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入学习李振华先生的无私奉献精神,7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书沂团史,薪火相传”社会实践团赴淄博市沂源县李振华事迹馆开展参观调研活动。
进入事迹馆,映入眼帘的一列标语“洒向学生全是爱”,令人动容。展厅内,实践团成员们依次参观了“情洒沂蒙、爱满天下”,“潜心治学、专家治校”,“生命不息、奉献不止”,“不朽的丰碑、振华精神耀齐鲁”,“殷切关怀”五大主题展示的实物和照片,对展厅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详细了解了李振华老师60多年扎根沂蒙,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人生经历和精神品质。
1953年春天,为了一个梦想,17岁的李振华从千里之外的南京来到偏远落后的沂蒙山;为了坚守这个梦想,他一干就是62年,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大山深处的孩子,把毕生的心血和许水奉献给教育事业。从翩翩少年,到耄耋老人,他始终如一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对待学生,他从工作第一个月起就资助贫困生,累计捐资 96.2万元,资助学生2000余人;对待自己,他连茶都舍不得喝,一辆“大金鹿”自行车骑了46年,一块30元的“钟山”表戴了52年,从来没有穿过西装和皮鞋,一身灰色的中山装洗得泛自了还穿在身上。
四十年星转斗移,四十载风风雨雨,李振华数次放弃调回南京的机会,把一生献给了沂蒙人民,为沂蒙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夕阳无限好,桃李满枝头。在半个多世纪的悠悠岁月里,李振华用瘦弱的身躯,擎起了老区倾颓的教室;用微薄的力量鼓舞了几代贫寒的学子;用拳拳的爱心滋润了无数失学孩子干涸的心田。他一生无惊人骇世之举,却有感天动地的赤诚,他用最宝贵的青春谱写了老区教育的壮美诗篇,实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无悔追求。
做几件奉献的事情不难,难的是用自己的一生去奉献。李振华用他62年如一日的奉献,诠释了教师这一职位的含义。我们学习李振华的事迹,就是学习他那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品质。参观事迹馆,让实践团成员们走进了李振华先生的过去,在未来我们也会以李振华先生为榜样,努力奋斗,争做对国家有用之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64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