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把心捂热,医植前行
2022年7月2日,杭州师范大学昏迷科学志愿服务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把心捂热”植物人及家属关怀活动正式结束。这个社会实践是一个针对植物人的活动,面对生死的处于“灰色地带”的人群,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受“奇迹”眷顾而醒来。面对旷日持久的疗程和繁冗复杂的护理,病人家属们往往承担着极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都是医学生,有基础医学院的,药学院的和护理学院的,大部分未来都会进入医院实习工作。他们怀抱着一种对医院工作环境的向往和好奇,同时带着乐于助人,服务他人的心而来。身为志愿者的我们最初始的愿望便是陪他们聊聊天,帮助家属护理病人,更多的是让更多人了解并认识到有这样一个群体,得到社会人群的广泛关注。
这次为时12天的昏迷科学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大家都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小心翼翼逐渐变得熟练,与家属的关系也越来越近。每个同学在一开始基本都有固定的床位,以便更好地与对应的植物人家属打好交道。每天每个病房中都有温暖人心的故事发生。
其中有一对六十多岁的夫妇,丈夫被诊断为脑梗死,病情较为严重,采用流食进食,颈部插入气管助呼吸。阿姨和叔叔的感情很好,据阿姨说,叔叔健康时,是不让阿姨做重活的,自己能做的也不会让阿姨做,讲述时,阿姨的脸上既充满着笑容同时也布满了忧伤,每次谈到困难时,阿姨会伤心地流泪,叔叔也会哭,他的哭是没有声音的,但是面部表情特别的明显,每当这时,阿姨都会坚强地走到叔叔旁边,给叔叔擦眼泪,摸着叔叔的脸,用方言安抚着他,虽然听不懂,但是看得出阿姨很爱叔叔,不久叔叔就会平静下来。阿姨说她们已经住了四个多月的院了,花了很多钱
不禁令人感叹世事无常,出事前他们定是令人艳羡的一对,当然现在的他们只不过是换了种方式相爱着。
另外39床的故事也让我印象深刻。曹奶奶一直处于昏迷,不太好的状态。她的丈夫曾是杭师大的教师,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每年也会上几节课。
一个病人真的可以掏空一个家庭,爷爷穿着最简单的短衫,脚上是一双便宜的军训鞋,没有一丝烟味,生活的重担压在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身上,但他依旧可以自信地谈论他的英文,和我们分享他的学术。身形消瘦但背依旧挺得很直,坐在沙发上,笑称自己现在不是英语专业,而是护理专业。爷爷说他不看外语名著,平时就看看圣经,护工阿姨让爷爷给我们念一段圣经,爷爷戴上了他的老花镜,我们围成一圈,听着圣经。在爷爷读了几句之后我就看到曹奶奶的眼睛睁开眼睛了,一直在看着读圣经的爷爷……爷爷说她听不懂英语,可是在爷爷读圣经的时候曹奶奶还是努力地将头朝他这边撇,她的手也在不停地抖动,想要抓住什么,我们让爷爷将他的手递了过去,奶奶颤抖着握住了爷爷的手,爷爷一边读着圣经一边握住奶奶的手,温馨而又和谐。
在病房中除去聊天和按摩,我们可以见习到很多技能操作或者见到课本上的知识照进现实。比如插导尿管,康复锻炼,针灸,脚踩踏车,高压氧舱吸氧等等,志愿者们增长了见识的同时也更有利于未来专业知识的学习。护工还教我们如何对植物人进行正确的按摩护理,譬如用手臂抵住脚掌,在感受病人用力的同时进行按压,抬腿屈髋,按摩指尖,帮他们舒展筋骨,活血化瘀。往往一套下来,我们总累的背脊发汗,但我们不敢喊累,因为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这就是病人家属每天都要重复地堪称枯燥乏味的活动,而他们肉体与精神上双重的疲惫更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在志愿活动后期,随着志愿者们与家属之间的关系逐渐深厚,家属们往往变得更加主动,诉说一些心里话,有时还会邀请志愿者们留下来一起吃中饭。在病房中也志愿者们也并非一直帮助患者按摩,更多的是由体力活转为了和病人家属进行心理层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过往,倾听他们的故事,借用其中一位志愿者的一句话:医者,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77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