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最美乡村教师”心得体会
□卢 蓉(城市与环境学院2102班)
在今年,我加入了湖北师范大学第二期师范生勤敏训练营,成为大家庭的一员。在暑假,我们训练营的营员回到自己的家乡,寻访家乡的最美乡村教师。
最美乡村教师都有美好的理想,那就是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守护乡村教育的基石。我们中国的学生需要优秀的教师,需要优秀的教育,乡村最美教师从事的是最平凡却又非常伟大的坚守工作,传播文明,开启民智,使乡村教育薪火相传。乡村的风光美,但很多地方的教学条件却无法与自然风景相比,条件很差,教学硬件奇缺,师资奇缺,面对困难,最美乡村教师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坚守,从满头青丝到发如雪,与学生相依相伴,呵护学生成长,克服了重重困难,把青春和工资投入学校建设中,有的用一匹马驮出了两所学校,有的甘当学生的锅炉工,正是他们的奉献才使一批批学生才得以从大山中走向外面的世界。
情感美。最美乡村教师怀着对教育的无比忠诚,对学生的无比疼爱,他们已然成了学生的爸爸、妈妈或哥哥、姐姐,他们最牵挂的是学生,学生最依恋的是他们,为了共同的梦想,师生成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师生一起战胜了风霜雨雪,战胜了孤独、寂寞,迎来了灿烂的明天。
我是来自大山的孩子,我的小县城并不富裕,教学资源也并不是很好,我这次回到家乡采访了高中母校中的优秀教师。这次寻访让我受益匪浅,从一开始的制定问卷,确定采访内容,联系老师,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这一次我不再是他们的学生,而是作为他们的后辈,作为他们的接力人,要接好他们手中这一个接力棒,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增添一份自己的力量。
进入办公室,老师还是那么的和蔼可亲,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对我的批评与教育,我采访的崔老师是我高中的班主任,我还记得我在高中并不是特别的乖巧,偶尔会在课堂上说小话,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下课之后他都会把我叫进他的办公室教导一番。这一次,我在他的眼中看到了欣慰与期待,在我问了很多个问题之后,我对于他、对于我、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有了很大的感触。我在问到他是如何恪尽职守的时候,他的回答是:“恪尽职守是每一个工作人所应该具有的品质。”这一瞬间我很有感触,我心中不免得有一点惭愧,但更多的是我对于我的班主任的敬畏之情。我记得在其中的一个问题中,他回答到他教学生涯当中所坚持的优良习惯就是每天按时按点的到校,在第一感觉当中,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值得提起的习惯,但是我不禁回想到了在我高中时期每天早上提前五分钟进教室的班主任,当时的我们会感觉到很烦躁,很排斥,但是就是因为这五分钟,让我们班的成绩高出年级平均水平一个层次,在之后的思考当中,我意识到,乡村教师的美不就是从这些小事当中所积累的吗?当崔老师肯定了乡村振兴对于乡村教师的政策倾斜的同时,他也提出了这些倾斜会有不公平的产生。这一个观点让我很有启发,我意识到我的思维方式并不是足够的完美,我在今后的问题考虑当中,应该学习老师的这一个思维习惯,要从多方面考虑问题。
我采访的第二个老师是路启明老师,他是我们隔壁尖子班的物理老师,同时也是他们班的班主任。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听说过他的风趣幽默。让我十分触动的就是在采访当中,路老师不禁透露出来的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可谓是三句话不离热爱。相比较教学经验,他更多的强调了育人的重要性,同时他告诉了我他难忘的一次经理,他在他的教学生涯当中,曾经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他告诉我,作为老师,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肩负起学生的生命安全。这一个经历让我对于教师这一个职业有了新的认知。同时他强调了一个学校当中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他认为学校应该有着过硬的管理能力,将教师力量团结起来,这一观点补充了我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思考,在这之前我一直只是考虑到了成为老师应该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这一单一的方面。
振兴乡村的步伐不会停止,振兴乡村教育需要解决教师的急难愁盼。这些急难愁盼很多是“小事”,但很“关键”。面对乡村教师,政府、社会需要“捧着一颗心来”,更需要拿出“穿绣花针”的功夫来解决教师的“关键小事”。振兴乡村教育需要外部赋能。乡村和外部不应是相互抛弃的、竭泽而渔的,而是有着血脉联系的天然命运共同体。不面对乡村,城市没有方向。不发展乡村,城市没有底气。振兴乡村教育需要内部变革。能否激发内生动力,这是振兴乡村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评判振兴成败的关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74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