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滁院学子三下乡:探寻三河古镇建筑类非遗传承与保护利用之旅

来源:滁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年晶晶

6月19日~21日,赴合肥市三河古镇建筑类非遗传承与保护利用调研小分队来到三河古镇,开展“保护利用古镇建筑,合理开发古镇村落”为主题的调研活动,了解三河古镇的文化特色,为三河古镇建设与持续性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亲赴三河古镇,感受古风古韵

三河古镇是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河古镇大多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一条主河道,两边是店铺和房屋。街道沿河两岸曲折伸展,总长约3公里。房屋多为明、清建筑,街心铺青石板,古朴雅致,但较狭窄。街区内的文物、古建筑、古街道等历史遗存是研究三河发展史、皖中建筑史的实物资料。

走在街上,人们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一色的徽派建筑风格,白色的码头墙,小青瓦覆盖的双坡屋顶。梁檩椽柱雕花彩绘,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悬挂于门楣上的八角玲珑的挂灯,深幽的一人巷长满的青苔,无不透溢浓郁的古风神韵,让人身临其境。

参观历史景点,探寻其保护和利用详情

实践团成员依次参观了三河古镇里面的刘同兴隆庄、董寅初纪念馆、望月阁、民俗馆、万年台等有名的景点,在实地调研中了解三河古镇的发展历程,探寻其保护和利用详情。

团队成员在安徽第一民俗馆参观了一所独具皖中明清建筑风格的两层木质小楼,政府将整个徽文化资源中的民俗文化物品结合并保护起来,一千多件原来遗落在民间的古代民俗用品在这里更加深入地挖掘,更加细致地打造,保护起来,一一陈列。一一细数这些民俗传统文化物品的产生与发展,好比是一部记录古代徽文化的“民俗志”,是一块块刻满远古信息的“活化石”,是一颗颗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

民俗园中的一位讲解员说:“这些民俗用品囊括了农业、渔业、纺织、陶瓷以及吃住行等生活生产方面百类实物。虽然有的已经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但是当地政府依旧保护得很得当,对所有的文物保护点实行挂牌保护,严禁任何可能有损古建筑保护与管理的工程实施。并且在重要的文物保护点设置具有警醒意义的保护标志,提醒居民和游客,共同保护古建筑,防止有损文物的行为发生。”

实地走访调研,真切感受古镇开发与保护现状

实践团队成员主要以调查问卷、采访咨询等方式,对游玩过程中休息的游客进行简单的交涉,同时进入三河当地的居住区以及景点附近的商铺,和当地居民、商铺主人深入交流,发放百余张问卷,广泛收集来自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众看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初步结果,成员们了解得到当地居民及游客对于政府保护三河古镇的开发政策持有支持和看好的积极态度,并且愿意为三河古镇古建筑的保护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当地米酒店家向我们队员说,近几年政府为了三河古镇的保护与管理取得实效,将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真正落到实处,制定相关保护条例,采取全面保护与分区保护相结合的措施。并且以三河古镇居民推选成代表组成文保协会,实行监督核心保护区的管理、保护与修复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商解决,形成良好的保护与发展机制。希望以后当地政府会继续坚持保护与挖掘文化相结合,让本地的经济得以快速增长。

平衡开发与保护关系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经过几天的实地调研与走访,团队成员们对三河古镇发展过程的保护与开发有了初步的了解。政府不仅仅单纯的对三河古镇进行保护,更重要的是将保护利用与适当商业开发同步进行,旅游发展成了古镇的开发之路上的主力军。

但是,目前处于成熟发展期的三河古镇主要问题就有“商业化气氛较浓”,突出表现在“商铺林立,自然风景区呈现城市化倾向”。旅游者进入古镇区,扑面而来的就是浓浓的商业气息,而后才是水乡风貌。旅游业大面积发展的地区,在从中获利的同时,也承受了其带来的不便,例如大量的游客、车辆的进入造成的交通阻塞;商业的喧嚣,使更多的年轻人口向外迁移等问题。

在实际的三河古镇发展中,如何更好地平衡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是实现古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发展可持续旅游,促进经济增长,以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为目标,以“小桥流水人家,水乡古镇特色,三产旅游兴镇”为发展战略,充分挖掘三河历史文化名镇的丰富内涵,有效整合资源,加大保护与建设的力度,将古建筑文物保护与城镇建设、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在一起。

