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农村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令人难以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 农村教育 乡村教育振兴
一、前言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的成败关乎一个国家的未来,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纵观我国几十年的教育历史,不得不承认我国教育面临的现状堪忧。自实行素质教育以来,我国的教育现状有所改善,部分地区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整体来看,情况还是不容乐观,素质教育对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说,只是一个口号,一个有待完善的目标,真正打破几百年来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整个国家教育意识的改变。
二、调查背景
(一)乡村资源匮乏
乡村教育指在乡村开展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活动,旨在从教育乡村村民着手,改进乡村村民的生活,推进乡村建设。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较多,2021年达49835万人,尽管近年农村人口持续下降,但相较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偏远的农村地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使得乡村教育实现全覆盖难度较大。
同时,长期以来,城市教育的经费投入远超过乡村教育的经费投入,乡村教育发展动力不足,一部分农村教育人口逐渐流向城市。据统计,2013-2019年我国乡村学校招生数量由894.4万人下降至687.1万人,在校生数量由4113万人下降至3290.8万人,毕业生数量由900.2万人下降至636.8万人。而随着生源不断流失,部分乡村学校、班级不得已合并,进而导致我国乡村学校、班级数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据统计,2013-2019年,我国乡村学校数量由159193所下降至104217所,乡村学校班级数量由133.2万个下降至112万个,这种情况在乡村小学教育领域尤为突出。2013-2019年,我国乡村小学学校数量由14万所减少至8.9万所,乡村小学班级数量由113.9万个下降至95.3万个。
(二)乡村振兴刻不容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教育先行,教师为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师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强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三、调查目的及意义
(一)调查目的
1.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就是在全国的乡村教育工作者中,以农村中小学教师为特定对象,深入寻找、发掘、宣传坚守岗位的乡村教师。
2.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能够使在校师范生了解当今乡村教育现状,深入探寻乡村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3.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能够激发在校大学生对乡村教育的热情,投身于乡村教育的道路。
(二)调查意义
1.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能够展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表现感人的乡村教师生活,展示基层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风采。
2.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能够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3.1.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能够倡导更多的优秀教师扎根农村,做农村教育的生力军,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四、调查方法与过程
(一)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在原则上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再辅之以文献法,整个调查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的主要过程为调查问卷的设计、问题的制定、分发问卷、回收问卷、问卷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分析、后期调查报告的撰写。本次问卷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的方法,问卷为自编问卷——《寻访最美乡村教师》。问卷涵盖的内容较为全面、广泛。
2.文献法:在“寻访最美乡村教师”宣讲活动期间以及报告撰写前期,搜集了大量关于中国乡村教育现状、乡村教育振兴等资料文献作为此次调查的参考资料与借鉴,并为后期的数据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3.访谈法:为了使调查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将一些不便于书面表达和主观意识较强但又极其重要的问题列入了访谈之中。我们根据被调查者的自身情况和调查的情形,针对乡村教师进行了访谈。
(二)调查过程
1.调查成员:本次调查人员由湖北师范大学勤敏训练营全体成员组成。
2.调查地点:勤敏训练营各位营员的家乡。
3.调查对象:乡村教师。
4.实施过程:调查前期核心组成员进行调查前的筹划和准备工作,再由全体营员分别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填写问卷和进行访谈,后期进行数据回收、统计,然后结合定性定量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五、调查结果
本次社会实践问卷调查共计填写调查问卷71份,实际回收调查问卷71份,问卷有效率为100%。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制作图表等方式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由图一可知,在此次调查过程中,男性市民所占比例为50.7%,女性市民所占比例为49.3%。男女比例有相差,但基本持衡,这就保证了调查的普遍性,提高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由图二可知,对于本次调查,教师任教学段主要集中在高中,虽然填写者所占比例有相差,但总体上还是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乡村教育缺乏教师团队,乡村学校教师流失严重
根据问卷获得数据可知,填写问卷乡村教师平均年龄为41.01岁,平均教龄为17.38年,在所在乡村地区学校任职年限为17.87年。由图三可知,近四年接受访谈的乡村教师所在乡村学校中教师流失情况并未得到太大改善,仅有18.31%乡村学校近四年没有出现教师流失情况。由图四可知,待遇低、环境条件艰苦、家庭和职称评定困难占据大多数。由此可知乡村教育缺乏教师团队,教师资源流失严重,乡村教师待遇较低且环境条件较为艰苦。
(二)乡村教师待遇较低,乡村教育资源无法与城市教育资源相比较
由图五可知,乡村教师工资水平与县城工资水平相比而言,乡村教师工资水平大部分较低,占据问卷调查数据64.79%。而在接受访谈采访的乡村教师中,在有县城学校邀请前往教学的情况下,接受与拒绝的人数相持平。由此可知,乡村教师待遇与县城教师待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而即使存在较大差距,仍然有教师愿意坚守在乡村教育的阵地上。
七、现状分析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1、教师负担重。
在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2.教师思想观念落后。
部分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施课程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3.教师自学自研落后。
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可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网络,缺少图书。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多数已经过时。教师自学苦于没有资料可学,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受到影响,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辅助资料。另外,由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教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巩固练习和及时消化理解,不能内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现培训成果的流失。教师自学自研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三)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甚至是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新课程专业引领落后。特别是新课改后,农村教师由于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新课程的组织实施感到困惑,有畏难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农村学校普遍感到新课程实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和带头人。
(四)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
