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光影致英雄——学习抗美援朝精神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 作者:高雯

2022年7月13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豫建党史”实践队开展线上观影活动,观看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学习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观影结束后,实践队员们讨论出以下几点英雄精神:

一、“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面对挑衅,绝不退缩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美国政府把战火引向中朝边境,妄图将战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力往狂澜,以非凡的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面对侵略者陈兵国门、扼杀新中国的图谋,中国人民别无选择。

二、“枪ロ永远不要对着自己人。”——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影片中伍千里对伍万里说:“枪ロ永远不要对着自己人。”回顾百年党史,我们不难发现,团结是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不断胜利的重要保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只用了三个月就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让整个社会恢复朝气蓬勃。党在高效指挥,人民在团结配合,这是我们在艰难岁月里学会的本领,也是在乘风破浪中养成的习惯。

三、“面对有如此决心的敌人,我们永远无法战胜他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影片的最后让人潸然泪下:一排排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革命烈士向全世界展示了誓死不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正如电影中美军首领所说:“面对如此有决心的敌人,我们永远无法打败他们”。

71年后,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顺利归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长津湖浴血奋战,落下生命最后的一幕。从“待我回家”到“带我回家”,历时71年。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辈更当自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斗终身。

负责人联系方式:建筑学院高雯-18739176935-131596593

指导老师:刘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66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红色”点亮“社区”
物业管理一直以来面临着不少问题:物业管理工作涉及规划、建设、城管、消防、治安等多个职能部门,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没有形成联合执法、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由于物业管理体制不到位…
建筑学院“小青松”教育关爱实践队:花绘世界精彩,心向梦想未来
为响应国家“七彩假期”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2022年7月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青松”——河南省教育关爱服务团实践队展开以“花绘世界精彩,心向梦想未来”为主题的绘画教育活动,以此…
凝聚党心,服务业主,红色探索
#团团·行##2022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下的三下乡##青春三下乡##2022暑期社会实践#【党建引领促服务,“红色物业”暖人心】—曲阜师范大学红管先锋队社区是市民群众生活的基本场所,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
建筑学院“小青松”教育关爱实践队:多彩的生命,小朋友们在这里和你们招手
秉持着“保护环境,爱护生命”的教育理念,为坚持贯彻绿色发展观念,让爱护环境的文明之风吹遍儿童群体,2022年7月6日,小青松实践队于宜阳县沙坡小学开展主题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物多样性宣传学习活…
老底子——木工学习之旅
老底子——木工学习之旅杭州长乐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创办于1998年,是经杭州市教育局批准建立起来的一所集生态教育、科普教育、国防教育、法治教育、劳动实践、素质拓展、员工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素质教育实践…
艰苦奋斗,矢志报国——记退伍老兵王友生工作事迹
王友生,1944年生,湖北省枣阳市人,中共党员,1963年至1969年在部队工作。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8700部队,是一名大西南铁道兵,任排长,有“优秀共产党员”,连续五年的“五好战士”等荣誉。由于在开山炸隧道过…
建筑学院“小青松”教育关爱实践队:传递拳拳乡心,启迪多彩人生
秉持“关爱儿童,传递爱心”的团队理念,为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开展“三支一扶”的方针政策,2022年7月4日,实践队于洛阳市宜阳县沙坡小学开展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史学习和团队成员家乡介绍活动,…
曲园学子三下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文化遗产
东阿阿胶的制作技艺于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为探寻山东省东阿阿胶文化,了解东阿阿胶技艺的发展历史,感悟非遗文化…
红色纪念馆参观之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参观
一、参观陵园,缅怀先烈7月15号,我去到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参观。早上出门时太阳高照,来到烈士陵园门口,大雨却突然倾盆而下,雷声震耳欲聋,为陵园平添了一份悲壮。雨水落在高温的地板上,又被蒸起,仿佛烈…
建筑学院“小青松”教育关爱实践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为期七天的教育关爱服务活动于2022年7月8日在洛阳市宜阳县沙坡小学圆满结束,建筑学院“小青松”实践队主要对“心心相印,手手相连”主题活动进行总结,重点围绕“七彩假期”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