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大学子喜迎二十大:传承红色文化,续写百年风华

来源:安徽大学中文系 作者:朱子彦

中国青年网芜湖820日电(通讯员 朱子彦)2022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暨新四军成立85周年,为迎接二十大的召开,响应新时代主旋律号召,安徽大学法学院何骏、文学院朱子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喆、外语学院张瑞、经济学院丁悦组成了“承梦星火”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团队决定以“继往昔英烈英魂,承万世红色精神”为主题。7月17日到7月22日,“承梦星火”团队在成员家乡——安徽省无为市开展实践活动,探究家乡红色旅游基地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为红色文化和新四军精神的传承出谋划策。

实地调研,红色文化薪火相传。无为历史悠久,底蕴厚重,曾为马蹄萧萧,战火纷飞,兵家必争之地;也曾为硝烟漫漫,红星闪闪,新四军第七师成立之地。因此可以说无为市拥有着十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实践伊始,“承梦星火”团队便走进了新四军七师纪念馆,瞻仰了曾希圣、张鼎丞、谭希林、傅秋涛将军的雕像,参观了“皖江抗日起怒潮”、“血泊中诞生的新四军第七师”、“第七师健儿驰骋皖江”、“永远的丰碑”等八个展厅。展厅内,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斑驳的历史文物,都生动地再现了抗战时期革命先辈英勇顽强的斗争史,其中对一些生动的战斗场景的还原也让团队成员们感受到抗日战争的残酷和先辈们的牺牲。毛主席说过“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正是因为英烈们不怕牺牲,不畏流血,英勇顽强地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人民现在的美好幸福生活。让团队成员记忆犹新的是,7月19日,小队在新四军七师纪念馆采访兰解说员“对解说员这份工作的看法”,解说员诚恳地告诉成员们:之前她认为这份工作只是机械性地向游客重复解说词而已,但是在一次次的讲述过程中,她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将革命故事和先烈事迹讲给更多的青少年听,将这根精神火炬永远地传递下去,就是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团队成员听完以后,对兰解说员肃然起敬。先烈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换来了现在的中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从他们手中接过旗帜,大力传承红色文化和新四军精神,让革命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发放问卷,红色文化走进大众。除了进行实地的调研之外,“承梦星火”团队还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丰富调研成果。七月的无为天气闷热,但是团队成员的热情却并未因此减弱。一方面,团队在无为市西大街发放纸质问卷,随机抽取路人填写;另一方面,团队通过QQ、微信等社交媒体宣传电子问卷,号召大家积极填写。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承梦星火”团队较为完善的调查了大家对于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经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团队成员发现,大家对红色文化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大多停留在了了解浅层知识的阶段;而且,市民们主动去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的次数还是比较少的。因此,这既需要政府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也需要市民个人增加对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同时,市民们认为当前对于红色文化的宣传还有不足的地方。对此,队员们经过细致讨论,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例如举办红色文化艺术节、清明节祭扫活动,模拟“铁军毅行”活动等。问卷所体现出的情况,某种意义上反映出当下人民对于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能为无为市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基地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面对面访谈,发现红色旅游基地发展中的问题。7月18日,“承梦星火”团队来到海云村村委会,并在门口遇到了刚从外面办事回来的主任,他衣衫湿透,脸上却挂着和蔼的笑容。团队成员上前自我介绍并询问能否请教几个简单的问题。主任欣然应允,并把团队成员带到了会议室。在会议室里,团队就调研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采访。团队成员了解到,海云村目前在筹划的项目有“七师记忆”(复原大江碑、造碑厂和兵工厂等建筑),建设蒋海云烈士故居等。但目前还存在着土地指标问题难以解决,导致建设工作陷入瓶颈期。在经济效益方面,海云村的基础设施仍不完善,交通不便,每天从无为至新四军七师纪念馆只有一趟公交班车;在文化效益方面,海云村还存在着缺乏特色的文旅产品,游客的消费欲望较低,文化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较低等问题。而且,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原本应当是旅游旺季的暑假,游客却相当稀少,甚至出现空无一人的尴尬场面。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深刻认识到,要想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和投资的力度,让红色文化在人民群众内心落地生根。

六天的调研转瞬即逝,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承梦星火”团队精诚合作,团结互助,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更重要的是,这次的暑期实践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锻炼了队员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对队员们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传承红色文化,续写百年风华,任重而道远。希望“承梦星火”团队的点滴努力,能够让历史中的红色文化基因活起来,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66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驿站爱心服务,共倡核心价值

