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体悟山东革命,赓续传承沂蒙精神,2022年8月18日,山东理工大学“E路先锋”实践团来到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进行参观学习。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最具代表性的两首中国民歌,一首是歌唱江南风情的《茉莉花》,另一首就是《沂蒙山小调》。这支歌正是诞生于这片红色革命的热土,在抗日的战火中成长,最终脱胎为蜚声海内外的经典旋律。《沂蒙山小调》作为最能代表山东的一首歌曲,深植于齐鲁大地,它凝聚了军民的斗争信念,又汇聚了沂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简单的旋律背后传颂的是艰苦奋斗、朴实无华的沂蒙精神。1940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长袁成隆组织团员李林、阮若珊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上白石屋村创作了享誉国内外的《沂蒙山小调》。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1999年,费县县委、县政府在《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建立了纪念碑、纪念亭,记载了《沂蒙山小调》诞生的过程,以及现今流传的《沂蒙山小调》词曲及作者,以启后人,永志不忘。
当晚,实践团成员组织观看纪录片《大青山突围战》。“北有平型关,南有大青山。”回顾这场山东最悲壮的突围战,队员们触动又感慨,更加体悟到先烈矢志不灭的遗愿和追求,用鲜血铸就的民族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66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