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妙笔丹青绘团史,星星之火燎童心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作者:王馨晨

七月初开始,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星火传递,筑梦丹青”团史普及宣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展。“星火传递,筑梦丹青”团史普及宣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向小学生宣传、教授团史,构建坚定的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其中,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这周末会举办一个超棒的派队小分队的志愿者们响应团队号召,在安徽、宿迁、徐州的小学和社区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的暑期公益活动,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光辉的百年历程,普及团史党史、传授党史团史知识。

活动之一是暑期公益宣讲课堂。志愿者称,本次宣讲的目的并不只是做好这五天的宣讲工作,让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和学生受益一时,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愿意主动了解团史党史,发展他们的理想信念,敦促这些祖国的花朵志愿加入共青团,使共青团不断发展壮大。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志愿者们牢记好的开端的重要性,做足了前期准备。

在宣讲团史党史,为学生教授团史党史之前,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青少年的一员,志愿者也需要做很多准备。志愿者相信,想要让学生了解共青团,首先自身要对共青团史有深刻的了解。受疫情影响,此次活动以线上线下结合教导,志愿者们希望学生从四部分来了解团史,其中第一部分是学习理论知识,第二部分是了解理念教育,第三部分是绘制团史历程,第四部分是畅谈青春未来。

关于第一部分的理论知识,从一开始介绍共青团的概念,组成和发展历程到团史发展中涌现的优秀人物和历史事迹,最后便是成为共青团团员的必备条件。在正式授课前,志愿者为了方便学生更好理解共青团的发展史,在自己制作的课件中添加一些视频,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理解。

本次“星火传递,筑梦丹青”团史普及宣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另一活动内容为活动为“诵读共青团史,铭刻责任大志。搞活动于7.20-7.26期间进行。活动要求志愿者们以红色为主题,围绕共青团发展历程中的某一历史事件或者某一人物,吐字清晰、饱含情感、语气随内容起伏变化地进行朗读并记录、发表。志愿者们认为,声音是最能表达情感的途径之一。而该活动方式正是在鼓励志愿者积极采用发声的方式,即朗诵来抒发内心的理想信念。

“星火传递,筑梦丹青”团史普及宣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这周末会举办一个超棒的派队小分队选取的朗读篇目分别为青年运动大事件、顾正红、狼牙山五壮士、淮海战役等著名事件和人物。其中有一部分事件发生于志愿者的家乡,而有些人物则是志愿者的“老乡”。从选取题材的过程中,显然志愿者对这些革命前辈们有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特殊情感,而正是这种情感驱使着志愿者更加用心地准备朗读内容,势必做到真实且动人。

在正式录制之前,部分志愿者显得有些紧张,担心念错错等问题,但是在家长、其他志愿者甚至专业的指导老师的耐心地指导安慰下,志愿者响亮坚定地读出了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情感。抑扬顿挫的朗诵,是学生情到深处地自然流露,是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千百年来对我们的栽培被青少年映在眼中的证明。朗诵完毕志愿者在短暂的安静中,静静在心中吟诵着自己的对红色革命的颂歌。

本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星火传递,筑梦丹青”团史普及宣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了团史知识,传播了红色基因,弘扬了革命精神,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志愿者们开展的暑期公益课堂、团史事件朗诵、探寻红色基地等活动,深深激发了小学生们对团史党史的兴趣,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红色革命精神和理想信念的种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79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方言寻根,非遗续脉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古韵乡音,绘就非遗新篇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乡音,绘非遗新篇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雅音,织乡语新篇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聆听方言戏曲,感受非遗之美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非遗戏曲,感受方言之美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万种风情,藏于乡音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乡村振兴正当时 助力扶风换新颜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生态振兴,2022年7月2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赴扶风县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情况调研团前往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天度镇西苏村及永平村两村开展关于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现状…
燃青春热情,筑红色信念
自7月1日开始,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星火传递,筑梦丹青”团史宣讲服务团开展了一系列的红色宣讲活动。在这一个月内,志愿者致力于探访宣传红色基地,并通过电台音频、调查问卷、团史宣讲公…
行三下乡实践,促农村进步 ——基于被服务村民对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认知现状与满意度
【摘要】金海开发区,属于丘陵地带,一面靠山,一面环湖,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较少,该地区整体受教育程度低,仍存在文盲、半文盲人员,极大地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家务农的人较少,外出…
黄梅展风韵 戏曲进校园
黄梅展风韵戏曲进校园随着社会及媒体对传统戏曲文化重视程度的提升,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到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危机。在新流行趋势及他国文化渗透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为原就发展受阻的传统戏曲雪上加霜。201…
奋斗扶风振兴梦,助力乡村振兴路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生态振兴,2022年7月2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赴扶风县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情况调研团前往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杏林镇新庄村、召宅村、郭家村等地开展关于农业农村污染…
浙江农林大学“以青春之力 共筑乡村振兴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接受专家指导
浙江农林大学“以青春之力共筑乡村振兴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接受专家指导为明确社会实践方向及做法,古树名木社会实践团队的指导老师王慧于2022年6月29日星期三中午12:30邀请了数计学院副院长冯海林老师以…
趣味手工进课堂,团旗团徽入同心
为向小学生传授中国共青团的相关知识,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星火传递,筑梦丹青”团史普及宣讲服务团于7月6日来到了镇江市丹阳市恒大名都小区开展了“手工进课堂,团…
“相约芦苇荡,学党史强信念”暑期社会实践
7月31日,“相约芦苇荡,学党史强信念”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前往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活动。实践团成员参观纪念馆过程中,仔细观看革命斗争历史照片和各种革命文物。通过馆内丰富史料,成员们深入了解了沙…
共护扶风诗画景,助力乡村振兴路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生态振兴,7月2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赴扶风县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情况调研团前往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小寨村、龙蹄沟、料地村、陈马沟等地开展关于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改革开放再出发,跑好伟大复兴的接力赛 ——南京审计大学“征澄”团队线上调研华西村
“没有改革开放,华西村就没有机会。”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说,华西是吃“改革饭”长大的,靠的就是发展为民、共同富裕。从贫穷落后到“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实现了伟大跨越,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