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幼扶老,感悟成长
为了让留守老人孩子得到更多关注与爱护,2022年7月16日滁州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赴滁州沙河镇白米村实地调研,我们不仅如愿了解了当地情况,还知晓了留守老人孩子家庭实际环境情况。夏日炎炎,除了陪伴他们上了“安全生活,提升生活技能”这一课,还为他们在疫情局面下上了一堂“防疫课”,教会老人们如何打开手机安康码进行核酸检测。
父母在哪,哪就是家。而对于在外务工的人们来说,家不仅是归宿更是期盼。他们不得已奔波在外,为了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了父母能够安享晚年。却因此缺席了孩子最重要的成长时期,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照顾父母。作为曾经留守儿童的我深有感触。因此尽自己绵薄之力,为留守儿童分享成长经验,帮助老人解决生活难题。于七月初行动,正直暑假的开始。
司机告诉我们,沙河镇开设了许多景点,道路全硬化,自然修眉的人间田园风光带来许多外地游客,国家政府的关注扶持,使得整个乡镇大变样推进乡村振兴,开创乡村新局面,昔日慢节奏的老镇已变成了工业基地,沙河山水养大的孩子以散居全国各地。
满怀期待地走入一家一户与孩子老人第一次见面。孩子们热情独立又懂事。比起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却多了几分羞怯胆小。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如网上所说的那样,自卑内向,不善交流。相反,他们更加乐观开朗。可能是因为他们也向往着童年的肆意、天真烂漫。“留守”并不是完全的贬义。有个孩子告诉我们,他的父母虽然不在身边,却从未缺席。关注着他的起居作息,还有学习。别的孩子有的他从未缺少过,比起父母在身边的孩子,他的父母教会了他自立与坚强。他有自己的梦想。
爷爷奶奶们也非常热情的招待我们。告诉我们,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医疗生活都不用愁,他们很幸福。虽然他们的孩子漂泊在外,却从未停止过关心。近几年的疫情阻拦了来往的大道,老人去不了,孩子回不来。只能干着急,白担心。好在有了社区、共产党、志愿者的照顾,他们的生活也方便了许多。
作为曾经留守儿童的一员,我深刻的知道父母陪伴,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可能他们也正羡慕着隔壁邻居家的孩子,父母都在身边,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的打骂是香甜的。他们也幻想着白天在父母催促中醒来:夜晚在父亲拍蚊,母亲摇扇中入睡。如果父母在外,只想着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经济环境,忽视了孩子的教育,使得孩子走上不归路。终究会是败家破业的结局。“子不教父之过”,孩子们不仅仅需要优质的学习环境更需要父母以身作则,树立诚实、善良的品德,成为孩子成长的榜样。
通过这次的实践探望,我认为我们需要做的不止是别人都可以做的交流、探望、关心,更需要给他们带来的是与外界沟通的桥梁,给予留守儿童温暖安全的交流保障,给予老人方便快捷的社会服务。而一人走不远,一群人才能走得远。在未来,我们将会加入机构,成为一支大团体为更多的留守儿童老年人带去温暖与爱。
近几年,国家对于乡村振兴的关注,外界疫情的散发。北上广已不再是农民工的首要去处。留守儿童的父母们,留守老年人的孩子们,可以回乡创业。只有釜底抽薪,让父母孩子留得住,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活动让我感悟颇深。我了解到留守不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我们需要走进这个问题探寻解决方法。不让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不让留守老人成为“一人”。让孩子们自信阳光,带领他们走出不被关爱无法沟通的阴影。让老人们有人可依,不再孤寡。同时,我们需要珍惜青春时光,不去耗费。让自己的青春“忙起来”能够成长且有意义。(通讯员 刘淳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77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