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汉江师范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科普下乡,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汉江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作者:周文琳

汉江师范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科普下乡,助推乡村振兴

仙桃8月21日电(通讯员 周文琳)

为助推科普下乡、弘扬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同时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专业素养,汉江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筑梦科技·温暖下乡”小分队立足学院专业特色,于7月8日赴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易桥村开展系列活动。

经过认真细致地准备,在参加了出征仪式后,队员们终于踏上了征程。

7月8日下午,队员们到达实地,易桥村党支部书记及村长、村民都对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十分欢迎,并给队员们介绍了易桥村相关情况,据村党支部书记王书记所说:“村中大多数是中、老年人,他们对科学知识是心存渴望的,只是他们没有途径和方法,希望你们的活动能做出成效,你们自身也能有所收获”

7月9日上午8时,活动正式开始,队员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调查问卷深入村内,四名队员分成两个小分队,挨家挨户进行走访,通过访谈式调研搜集村民的生活状况及对科学知识认知程度。

汇总问卷调查结果后,经团队讨论得出造成当地村民科学素养不高的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村内居民年龄结构偏向老龄化,青壮年人大多数在外地上班,村民们不太会上网“冲浪”,也没有人向他们讲解新的科学知识;二是村内平时举办的科普性活动较少,村民们参与度也不高;三是大多数村民对国家的政策和目标了解较浅。以“碳达峰碳中和”为例,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提出与此相关的问题时,近80%的村民根本不知道这两个词的意思。对“双碳”目标也基本不了解。

结束了第一天的走访,队员们回到易桥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认真讨论今日调研结果,并为后面的活动做进一步规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开展模式。

7月10日,响应仙桃市创文活动的号召,易桥村开展村内大扫除活动,实践团队队员积极参与,帮助村民清障除杂,履行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经过一上午的扫除活动,队员们认识到提升村民科学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并据此研讨活动进一步的开展方案。

7月11日,队员们召集了社区中的一些孩子,并在党员活动室宣讲了防溺水知识、急救知识和用电安全知识、社区志愿者也积极参与我们的活动,助力活动的顺利开展。孩子们十分踊跃,对我们所宣讲的知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十分有利于我们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7月12日,团队的实践活动已近尾声。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在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为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队员为孩子们讲述了香港从被他国侵占到回归祖国的历程,并带领孩子们学唱《东方之珠》。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伴着优美舒展的旋律,我们的实践活动也到此结束。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与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合影。

据悉,本次汉江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筑梦科技·温暖下乡”实践小分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从实地调研、科普知识、历史宣讲、协同交流等方面展开,包括调研、访谈、宣讲三个主要部分,其中调研包括于制作问卷、发放问卷、整合问卷结果以及提出改进方案;访谈包括于交流乡村农户对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知识认知程度,和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宣讲包括于科学知识宣讲和历史知识宣讲。整体活动分为两个维度,一为乡村农民对科学知识知多少的情况进行调研;二为科普知识进农户,提高农民科学素养,助力农村现代化,助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82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方言寻根,非遗续脉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古韵乡音,绘就非遗新篇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乡音,绘非遗新篇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雅音,织乡语新篇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聆听方言戏曲,感受非遗之美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非遗戏曲,感受方言之美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万种风情,藏于乡音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河工大学子循“香”而来,深入迷迭香种植基地实践考察
河工大学子循“香”而来,深入迷迭香种植基地实践考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青年学生对乡村的了解认知,积极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相结合。8月初,河南工业…
云支教|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课堂之二十四节气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汉字“秋”,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2022年8月7日正值立秋时节,为加强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承时代双碳之召 探能源发展新路——“千乡万村” 河海大学新能源企业走访及社区低碳宣传小
为深入理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内涵,了解新能源产业体系建设和发展前景,在学习和传播中将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022年六月下旬至七月中旬,在河海大学王伟教授、辅导…
安徽财子三下乡:振兴乡村发展,守住回忆乡愁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专…
乡村夏令营感悟—我们还会再见的
“所有能使得孩子们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为帮助乡村儿童的全面发展,开阔视野,2022年7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萤火汇曲园,共助苔花开”暑假社会实践队前往河北…
宁德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争当畲族文化使者,传播闽东畲族文化
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6月26日-6月28日宁德师范学院数理学院“赴闽东红址,品畲乡古韵”实践队前往宁德市蕉城区中华畲族宫,开展“深耕畲族文化,争做文化使者”为主题的线上线下齐宣讲的志愿服…
安徽财子暑期三下乡:振兴乡村发展,守住回忆乡愁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从宏观总体视角看,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内的全面振兴。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要实现共同富裕,统筹推进“五大振兴”是…
乡村夏令营感悟—总有散场的时候
为了缓解缓解孩子们的分别之苦,我们举办了结营联欢会,告知他们我们即将分别的消息,也让孩子能更好的接受我们的离开。不知觉的结营就要开始了,教室的后面还挂着孩子们送给我们的话,“老师,等我去了山东…
曲园学子三下乡: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这个假期我和同伴们在魏家佐小学参加了为期14天的实践活动。我觉得时间真的是个神奇的东西,随着时间增加我和小朋友们在一天天的相处中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会在课间邀请我和他们一起玩打沙包的游戏、在手工课…
2022坂东支教行『五』|炎炎夏日齐挥汗,体育精神共传递
“无体育不教育”。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闽江学院法学院暖风行动坂东分队开展了“以体育人,为成长蓄力”特色体育活动。倡导快乐体育,让孩子们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打…