“爱在红柽柳,原为黄河口。“本次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跟随服务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恒瑞文化广场爱心驿站的红柽柳志愿团队进行服务市民、维护驿站等志愿工作。活动当天一早,实践……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寻迹黄河畔,传承革命心

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走进山东省东营市黄河文化馆,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参观学习实践活动。东营市黄河文化……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社区志愿除旧貌,清扫卫生换新颜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社区居民忙于工作,忽视了身边环境的维护,而社区服务中心的图书角作为……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新春进乡镇,平安过大年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春节是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回家则是中国人心中割舍不下的情感。新春佳节临近,大集上更是展现出浓浓的年味。为宣传新春防诈骗安全知识,品味传统……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青年助力图书兴, 热血飞扬育文明

早在公元前3000年时,巴比伦的神庙中就收藏有刻在胶泥板上的各类记载。这也许是图书馆的雏形。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它教育人博闻强识,里面的知识浩如烟海。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聂琛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小区环境清,居民心安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但近年来,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准的提升,小区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乱扔垃圾、侵占绿化带、卫…… 曲阜师范大学鲁韵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精神,共筑书香梦想

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为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的号召,决定开展一系列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聂琛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曲师学子暑假社会实践:参与服务禁毒仪式

为了营造健康、无毒的社会环境,促进加强毒品预防与教育工作,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于2024年7月28日走进东营市东营区禁毒服务队进行志愿服务工作。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 聂琛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粮速运:智能化技术助力粮食运输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

驿站爱心服务,共倡核心价值

“爱在红柽柳,原为黄河口。“本次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跟随服务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恒瑞文化广场爱心驿站的红柽柳志愿…

寻迹黄河畔,传承革命心

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走进山东省东营市黄河文化…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华侨文化,领略交流魅力

2月5日,“承古韵遗风,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踏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之旅,深度领略华侨…

南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开展 “全民普法在行动,法治观念入人心”

本网讯(通讯员李畅/文李长迪/图)为进一步增强学生法治意识,营造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校园氛围,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于…

最新发布

滁院学子三下乡:探寻三河古镇建筑类非遗传承与保护利用之旅
6月19日~21日,赴合肥市三河古镇建筑类非遗传承与保护利用调研小分队来到三河古镇,开展“保护利用古镇建筑,合理开发古镇村落”为主题的调研活动,了解三河古镇的文化特色,为三河古镇建设与持续性发展提出…
重游红色圣地,振兴美丽乡村
2022年是我国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深入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体会革命精神、感受红色文化带领下乡村的发展变化,激发青年学子的“三农”情怀,河南城建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工…
深入企业调研,促进校企合作——西科学子参观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交流与合作,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师生组成的2022年暑期大学生赴陕西发展成就观察实践团于8月17日前往字节跳动…
走进红色基地,收获社会经验
2022年7月17日到7月22日,安徽大学“承梦星火”团队在安徽省无为市开展了为期六天的线下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开阔了的视野,增加了我们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使我们对生活、对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纸上得…
湖畔觅寻自然色,书隙赓续中华魂
为深入了解家乡生态与文化事业发展,培育对家乡、祖国不断进步的自豪感,体会国家发展成就,7月21日会计学院“寻迹新时代,独秀家国行”实践团于龙湖广场、濮阳市图书馆进行实践活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艺响泉城”社会实践队开展“多彩非遗进社区,文化传承润民心” 培育传统文化学习团队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社区居民拥有更多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与,促进社区传统文化持续化、长久化发展,7月15日开始,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艺响泉城”社会实践队积极与校外社区联系,培养了一…
访企拓岗促就业,校企合作求共赢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变革以及“后疫情时代”的来临,面对每年逾千万的应届毕业生,学生就业成为高校亟需应对的焦点问题。如今的社会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心理素质、理论知识、学习能力都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为…
西科学子三下乡:深入企业探访,增强实践能力
西科学子三下乡:深入企业探访,增强实践能力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企业的了解程度,2022年8月18日西安科技大学“喜迎二十大迈向新征程…
弘扬红色地名 传承红色文化——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
弘扬红色地名传承红色文化——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编者按】地名是历史的继承,叩问地名红色记忆,讲好地名故事,为的是记住来时的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之际,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按照“传承红色基…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红色力量
为响应党的号召,学好百年党史,讲好党史故事,继承并发扬红色革命精神。2022年7月中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红色火把照亮壮乡团队来到广西百色市百色起义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了解那段战火纷飞的红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