重重叠叠粘贴着诗,方寸之地却是蔡畈人的心灵家园。农闲时,蔡畈人就聚集在赛诗台前,吟诗作画,童叟都是风雅之士。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做不惧千万事。调研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听不懂的方言、炎热的天气、崎岖的山路等等,像一座座小山压在我们身上,但这些都阻挡不了我们的热情。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很多热情纯朴的村民,队员们听他们讲述了很多独属于蔡家畈的故事。并且用相机与纸笔记录下珍贵的历史记忆。通过与村民们的交谈,我们大致了解了蔡家畈几大姓氏宗族的分布以及宗谱文书现况,收录了大量有价值的文书资料,对于调研过程也有着详实的访谈记录。
社会实践促能进大学生的全而发展,透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基层群众的广泛接触、深人了解和亲切交流中受到真切的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思想得到了升华,社会职责感随之增强。通过这次社会实习我更加坚信:意气风发的我们经历了下乡的洗礼,象牙塔里的我们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年轻的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仍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64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