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老人的机构养老意愿较低
通过对刘山村、澄心村、桃园村的走访调研,我们发现即便作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村庄的老人的机构养老意愿仍旧较低。在调研过程中不少老年人认为,只有五保户才进养老院,进了养老院等于宣告自己无儿女或者儿孙不孝,是个失败者。还有一些老年人认为即便自己的家庭条件再艰苦也不会去养老院,在他们看来养老院就是“等死院”。通过访谈和问卷调研结果研究,我们发现即便部分老人本身对养老机构并不排斥,但由于子女和亲戚的反对,最终依旧放弃了机构养老这一选择。
(二)城乡养老服务发展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走的是一条“重城市、轻农村”的路子。这与中国老龄化发展呈现出的城乡倒置现象(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大相径庭。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我们在实地调研中也参观了刘山村、澄心村和桃园村的部分养老机构和养老设施。随后我们发现,无论是当地养老机构的总体数量,还是养老床位和养老设施,都与城市的养老服务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总体而言,当前农村养老服务提供的主体是公办的养老机构,但这些养老机构很多建设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初的建设成本低,且后期的维修投入又相对有限,导致其设备陈旧,难以像城市新建的养老机构一样为老人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三)农村医养结合面临实践困难
在数字乡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具有农村社区特色,农村老年人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寻医问药等方面具有乡土特征,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供给方式逐渐在广大农村社区得到推广。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医养结合面临很多困难。
在调研过程中,当地表示医院以及诊所表示现在大家都普遍存在着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与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热情程度并不是很高,因此,实践中,更多的表现形式是: 农村养老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合作,养老机构内设服务站或医疗室,由卫生院定期派医生去敬老院进行诊疗,但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养老机构内老人看病、吃药和报销问题。
除了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以外,居家养老的老人也在获得医疗服务方面存在很大困难,主要体现在他们就医通常需要子女陪伴,而在我们的实地调研中大多数居家养老的老人子女并不在他们的身边,另外对于身体不适的老人来说,交通也是限制他们去看病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对那些家庭位置较偏的老人。这些因素都导致老年人不愿意去医院看病,对上门医疗有比较大的需求。
总之,医养结合的困境主要来自医疗服务的供给受限。对于医院来说,老年人比之于青壮年,虽然在患者人数上占优势,但是通常较少使用收费高的手术、检查等项目,服务内容多是慢性病的控制,因此不是优质的病人资源,医院通常不会把服务老年人放在优先位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71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