一些村级小学,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等因素,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外出打工,随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加之计划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减少,许多学校合并成一所,合村并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实际上并校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伤害部分村民感情等问题。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学校又无宿舍。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令人难以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更不应该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难也!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八、思考与建议
(一)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
振兴乡村教育,乡村教师是关键之中的关键。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乡村教育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其重中之重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乡村教师290余万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近170万人,占58.3%。乡村振兴,必兴教育,乡村教师是办好乡村教育的根本保障,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短板,办好乡村教育,关键在教师。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乡村教育的核心问题,关系到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有利于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的实现。作为乡村社会智库、良知与灵魂的乡村教师,对于乡村的意义,不止于乡村教育,而是关乎乡村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全面进步,具有乡村振兴的多重职能。
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没有乡村教师的坚守和素质的不断提升,振兴乡村教育的目标将难以实现。着力建设素质过硬的乡村教师队伍,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倾斜和支持力度,是振兴乡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振兴乡村教育,290多万乡村教师是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二)乡村教育振兴
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神经末梢”,也是重要阵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乡村教育振兴,需要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要充分认识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战略地位,深刻认识能否办好乡村教育,是关系教育现代化、关系乡村振兴、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能否早日实现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在于如何提升乡村教育发展潜能,激发乡村教育发展活力,提升乡村教育现代化水平,进而实现国家教育整体的现代化。
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乡村教育承载着乡村知识传播、塑造文明乡风的功能,为乡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优先发展乡村教育事业,需要把公共教育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乡村,统筹规划布局乡村基础教育学校,科学推进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乡村教育振兴,有利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双轮驱动”,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三)加大资金投入
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期,中国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教育,在这种制度下,农村教育投入靠乡政府收入的财政投入,然而很多地区的财政收入入不敷出,使得教育投资很难得到保证。
近几年来,农村教育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完善,教育权收归县级,但县级政府往往把目光集中于几所重点学校,而忽视了对农村教育的关注,这使得很多边远学校连基本的教学设施都很难得到保障。许多农村学校没有一间可以供孩子和老师进行阅读的小型图书馆,学生们没有任何课外书可以阅读,老师们手上也基本没有任何可以使用的教辅书和课外阅读书,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孩子的基本学习成绩都保障不了,更不用说学习课外知识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
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第一步,政府要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搞好农村教育,农村人口占据我国人口的多半,只有搞好了农村教育中国社会才能取得更大进展,综合实力才能更加领先。
为此,政府要加强学校的硬件教育设施投资,例如改造危房,建设新教室,购置新的黑板,课桌,板凳,设置微机室,图书馆和教学所需的电脑、投影仪等,只有这些硬件设施齐全,才能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启成功的第一步。
(四)鼓励大学生回乡
就农村经济水平发展现状而言,许多高材生不愿回乡教学,有非常重要的原因。首先,农村经济水平差,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甚至有些地区连基本的教职工宿舍都没有,这对刚刚师范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其次,农村教学课程繁重,有的学校一个班级只有一两个老师,老师负责教授他所带班级的所有课程。有的学校教室较少,两个班级挤在一个教室上课,这也使得老师的教学任务加重,甚至有的老师教授两个年级的所有课程。最后,农村老师的工资水平较低,老师繁重的教学任务与得到的回报之间很难形成正比,老师的工资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地区。在城市里有较好的生存环境和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农村的发展状况不尽人意。大学生选择城市就业,这使得本来就缺乏教育力量的农村更加落后,农村的教育现状长期得不到改善。
据此,政府应采取措施积极鼓励大学生回乡教学,例如提高教师工资水平,改造教室住房,确保教室工资按时发放,避免克扣教师工资的状况发生,完善农村教育设施,加大对大学生农村教学的支持力度等等,要尽一切可能满足教师需求,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此外,还要对大学生进行义务教育,转变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大学生本身也要转变传统的观念,支持农村教育,积极实现人生的价值。
(五)推进课程教育的开发利用
学校要根据学校的教学实力,积极推进课程教育的开发利用,英语课程尤其重要,不能放弃对英语学科的教育,学习英语要从小学抓起,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学校要经常举办各种类型业余活动,开阔孩子视野,并积极与家长沟通,促进孩子人格的全面协调发展。课程教育关乎祖国的未来,农村课程教育的气力无限,这不仅需要老师的无私奉献,更需要国家经费政策的鼎力支持。“丰富的课程资源不仅仅需要经费的支持,需要设备的支撑,它更需要无数善于发现的慧眼,善于发现的心灵。
九、结语
乡村教师培养与发展困难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中最突出的短板。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因此,乡村教育振兴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倡导全社会尊师敬教,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加大政府城乡统筹力度,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完善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乡村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不断改善乡村教师教学条件、落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政策,为乡村教师在工作、生活方面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让他们有更多归属感、获得感与成就感。努力缔造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卓越教师队伍,以破解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现实困境。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娜,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廷凯.课程资源:观念重建与校本开发[J].教育科学研究,2003(5).
[3]朱基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77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