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泉州8月15日电(通讯员 陈耿坤)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试点。在此背景下,全国各省市积极推出相关政策,鼓励农村地区进行低碳化建设发展,并组织创建零碳乡村试点名单,初步进行低碳化乡村建设的实践。
7月30日,为积极探索农村减排之路,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华东地区低碳化乡村建设调研”小队以皖浙为例,接连前往湖州市长兴县夹浦镇、湖州市安吉县余村、合肥市大圩生态农业景区进行为期6天的调研之旅。
(图为纺织厂管理人员为调研团队成员介绍厂内纺织业务 张志涵 摄)
7月31日上午,团队成员到达夹浦镇,当出租车师傅给我们带到镇上的一个纺织园区时,耳边就传来“咔嚓、咔嚓”的纺织机运作声。下车后,成员循声走向一家最近的纺织工厂,眼前是一派繁忙景象,在一楼的厂房里,50台自动织机全速运转,在厂房门口,叉车、运输机来来往往,一摞摞刚织造下线的白坯布被打包装上货车,运往下一个加工目的地。随后,在一位纺织厂工作人员休息之余,团队成员上前与其进行访谈。从该工作人员的口述中,成员了解到夹浦镇的纺织园区是政府出于环境保护等方面牵头建成的,在此之前,夹浦镇纺织生产还是以村民个体户为单位,10个行政村共散落式分布织机4万多台,家庭织机户达1500多户。而各家各户的单干,不仅导致纺织产量效率低下,纺织污水的任意排放更是加重了环境污染。而现在纺织园区的建成,流水线式的生产极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统一的污水处理也使环境有了改善,对纺织工人来说,家庭织机入园区也大大减少了噪声污染。在参观了几座纺织厂房后,团队成员又把访谈对象放到村民上来,走在夹浦镇的街上,团队成员随机走访了多户人家进行访谈,从村民的口述中了解到他们对纺织园区的建成非常满意。若是问起“您知道夹浦镇的低碳发展政策吗?”大部分村民还是不明所以,但你要是问,夹浦镇的环保做得怎么样啊,每个村民都会自豪的说,我们夹浦镇的环保做得很好哩!从这更加说明了夹浦镇纺织业“化散为整”的转型方式大有可为!
(图为团队成员到达余村进行调研 陈琪 摄)
8月1日上午,团队成员到达余村,进入余村不远,就看见一座石碑,上面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沿着主路继续往前走,左手边是一片片绿油油的农作物,右手边是一排排错落有序的房屋,团队成员不禁感叹:不愧是全国生态文明样板村!随后,团队成员对沿途的村民游客进行了访谈,在问到游客为什么选择来余村旅游,他们脱口而出的就是这边环境很好,周围都是绿植,街道干净房屋整洁;而在与余村村民的访谈中团队成员则更加清楚的了解到余村的前生今世。在上个世纪末,余村大力发展“石头”经济,开山采矿,烧石灰做水泥,成了安吉县有名的富裕村,然而,开山采矿使得余村的环境满目疮痍。2002年起,余村人响应“生态省”“生态县”的号召,毅然“壮士断腕”关停矿山、水泥厂。关停矿山后,余村大部分村民失去了就业场所,村集体收入面临断崖式下降,何去何从,余村人陷入了一片迷茫。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余村调研时,听到余村下决心关停矿山、发展休闲经济的做法时,给予了高度肯定,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如今,余村坚持生态立村强村富村 ,十余年的努力使得余村恢复了往日的光彩,绿水青山再度呈现在余村人面前,余村成为了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典范。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余村矿山遗址 陈琪 摄)
8月3日上午,团队成员来到了大圩镇,进入了大圩生态农业景区。景区内各产业区规划井然有序,成员随机走向一处大棚,询问其管理人员,她介绍说,在大圩生态农业区内有多家现代化农业庄园,各个园区的农作物均采用智能化科技管理。随后在园区人员的允许下,团队成员对该大棚区进行的简单的参观。大圩生态农业区是智慧农业的科研示范基地,在园区重点打造智慧农业,在实践应用中,可以达到了节水、减肥、省人工的目标,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又避免过度施肥引起的土壤板结和次生盐碱化,减少污染,既生态又环保,通过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肥一体化应用,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团队成员在火龙果大棚区查看火龙果长势 陈耿坤 摄)
乡村振兴的发展离不开千万人的艰苦奋斗,农村减排之路仍任重道远,团队成员们通过这次实践调研,亲身感受了试点地区的低碳化建设现状和不同的发展方向。相信这次调研对团队每个成员都有所收获,也为团队“乡村振兴”与“双碳”目标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提供了实例和思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66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