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灯是汉民族中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情节性的双(三)人舞和情绪性集体舞完美结合于一体的民间舞种。据史料证明,花鼓灯最迟源于宋代。经过元、明、清、民国时期的发展,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了以安徽蚌埠、淮南、阜阳等为中心,辐射淮河中游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二十多个县、市的播布区。
花鼓灯多在农村秋收完毕到来年春耕以前演出,尤以庙会、春会为最盛。花鼓灯男角称“鼓架子”,女角称“兰花”(或“拉花”);演出多在广场举行;一般包括舞蹈、歌唱、后场小戏、锣鼓演奏四部分,主体是舞蹈;舞蹈中又包括“大花场”(或“大场”)、“小花场”(或“小场”)、“盘鼓”等部分;“大场”是一种集体的情绪舞,由数人到十多人表演;“小场”是双人舞或三人舞,主要表现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玩乐嬉戏的情景,包括基本程式表演和即兴发挥表演,有简单的情节和人物性格舞,如《抢手巾》、《抢板凳》等,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盘鼓”则是舞蹈、武术、技巧表演相结合又具有造型艺术特征的表演形式。后场小戏是一种歌舞结合的小歌舞剧,有《四老爷坐独杆轿》、《推小车》、《小货郎》等。现花鼓灯的表演风格主要分为三个流派:颍上地区,节奏较慢,舞蹈结构严谨,风格古老质朴;凤台地区着重人物情感刻画,动作细腻优美;怀远地区动作轻捷矫健,潇洒倜傥。
蚌埠花鼓灯集合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将情节性的双(三)人舞和情绪性的集体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这是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也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体现。花鼓灯融技艺性、表演性和艺人职业化于一身,具有很强的民俗性和群众自娱性。千百年来,花鼓灯的音乐、舞姿和韵律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淮河人民生活、劳动、情趣、性格、风俗、风情的记忆,承载了不同时期淮河流域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文化,存储了淮河人独特的文化观念、审美情趣、民风民俗变化的记忆,并以活态的形式传承至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76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九天前,拖着沉重的行李箱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九天后,依旧是沉重的行李箱,但却载满了情谊。再见了乳源一六中学的孩子们,很遗憾没有机会跟你们多接触;再见了“伴我同行”的小伙伴们……
叶颖华 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
670公里不仅仅是伴我同行从广东的最南到最北所跨越的距离,更是9天支教过程中“伴我同行”实践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时间匆匆消逝,看似漫长而又短暂。我作为副队长,第一次和队友们在一……
叶颖华 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
8天的支教就这么眨眼过去了,时间真的过得很快,我想这应该是由于我过得很快乐的缘故吧。一开始我觉得从最南端去到几乎最北端,这个跨度很大,路程很累。实际上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的确很累……
叶颖华 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
虽然是第二次下乡,但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不断地向陌生领域探索,学到了了新技能,写新闻稿和弄轻黏土。,学会一个技能是让人兴奋的,何况是两个技能。当新闻稿写出来,黏土的……
叶颖华 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
这次三下乡从湛江到韶关,广东最南到最北。深夜的火车很累,但队员们很暖,帮忙抬行李和互相倚靠着。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一六中学。一开始学生们都害怕镜头,……
叶颖华 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4日,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社会实践队秉承着“环保·绿色·温情”的公益理念,开展以“情系瑶族·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互联网+绿色微创公益活动。暨南大学的“暨梦韶华”新时代文明……
叶颖华 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4日,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社会实践队于乳源一六中学开展以“奏响青春华章,谱写祖国赞歌”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快闪活动。迎着初升的太阳,汇集在教学楼前的师生快步入场,按照预演……
叶颖华 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
烈日炎炎,骄阳似火。7月24日下午,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在阶梯室举行“相约盛夏,青春飞扬”文艺汇演。队员与学生同台共演,展现青春风采。乳源一六中学校领导、……
叶颖华 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