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徽州花鼓的娱乐性,营造校园花鼓文化氛围
要促使当代青年了解、发扬花鼓文化,仅仅依赖传承义务的约束性远远不够, 更需要发挥花鼓文化自身的娱乐性,以调动大家接触、了解的热情。发源于乡村生活的花鼓文化本身具有浓烈丰富的娱乐色彩,由于其喜剧性、积极性与观赏性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在战乱、艰苦的年代才得以传承与发展。历史上就曾有“千班锣鼓百班灯”的盛况,也有“花鼓灯一响,粑粑贴墙上”的描述,足以见得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因此,作为安徽省学校,都应该将花鼓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如举办与花鼓灯相关的知识竞赛、组织“安徽省花鼓灯进校园”活动或激励学生创办花鼓灯社团。通过校园花鼓文化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徽州花鼓的娱乐性与吸引力,在享受非遗文化乐趣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内心注入文化基因,构成个性里的文化自信,进而推动花鼓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家庭中文化教育氛围无疑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推进花鼓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家长不仅要意识到传统戏曲的艺术性,更要发掘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在中国坎坷的历史进程中,花鼓灯的诞生与流传正体现了中国广大人民乐观积极的生活意志与在艰苦生活中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一方面,花鼓文化中蕴含的体育元素彰显着爱国主义风尚与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人勇敢顽强、刚毅进取的优良品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党的体育强国建设;另一方面,花鼓灯热情奔放、积极活泼的舞台效果也反映了乐观阳光的正能量教育,在当今时代,能很好地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因此,花鼓灯中阳光教育与激励教育正是应该被挖掘发扬的内在意义,作为家长,引导孩子观赏传统艺术的同时,应该在家庭生活中融入传统文化背后的思想内涵,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热情,将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根植于青少年的心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65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