三河古镇集南北之所长,留下了千年历史走过的印记,内有着古巷、古街、古桥、古城墙等特色建筑。所以说,三河古镇的开发要进行准确的规划、协调,根据三河古镇的特点,大力发展有地方韵味。只有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上的开发与保护,才能最大化地展现三河古镇的魅力,发挥古镇特色,并且实现长期的、健康的、稳定的发展。

此次活动我们小组成员依托三河古镇古建筑资源,重走英雄足迹、追溯红色记忆、体悟历史文化等多种形式活动,亲身感受三河古镇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之路,以更真切地感受古镇开发与保护现状,探讨古镇开发方式及可持续的发展。让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以实际行动去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实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66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让艺术之花开满校园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4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小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激发其对美学艺术的热爱从而增强对中华美学文化、历史的高度欣赏与认同,7月24日上午8时30分,“缘梦”……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进学生家庭,走入孩子心灵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3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给予孩子更高质量教育与陪伴,7月23日“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壮楚天浩气,树健体新风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1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其坚定的意志力及团队合作精神,7月21日上午8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开展“趣味运……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0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7月20日下午14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传承手工艺术,放飞指尖梦想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9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断激发其创造“美”的高度热情,7月19日上午9时“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积极组织并开展了“一起……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文明志愿情,奉献我先行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8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7月18日下午15时“缘梦”志愿服务队……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习实践,劳动创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总和育人价值。故,为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使其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用脚步丈量崇阳,持赤诚以敬先贤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深入了解崇阳文化发展史,感受当地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及其独特文化魅力,“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在得到当地部门的鼎力支持之下,于7月15日开展了“……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传承革命之火,体会革命精神
为感悟红色历史,体会先烈们的英雄气概,在暑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烁日队队员前往山东省多个红色革命景观参观学习并录制讲解视频,上传到各大视频平台,为大众介绍红色景观,讲述对红色历史的理解,开…
赓续红色血脉,助力乡村振兴 ——建筑学院“筑梦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
近年来,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把红色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修缮扶沟县烈士陵园,激活红色乡村活力。“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实践队队员为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对乡村振兴的作用,于2022…
农家飘书香,共圆振兴梦 ——建筑学院“筑梦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
随着乡村日益发展,文化教育日渐受到重视,积极建设书香乡村也成为新时代新乡村的需要。为宣传书香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实践队队员于2022年7月7日…
立足红色景点,助力乡村振兴 ——建筑学院“筑梦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
促特色旅游,助乡村发展,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实践队队员于2022年7月2日来到了河南省周口市的吉鸿昌将军纪念馆进行实地调研,队员在馆内了解吉鸿昌…
重游红色圣地,振兴美丽乡村
2022年是我国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深入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体会革命精神、感受红色文化带领下乡村的发展变化,激发青年学子的“三农”情怀,河南城建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工…
深入企业调研,促进校企合作——西科学子参观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交流与合作,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师生组成的2022年暑期大学生赴陕西发展成就观察实践团于8月17日前往字节跳动…
走进红色基地,收获社会经验
2022年7月17日到7月22日,安徽大学“承梦星火”团队在安徽省无为市开展了为期六天的线下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开阔了的视野,增加了我们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使我们对生活、对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纸上得…
安大学子喜迎二十大:传承红色文化,续写百年风华
中国青年网芜湖8月20日电(通讯员朱子彦)2022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暨新四军成立85周年,为迎接二十大的召开,响应新时代主旋律号召,安徽大学法学院何骏、文学院朱子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喆、外语学院…
湖畔觅寻自然色,书隙赓续中华魂
为深入了解家乡生态与文化事业发展,培育对家乡、祖国不断进步的自豪感,体会国家发展成就,7月21日会计学院“寻迹新时代,独秀家国行”实践团于龙湖广场、濮阳市图书馆进行实践活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艺响泉城”社会实践队开展“多彩非遗进社区,文化传承润民心” 培育传统文化学习团队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社区居民拥有更多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与,促进社区传统文化持续化、长久化发展,7月15日开始,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艺响泉城”社会实践队积极与校外社区联系,培养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