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师学子继非遗 相聚云端诉彩灯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梁可莹

华南师范大学粤灯溢彩队佛山8月18日电(通讯员梁可莹)佛山,这座千年古城作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拥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数皆位于全省第三,而佛山彩灯不仅是中国民间彩灯的重要代表,还是岭南民间艺术的奇葩,也是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粤灯溢彩实践队以“顺发新芽展风采,以美育德树英才”为主题开展线上非遗实践教育活动。粤灯溢彩实践队的支教组成员王卓宁的佛山本土非遗文化的线上宣讲课堂,通过向顺峰初级中学的学生展示丰富详实的图片资料和实践队员对佛山彩灯工作室的采访记录,为佛山本土传统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

乘时代之风,传非遗基因。粤灯溢彩实践队以佛山本土非遗文化的继承创新为基点,依托佛山彩灯这颗非遗明珠,为顺峰初级中学的学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非遗实践教育课。宣讲人王卓宁娓娓道来佛山岭南古城蕴含的非遗文化历史资源,从佛山彩灯的历史渊源、制作过程、门类种别三大逻辑出发,讲述佛山彩灯在数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兴起、鼎盛、衰落、新生、挫折与复兴的阶段。

在现当代社会中,随着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亚文化不断涌现,各式各样的现代文化现象令人眼花缭乱,佛山彩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佛山彩灯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面临举步维艰的窘境。2008年,佛山彩灯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由此可见,在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中华文化方面,中国的态度与立场一直是积极的、坚定的,政府、民间组织等相关单位也为此做了不懈的努力。然而,仅凭政府扶持和民间少数企业的支持对彩灯文化单位起到的激励效用是有限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佛山彩灯民间艺术家缺乏互联网技术支撑,缺乏传播活力和“原生造血”功能,文化品牌效应缺失,对外宣传效果不佳;二是彩灯企业过度依赖政府补助纾困,民俗生态断裂、受众单一,赖以依存的土壤逐步丧失。

扎制技艺是佛山彩灯最具特色之处,也是佛山彩灯最需保护和继承的非遗文化内容。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佛山彩灯扎制技艺经过数十年的传承与发展,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重重困难。不少扎制工艺大师已辞世,而在世的第三、第四代的传人也已在五六十岁以上,由此看来,佛山彩灯正面临失传困境,需要更创新的手段、更多的力量弘扬彩灯文化,扎制技艺的传承重任无疑落在了年轻一辈的身上。粤灯溢彩实践队针对该状况,建设性地提出了三条保护与继承路径,主张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三方协同,探索新时代佛山彩灯可持续发展的非遗文化道路。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粤灯溢彩实践队开展佛山本土非遗文化云端宣讲目的是为了走进非遗文化,畅游彩灯之路。粤灯溢彩实践队的队长曾多次表示,佛山彩灯是难能宝贵的非遗文化历史印记,是佛山老一辈人民馈赠给当代青年人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粤灯溢彩实践队的云端宣讲,希望当代学生能对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传承现状有基本的认识与了解,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探寻精神文化之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70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淮师大学子三下乡:“爱心走进敬老院,志愿服务暖人心”活动报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积极践行。8月1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爱心…
2022年湖师生科院万物生长实践队成功开展社区摆点调研活动
【湖北师范大学8月18日讯】(通讯员:饶彩婷)导语:2022年6月15日,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万物生长实践队全体成员于黄石港区四季花城小区以“四进社区摆点”和“社会实践调研”两种形式顺利开展暑期社会实…
弘扬野生动植物保护法: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湖北师范大学8月18日讯】(通讯员:彭楚)导语:自中华穿山甲1990年起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中,表示任何从野外捕猎的商用用途均被禁止,为了积极相应国际号召,将条约落实于行动中去,202…
保护野生动植物,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湖北师范大学8月18日讯】(通讯员:梅雨莎)导语:由于近两年的疫情形势严峻,人们开始逐渐关注动植物保护法和相关的生物法律条例。时隔二十年,中国动保法和三有名录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更新,而这也带来了…
三下乡:参与志愿服务,贯彻专业知识
7月14日,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书沂团史,薪火相传”社会实践团在负责人曲琛的带领下赴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城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参观学习。7月12日上午,实践团成员在区党建服务中心负责人的带领下,参与志…
关于黄石市民众了解生态条例程度的探索
【湖北师范大学8月18日讯】(通讯员:马莉娅)导语: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万物生长实践队暑假期间以“四进社区摆点”和“社会实践调研”两种形式开展在黄石市范围内展开公众对黄石市生态环境及相关法律…
“壮大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安财学子走访调研安徽固镇县曹老集镇葡萄产业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助力乡村振兴,必须持续聚焦产业扶贫,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培育和壮大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依…
“书沂团史,薪火相传”实践团赴城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书沂团史,薪火相传”实践团赴城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参观调研为加强实践团成员的党性教育,强化宗旨意识,激发工作积极性,牢固树立“忠诚务实,诚信担当,包容创新,共建共享”的价值观,了解沂源县当地社…
关于黄石市居民对生态环境与相关法律了解的调查
【湖北师范大学8月18日讯】(通讯员:刘雨溦)导语:2022年6月15日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万物生长实践队在黄石本地就黄石市市民对当地生态环境与相关法律了解进行调查。正文:6月7日召开万物生长实践队队员见…
山东大学“行而不辍”硕博服务团开展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威海精致城市建设路线学习实践活
山东大学“行而不辍”硕博服务团开展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威海精致城市建设路线学习实践活动为探索威海精致城市建设方案,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威海地区的考察足迹和指示精神,7月1日至28日,山东大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