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共建“无废屋” 垃圾也是宝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陈幼微

为积极响应国家“共建和谐美好家园”的号召、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7月9日,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来到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镇前村开展主题为“绿色乡村你我同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环保理论宣讲实践活动,向村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此次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创意环保墙绘和理论宣讲活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据当地志愿者负责人周玉香介绍:镇前村志愿活动主要针对乡村环保展开,当地鲤鱼溪作为旅游观光景区,志愿会会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河道垃圾清理,但随着环境的恶化和村民环保意识的淡化,垃圾治理工作难以推进。所以实践团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可以改善镇前村村容村貌、弘扬文明乡风,让村民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加到垃圾治理活动中,共建美丽镇前村。

7月11日,实践团队跟随村民来到当地的垃圾处理厂。团队成员观察后发现,垃圾处理厂没有设置不同垃圾箱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掷,导致周围脏乱不堪、臭气熏天。在经过协商后,实践团队决定在垃圾处理厂周围建立一个“阳光堆肥房”,并且将堆肥房外围墙壁进行创意绘画,起到宣传美化、将垃圾再利用的作用。

方案敲定后,实践团队开始细心准备颜料、画笔等工具。7月13日早,“阳光堆肥房”墙绘工作正式开始。团队成员各自分工又相互配合,调色、打稿、绘画、涂色…每一环节成员们都十分细心且有耐心,虽然大部分团队成员没有涂鸦墙绘的经验,但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将涂鸦画的更加生动美观。绘画过程中,不少村民被团队的行动所吸引,纷纷走到墙画前进行欣赏,团队也向村民介绍了垃圾的分类依据以及“阳光堆肥房”的原理:房子屋顶铺有玻璃,可以利用太阳能将农村生活易腐垃圾加温,从而促进垃圾腐熟成为化肥。在经过团队成员两天的不懈努力,7月15日,“阳光堆肥房”的三面墙体的墙绘工作落下帷幕,垃圾处理场有了一个崭新的面貌。

7月16日,实践团队成员在当地对接人李晨曦同志的带领下来到了鲤鱼溪,经过介绍,成员们得知村民对鲤鱼溪的污染极大,不少村民甚至直接将生活用水不经处理倒入溪中,导致鲤鱼溪下游垃圾遍布。实践团队成员根据实况、落实需求,积极配合村委会工作,开展垃圾分类入户活动宣讲以及河道垃圾治理活动。7月17日,一部分实践团队成员来到村民家中,向村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细致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并且运用实物向村民展示了垃圾的分类方式,村民对垃圾分类发出疑问成员们也能准确细心地回答。此外,成员们还采取填写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村民“关于建设镇前村为美丽乡村”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解,通过采访,成员们了解到,当地村民对镇前村的环境关注度非常高,不少村民还表示愿意一起加入到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中来。另一部分团队成员则来到了鲤鱼溪。烈日当空,成员们个个干劲十足,利用铁锹、钳子、耙子、垃圾袋等工具,对鲤鱼溪两岸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在近3个小时的辛勤劳动下,鲤鱼溪焕然一新,溪边变得干净整洁。河道清理后,村委会表示会进一步加强鲤鱼溪常态化巡查力度,提升鲤鱼溪沿线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出人人关心鲤鱼溪、保护鲤鱼溪的良好氛围。

通过这次的活动,实践团队不仅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活动中来,而且还展示青年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力量,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加强了实践队员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深化大家的环保意识。每一名志愿者进行三下乡的目的多为“为我国乡村建设事业添砖加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们将在镇前展现自身价值,推动镇前乡的乡村环境整治、垃圾分类项目平稳运行。相信在这样一个不断接力中,镇前村将会焕发出新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78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带领…… 澄园宣讲 南京审计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在志愿服务中展现青年担当
赤壁市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现如今志愿服务已经深入到赤壁市人民群众的心中,人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和热情空前高涨,同时,赤壁市的志愿服务机制也逐渐成熟和完善。2022年6月21日,来到湖北赤壁的第一天,…
村官学院实践日记
2022年7月6日星期三晴天今天是暑假社会实践的第二天,早上九点我们从民宿出发,乘坐了高虹镇专线公交车前往大山村进行我们的第二个地点的调研。车辆缓缓行驶在盘山公路上,沿线都是青翠竹林,一层层的竹子和树…
海恒物业——实现居民的积极参与
【海恒物业——实现居民的积极参与】海恒物业建立并有效利用红色微信平台。红色微信平台微自治,架起了业主、楼组长与居民区党支部、居委会、物业、社区民警之间的桥梁,搭建起一个双向沟通的平台。电子门坏…
社会实践——八卦城居民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看法
社会实践——八卦城居民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看法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我前往了家乡八卦城的开发旅游业新乡村琼库什台,亲身感受了旅游业的发展对乡村带来的新变化。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旅游…
聚焦烟草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烟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指导老师:康银燕,环境与资源学院通讯员:朱德望为深入调研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巩固拓展新时代脱贫攻坚成果,探寻乡村振兴“新支撑”。7月4日,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三下乡实践团…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麻翁古屯堡,体会红色文化的魅力
百年征程历久弥新,文化星火代代相传,红色精神绵延不绝。为了传播红色文化,更好地引导我们了解革命历史,加深我们对红色精神的理解为了更好发扬和传承红色文化,我们组织了一场以余世云同学为队长,吴雨桐…
守护童心,让梦想闪闪发光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政策的号召,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流向乡村,2022年7月10日——7月30日,湖北师范大学开展以“乡村人才振兴视域下新时代青少年耕读文化发展路径研究”为课题的实践调研活动。经调研,…
实践报告——滁州市民对于滁州市新奥体中心的展望和看法
在上次的实践活动中,本人参观了滁州市新奥体中心,了解了建设用途,设计理念和未来体育馆的使用规划;采访了附近居民对于新体育馆的看法。这次我就来简单陈述一下本人对上次实践活动的总结和感悟。第一,滁…
“三下乡”:探茅山革命老区,研保护性开发路径
为探究在如今的乡村振兴大环境下,保护性开发和利用茅山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合理路径。2022年7月25日至30日,苏州科技大学“茅山革命老区调研队”对江苏省镇江市茅山革命老区开展了线上与线下的社会实践活动。积…
社会实践——集宁区市民对加强疫情防控的态度
前几日疫情复发,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做出了紧急处理,全区封闭,对每个人实行免费的核酸检测,同时要求每一个小区都做到出入有登记,非必要不外出。经过10天左右,集宁区再无中高风险地区,疫情防控取得了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